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遊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遊需求呢?23日,北京市首次上線森林體(ti) 驗指數,為(wei) 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
去年,北京的公園、綠地共迎來4億(yi) 人次市民遊客,森林成為(wei) 很多人向往的“詩和遠方”。“其實,每一片森林給人們(men) 帶來的遊憩感受都有所不同,這既跟樹種、地形的差異有關(guan) ,也受到環境、氣候、水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處長薑英淑介紹,從(cong) 昨天起,市園林綠化局和市氣象局聯合發布森林體(ti) 驗指數。該指數反映監測站周邊2到10公裏以內(nei) 的森林體(ti) 驗狀況,將根據市民的反饋進行調整和升級。
值得注意的是,“體(ti) 驗”二字是指數的重點。以氣溫這一指標為(wei) 例,傳(chuan) 統天氣預報中播報的屬於(yu) 氣象學意義(yi) 上的氣溫,森林體(ti) 驗指數反映的則是人們(men) 走進森林後感受到的體(ti) 感溫度,二者並不一定相同。
森林體(ti) 驗指數分為(wei) 4級,在0-1之間變化,越接近1,表示公眾(zhong) 的體(ti) 驗越好。在極端天氣條件下,該指數設置了降級或熔斷機製,以確保市民安全出行。若氣象等部門發布黃色或橙色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森林體(ti) 驗指數在原有級別基礎上降級;若任意1個(ge) 或以上的指標因子數值等於(yu) 或超出其極限值,森林體(ti) 驗指數強製為(wei) 0;若氣象等部門發布紅色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森林體(ti) 驗指數強製為(wei) 0。
目前,這一指數涵蓋全市10個(ge) 區的12個(ge) 典型生態係統,密雲(yun) 水庫、昌平蟒山、懷柔喇叭溝門、懷柔北房、門頭溝百花山、大興(xing) 魏善莊和房山青龍湖7個(ge) 林地;東(dong) 城龍潭湖和朝陽望京2個(ge) 城市綠地;延慶野鴨湖、海澱翠湖和房山長溝3個(ge) 濕地。市民可以通過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官方網站、“首都園林綠化”微信公眾(zhong) 平台、官方微博賬號及北京市氣象局“氣象北京”官方微信微博等途徑查詢。在查詢界麵,可直觀獲取未來三天的森林體(ti) 驗指數,發布頻率為(wei) 每24小時發布一次。
今後,本市還將繼續選擇典型生態係統和區域,建設整合更多的長期連續生態監測站點,進一步織密監測網絡。
森林體(ti) 驗指數怎麽(me) 算?
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所首席專(zhuan) 家李新宇介紹,森林體(ti) 驗指數所需數據依托於(yu) 北京園林綠化生態監測網絡的長期連續監測,並與(yu) 氣象局等相關(guan) 部門建立聯動機製,進一步確保數據來源的穩定性、科學性和準確性。12個(ge) 監測站收集水文、土壤、氣象、生物和環境五大類數據,具體(ti) 包含氣溫、風速、濕度、PM10、PM2.5、負氧離子濃度等。計算方式主要考慮體(ti) 感舒適度、健康度,以及生態係統對氣候和水文的調節度。各監測站還架設了紅外相機和物候相機,反映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和特色景觀,也成為(wei) 森林體(ti) 驗指數的加分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