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春運新聞特寫|為列車“穿針引線”的鐵路調車人

發布時間:2023-01-10 14:28: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晉中1月10日消息(總台記者 賀威通 山西台記者杜佳梁)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位於(yu) 山西省晉中市的壽陽站是石太鐵路線上最大的貨運站。春運期間,每天有十幾列裝載著煤炭、糧食和日用品的列車在這裏集結、編組、排序,駛向全國各地。這些列車的順利開行離不開一群給火車“穿針引線”的鐵路調車員。接下來,跟隨總台駐山西記者賀威通、山西台記者杜佳梁,聽聽他們(men) 在春運期間的日常。

  淩晨1點,壽陽站的鐵軌上停滿了需要編組和等待發運的貨物列車。在這個(ge) 氣溫零下12攝氏度的夜裏,45歲的調車長孫權肩挎對講機,手持手電筒穿梭於(yu) 鐵軌和列車之間。伴隨口令,他和工友們(men) 指揮著列車駛入預定的軌道。

  壽陽站承擔的任務,包括京津唐和山東(dong) 地區的電煤保供,以及周邊地區運送糧食、化工、白板紙等貨物列車的中轉編組等。眼下正是能源保供的關(guan) 鍵時期,壽陽站的調車作業(ye) 晝夜不停。

  借著手電筒的光亮,一列由五十節車廂組成的貨物列車一眼望不到頭。孫權走在布滿石子的軌道間,不時低頭、彎腰,鑽到車底檢查車鉤是否連掛妥當、手製動機是否鬆動。扒車廂、跨車輛,在車廂連接處鑽進鑽出……這些動作孫權也都做得行雲(yun) 流水。

  淩晨的寒風在車底和車廂連接處最是猛烈,隻要幾分鍾,就凍得人手腳發麻。五十節車廂走下來,上百次的低頭彎腰,孫權麵不改色,始終一絲(si) 不苟地檢查著列車上的每一個(ge) 細節。

  檢查完一列車,沒來得及喘口氣,孫權又接到前往晉太專(zhuan) 用線“頂送”作業(ye) 的指令。

  火車無法掉頭,要掉轉方向隻能倒退著走,調車長必須站在列車尾部的車梯上觀察信號和線路情況。迎著更凜冽的寒風,孫權腳踏車梯、身體(ti) 緊貼車輛,操作無線電台下達指令,精準指揮調車機進行牽出作業(ye) 。在車廂上“掛”了半個(ge) 小時後,孫權和列車終於(yu) 抵達貨位點,他的棉帽和圍脖上已布滿了一層冰碴子。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冬天更是冰火兩(liang) 重天,在全程露天作業(ye) 的調車崗上,孫權已經幹了20年。烈日酷暑、冰雪嚴(yan) 寒,他都見過;責任、意義(yi) ,他都懂得。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