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兩古籍“入庫”上網可讀《永樂大典》

發布時間:2023-02-09 09:58:00來源: 北京日報

  足不出戶,上網就能品讀古籍“永樂(le) 大典”;動動鼠標就能通過一本本古籍找出司馬光、朱熹等大家間的微妙關(guan) 係。昨天(8日),隨著北京大學聯合國家圖書(shu) 館發布兩(liang) 項古籍數字成果——《永樂(le) 大典》高清影像數據庫和《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知識庫,這個(ge) 夢想成真了。

  《永樂(le) 大典》是明成祖在永樂(le) 年間編纂的一部大型百科全書(shu) ,保存了我國14世紀以前的文學、藝術、哲學、宗教等方麵的豐(feng) 富資料。目前,《永樂(le) 大典》副本僅(jin) 發現有400餘(yu) 冊(ce) 800餘(yu) 卷及部分零葉存世,總數不及原書(shu) 的4%。為(wei) 完整保存和傳(chuan) 達這部曠世鴻篇的信息,北大聯合國圖通過新技術和數字化手段建成了《永樂(le) 大典》高清影像數據庫。讀者可以通過鼠標操作,360度無死角地品讀這部巨著。

  北京大學介紹,第一輯收錄國圖藏《永樂(le) 大典》40冊(ce) 、75卷的內(nei) 容,涉及14個(ge) 韻部、17個(ge) 韻字、1800部書(shu) 。數據庫還嚐試對部分內(nei) 容做了知識標引示範,為(wei) 後續《永樂(le) 大典》的知識體(ti) 係化、利用智能化進行探索。隨著數據庫的建成,還可以減少紙質文獻損耗。

  《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是我國現存珍貴古籍目錄,全國485家機構及個(ge) 人收藏的13026部古籍入選。通過《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知識庫網頁,讀者不僅(jin) 可以了解書(shu) 影圖像、說明文字內(nei) 容,包含裝幀形式、開本尺寸、版框尺寸、版式、牌記、鈐印等,還可以探究更多有趣的曆史細節。比如搜索某本古籍的題名,挖掘書(shu) 目與(yu) 人物之間的關(guan) 係,同一本書(shu) 不同的創作者、不同時期的收藏者……各式各樣的信息跨越曆史,變得可視化。北大表示,該項目綜合應用現有數字人文的多項技術,將珍貴古籍名錄書(shu) 目數據重構為(wei) 知識庫,以多維度知識圖譜等多種可視化形式展示曆史時空構架下的中華文化。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