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綠色成為首都高質量發展亮麗底色

發布時間:2023-03-24 08:48:00來源: 北京日報

  23日,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聽取審議了市政府關(guan) 於(yu) 本市2022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2022年,本市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綠色成為(wei) 首都高質量發展的亮麗(li) 底色。

  萬(wan) 元地區生產(chan) 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同比下降3%以上

  過去一年,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及區域協同減排下,紮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各項重點任務,圓滿完成了2022年市政府工作報告年度目標。

  “印發能源保障、民用建築等領域降碳方案”“能源低碳化取得成效”“推動出台節水條例”……翻閱整篇報告,去年的成績單上,“綠色低碳”格外亮眼。

  能源低碳化取得成效,外調綠電大幅提升至240億(yi) 千瓦時,可再生能源消費占比達到12%以上;碳市場累計成交額近34億(yi) 元,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製,萬(wan) 元地區生產(chan) 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同比下降3%以上,保持全國省級最優(you) 水平。

  積極推進資源節約利用。全年生產(chan) 生活用水總量控製在26億(yi) 立方米以內(nei) ,再生水利用和配置量超12億(yi) 立方米;推動節能技術改造,年節能量1.6萬(wan) 噸標準煤;萬(wan) 元地區生產(chan) 總值能耗和水耗分別下降3%左右和1%左右,保持全國領先水平。此外,去年還持續擴大綠色生態空間,完成新一輪百萬(wan) 畝(mu) 造林工程,新增造林15.3萬(wan) 畝(mu) ,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4.8%。

  各區PM2.5年均濃度首次全部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PM2.5年均濃度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實現新時代十年持續改善,連續兩(liang) 年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在京津冀及周邊區域“2+26”城市中最優(you) ;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分別下降到54微克/立方米、23微克/立方米、3微克/立方米,多年穩定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286天,全年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近八成,重汙染日3天,較上年減少5天;各區PM2.5年均濃度首次全部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水環境質量改善方麵,密雲(yun) 水庫、懷柔水庫等城市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持續達到國家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ti) 良好,37個(ge) 國家考核斷麵中,優(you) 良水體(ti) 斷麵占75.7%。全市216個(ge) 問題入河排汙口全部完成整治,完成312個(ge) 村汙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全市汙水處理率達97%。此外,土壤環境狀況總體(ti) 良好,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聲環境質量基本穩定,生態環境質量指數連續多年持續改善。

  今年將編製本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

  今年,“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依然是本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之一。根據報告,本市將加快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ti) 係,編製本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調控機製,重點控製化石能源消費,推動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加快產(chan) 業(ye) 、建築等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推進資源全麵節約和循環利用;完善本市碳排放權交易製度,全麵推進低碳試點示範。

  持續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深化“一微克”行動,堅持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聚焦共同前體(ti) 物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開展專(zhuan) 項治理行動,協同控製大氣汙染物和溫室氣體(ti) 排放,推動深度治理減排;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wei) 核心,鞏固消除劣Ⅴ類水體(ti) 、黑臭水體(ti) 工作成效,深化入河排汙口監管,係統推進水生態環境保護;全麵落實土壤汙染防治條例,加強汙染源頭防控和係統保護,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

  此外,今年還將統籌開展GEP核算,推動建立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支持生態涵養(yang) 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深化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成果應用,推進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因地製宜建設口袋公園、小微綠地50處,新增城市綠地200公頃,不斷提升首都生態品質。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