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乘警的最後一個春運
這個(ge) 春節,進出京的旅客列車幾乎座無虛席,59歲的老乘警孫家啟在先後值乘的D739、D903次列車上,感受到了久違的熱鬧。盡管旅客坐得越滿,意味著自己的工作量越大、責任越重,但孫家啟心裏高興(xing) ,這是他乘警生涯中的最後一個(ge) 春運。他喜歡車廂裏的煙火氣,他喜歡跟旅客打交道。
每次值乘前,孫家啟都會(hui) 早早出門,提前上車對每節車廂進行巡視和檢查。春節前後,車廂裏人多、行李多,有旅客因為(wei) 行李無處放置而與(yu) 他人發生口角。“大過年的,能有什麽(me) 大矛盾?”巡視經過車廂的孫家啟趕緊上前調解,並重新整理行李架,騰出一處放置背包的空間。問題很快得到解決(jue) ,在孫家啟的俏皮話下,旅客露出微笑,各自不再計較。
在北京鐵路公安處,一提起孫家啟,同事們(men) 個(ge) 個(ge) 都豎大拇指,說他是列車上安全宣傳(chuan) 的一把好手。1987年,23歲的孫家啟退伍來到北京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踏上了從(cong) 北京開往廣州的47次綠皮火車。過去的列車環境可不像現在這麽(me) 好,車票常年緊俏,趟趟超員。孫家啟還記得,每次列車到站前,他都跟著師傅從(cong) 車頭一路擠到車尾,挨個(ge) 車廂扯著嗓子提醒旅客有序下車。等車一開起來,他們(men) 又馬不停蹄從(cong) 車尾再擠回車頭,在人聲鼎沸的車廂裏大聲提醒旅客注意看管好自己的貴重行李。
1991年孫家啟開始擔任北京至蘇州109/110次列車乘警長。該趟列車全程23.5小時,停靠32個(ge) 站。“那時候我們(men) 提醒旅客主要靠喊,可總喊嗓子受不了。”孫家啟用平時攢下來的150元錢購買(mai) 了一個(ge) 電喇叭,當時他們(men) 一家人月收入隻有400元。
錢沒白花——自從(cong) 有了電喇叭,隻要孫家啟在車廂裏一喊,聊天的乘客不說話了,打瞌睡的也清醒了,大家按照他的提醒,看管好行李物品,車廂秩序有了明顯改善。從(cong) 此,“大喇叭警長”在車廂內(nei) 來回穿梭的身影便深深烙在旅客心中。幾年的堅持,孫家啟警組值乘的列車也成為(wei) 發案最少、治安秩序最好的列車。
光陰似箭,一晃即逝,孫家啟這一幹就是35年。工作中,他總結出一套“五勤三多”工作法:勤巡視,勤檢查,勤詢問,勤清理,勤宣傳(chuan) ;多看一眼,多問一句,多巡視一趟。如今,寬敞明亮的車廂裏沒有了電喇叭的用武之地,但孫家啟對待工作的認真勁兒(er) 卻一絲(si) 未減。他依舊會(hui) 從(cong) 車頭走到車尾,提醒旅客下車前拿好行李物品。
明年1月,孫家啟即將退休,心中有些不舍。他說,職業(ye) 生涯最後一年,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也要做好“傳(chuan) 幫帶”。年輕乘警正在飛速成長,孫家啟也將勤勤懇懇站好最後一班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