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這些上百年石像期待有個好去處

發布時間:2023-04-18 08:56:00來源: 北京日報

  高大的文武官石像、沾滿灰塵的石馬、石獅和石駱駝……近日,有讀者反映:有一批明代石像堆放在大運河森林公園漕運碼頭旁,長時間無人管護,不知道什麽(me) 原因,感覺很可惜。

  記者近日來到大運河森林公園一探究竟。

  在公園北區漕運碼頭旁,記者看到,在一處圍擋與(yu) 古香古色的圍牆“圈出”的一塊空地上,文武官石像、沾滿灰塵的石馬、石獅和石駱駝橫七豎八地擺放在地上。仔細看,這些石像來頭可不小,文捧笏、武按劍、馬配雕鞍……角落裏的標誌牌上標明,這群石像是明神宗外祖父李偉(wei) 家族墓兩(liang) 側(ce) 的“石像生群”。

  記者注意到,這些石像雖然依稀能看出百年前的“英姿”,但有一尊文官石像的頭部已經消失不見,還有的石像麵目模糊,耳鼻眼已看不清楚。散落在一旁的功德碑和墓碑上,有的落款是“雍正十年”“乾隆十六年”,有的是“宣統元年”及民國時期,很多距今已有上百年的曆史。記者注意到,有的碑體(ti) 已經斷成兩(liang) 半或是成了碎石,有的碑文已經模糊不清、無法識別……石像生群與(yu) 墓碑、功德碑、水罐子還有建築材料、廢棄的自行車、無人使用的秋千堆放在一起。

  “哇,這是一品夫人的碑!”公園裏的遊客李先生在閱讀碑文時發出一聲驚呼。記者注意到,公園裏的這處“古跡”不時就會(hui) 吸引一些遊客駐足觀望。由於(yu) 沒人看護,有的遊客擦拭著浮灰,一字一句仔細閱讀著上麵的字跡;有的遊客則直接站或蹲在“躺倒”的墓碑上。家住附近的劉大爺經常在此遛彎兒(er) ,他告訴記者,“這些文物已經放在這幾年了,沒人打理。”

  角落的標誌牌標明了這些文物的來曆。實際上,這裏至少堆放有兩(liang) 組石像,一組石像原來坐落在永樂(le) 店鎮大街西口外路北處,位於(yu) 明神宗外祖父李偉(wei) 家族墓兩(liang) 側(ce) ,有文武翁仲兩(liang) 對、馬一對、駱駝一對、獬豸一隻,1990年移於(yu) 西海子公園葫蘆湖南畔展示;另一組則是明初石翁仲、石馬各一對,原立於(yu) 通州城西五裏店村北王爺墓處,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wei) 建農(nong) 機供應站,被推倒就地掩埋,直到1995年被挖掘而出,移至西海子公園葫蘆湖畔供遊覽鑒賞。

  據了解,中國王公大臣陵墓前安設的石人、石獸(shou) 統稱“石像生”,又稱“翁仲”,有一定的文物價(jia) 值。

  記者追訪

  這些石像將如何安置?

  記者致電西海子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西海子公園曾經在通州文物管理所的協調下,存放過很多通州無主文物,李偉(wei) 家族石像生群就曾在此存放。2016年,西海子公園開始改擴建,出於(yu) 保護文物的目的,這些文物陸續被移出。通州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西海子公園與(yu) 大運河森林公園同屬通州園林局管轄,李偉(wei) 家族石像生群就被暫時放置到大運河森林公園。

  通州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介紹,不可移動文物都有管理使用單位。目前,這些石像生的管理單位仍歸西海子公園所有,但改擴建後的西海子公園不再適合放置這些石像,通州文物管理所也一直在為(wei) 這些文物找“安身之地”,但先後被多家單位婉拒,“對方都表示自己‘文物保護’的專(zhuan) 業(ye) 性不夠,怕出問題。”

  記者又致電大運河森林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表示,相關(guan) 單位有計劃在公園內(nei) 建設一處石碑林向市民展出,石碑林會(hui) 將部分文物安置好,但目前仍處於(yu) 方案策劃階段。

  記者昨天撥打了通州區文旅局的電話。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針對漕運碼頭這些在外零散存放的文物,李偉(wei) 家族墓前石像生群已計劃搬回永樂(le) 店鎮,讓它們(men) 歸於(yu) 原位;其它文物計劃在大運河森林公園開辟一塊空地進行展覽陳列,但由於(yu) 石像文物比較脆弱,一有震動就會(hui) 損毀,因此運輸需要特殊處理,還需要打造專(zhuan) 業(ye) 的架子、墊上專(zhuan) 業(ye) 的泡沫才能保證石像的穩定性,“運輸費用數額不小,目前正在申請資金。”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