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讓種子飛一會兒——無花果種子也上天?

發布時間:2023-03-24 08:49: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3月23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在2021年10月,400克無花果種子搭乘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太空遨遊了183天。利用太空特殊環境的誘變作用,使種子發生變異,這就是所謂的太空育種技術。

  這些無花果種子返回後經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培育,總產(chan) 出3.25萬(wan) 株果苗。其中首批2000株果苗,近期在四川威遠進行了移栽,標誌著我國無花果從(cong) 國外引進到自主培育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無花果真的不開花就能結果嗎?和飛上太空的“常客”水稻、小麥相比,無花果有什麽(me) 特別之處?我國的無花果育種正在進行哪些技術攻關(guan) ?

  

  無花果真的不開花嗎?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農(nong) 學與(yu) 生物技術學院果樹係教授馬會(hui) 勤介紹,世界上沒有不開花就結果的植物,無花果也會(hui) 開花,它的花包裹在肥大的花托裏,由此形成的果子也並不是真實的果實,而是一顆假果。剖開無花果可以看見裏麵的絲(si) 狀物,這就是無花果的花,中間匯聚的顆粒物就是無花果的種子。與(yu) 無花果開花結果方式類似的植物還有地果、薜荔等,它們(men) 和無花果同屬於(yu) 桑科榕屬植物,也都被人類所食用。

  無花果原產(chan) 於(yu) 地中海沿岸地區,最早隨絲(si) 綢之路傳(chuan) 入中國,在新疆有悠久的種植曆史。但發展到現在,我國無花果最大的產(chan) 區主要是山東(dong) 威海和四川威遠,兩(liang) 地雖然栽培麵積相差不大,但威遠的無花果加工水平要比威海高得多。

  童期短、粒重小的“天選之子”

  通常進行太空育種的主要是各種農(nong) 作物和蔬菜,果樹相對較少。這是因為(wei) ,農(nong) 作物和蔬菜都是種子繁殖,搭載成本相對較低,而果樹主要靠枝條繁殖,搭載成本相對較高。同時,果樹的童期——從(cong) 種子發芽出苗到開始結果的時間太長,也不太適宜太空育種。

  無花果之所以能被選中太空旅行,主要也是因為(wei) 在上述兩(liang) 點中存在優(you) 勢。一方麵,無花果的童期非常短,從(cong) 種子種下去到結果隻要兩(liang) 到三年時間,比蘋果、梨、桃等要短得多。另一方麵,無花果的粒重非常小,和其他種子相比,在同等重量下,能搭載的無花果種子數量更多。

  受太空微重力、輻射等特殊環境影響,這些被送上太空的種子會(hui) 產(chan) 生突變,但其效率也並沒有想象的那麽(me) 高,可能在幾千粒種子中才有一粒產(chan) 生了人類所需要的突變。因此,搭載的種子數量越多,突變成功的種子比例也就越高。

  無花果培育也被“卡脖子”?

  能飛上太空的種子必須優(you) 中選優(you) ,一般出自兩(liang) 種途徑,一種是一對一雜交獲得的種子,另一種是從(cong) 優(you) 良的品種裏挑選出來的種子。

  但遺憾的是,搭乘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無花果種子全都來源於(yu) 國外。馬會(hui) 勤教授解釋道,無花果在自然條件下的授粉需要當地榕小蜂的幫助,沒有榕小蜂雄樹就無法產(chan) 生花粉。中國不是無花果的原產(chan) 地,所以我國的無花果都是雌樹,所結的果子沒經過授粉,不能發芽。

  盡管通過育種可以培育成不需要榕小蜂也能產(chan) 生花粉的無花果雄樹,但我國目前還不具備這項技術。因此,在無花果的培育上,我國未來想通過兩(liang) 種途徑突破:一是嚐試能否找到不需要榕小蜂也能產(chan) 生花粉的雄樹,二是嚐試馴化中國的某些小蜂讓其與(yu) 無花果共生。

  關(guan) 於(yu) 未來我國無花果產(chan) 業(ye) 的發展,馬會(hui) 勤教授表示,團隊會(hui) 繼續努力,深入研究,希望未來能把無花果馴化成具有新時代意義(yi) 的水果,滿足人民的生產(chan) 生活和健康需求。

  監製:梁悅

  記者:富賾

  編輯:羅江 彭毓姬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