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發布“優營15條”新舉措
拓寬企業(ye) 出資方式,探索支持知識產(chan) 權使用權出資;擴大外資企業(ye) 登記注冊(ce) “全程網辦”範圍;打造通州區全國商業(ye) 秘密保護創新試點……近日,通州區市場監管局正式發布《全麵優(you) 化副中心營商環境助力企業(ye) 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共涉及5大類15條具體(ti) 舉(ju) 措,新舉(ju) 措的實施將更好地激發城市副中心各類市場主體(ti) 活力和創造力。
擴大外企登記注冊(ce) “全程網辦”範圍
更新“容錯糾錯清單4.0版”
《方案》實施後,企業(ye) 的開辦將更加便捷。《方案》提出,今年,城市副中心將拓寬企業(ye) 出資方式,探索支持知識產(chan) 權使用權出資;進一步擴大外資企業(ye) 登記注冊(ce) “全程網辦”範圍,外籍人員持護照、港澳台居民持居住證可在線辦理企業(ye) 設立、變更登記;同時,繼續推進經營範圍“菜單式點選”服務和企業(ye) 名稱登記自主申報,提高企業(ye) 名稱登記效率;加大企業(ye) 名稱自主申報的指導力度,配合相關(guan) 部門對企業(ye) 使用“北京城市副中心”字樣的企業(ye) 加強審核規範;持續釋放住所(經營場所)資源。統籌轄區各鄉(xiang) 鎮、各街道、園區等住所(經營場所)資源,加大可供企業(ye) 注冊(ce) 的住所(經營場所)信息的公開力度。
“一業(ye) 一證”改革也將持續推進。《方案》中提到,告知承諾製將進一步得到完善和推廣。城市副中心將嚴(yan) 格落實《北京自貿試驗區內(nei) 食品生產(chan) 許可告知承諾工作規範(試行)》的規定,對於(yu) 申請糧食加工品、調味品(味精)、可可及焙烤咖啡產(chan) 品、食糖、澱粉及澱粉製品(澱粉糖)五個(ge) 低風險類別食品生產(chan) 許可,可適用告知承諾製,並進一步減少企業(ye) 申請材料數量。在自貿區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推進市場主體(ti) 確認製適用範圍並且持續深化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加快健全完善新型市場準入機製,積極配合推進“一業(ye) 一證”改革。
隨著輕微違法免罰和初次違法慎罰製度工作的深入推進,《方案》中明確,城市副中心將在此前工作的基礎上,擴展更新“輕微違法容錯糾錯清單4.0版”,對違法違規行為(wei) 做到懲戒與(yu) 教育相結合,激發市場主體(ti) 創新發展活力。還將著力推進一體(ti) 化綜合監管,包括:全麵推廣“一碼檢查”,即:檢查人員掃描“企業(ye) 碼”獲取檢查任務、填報結果、全程留痕,規範檢查行為(wei) 。
推行智慧監管也將成為(wei) 今年的主要工作,城市副中心將率先構建新型監管體(ti) 係,在餐飲環節、特種設備等方麵探索推行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為(wei) 特征的非現場監管。依托市局北京市網絡交易監管係統,探索推進對涉網主體(ti) 非現場監管模式,維護良好電子商務環境。
打造商業(ye) 秘密保護通州品牌
探索建立健全認證數據共享互認機製
《方案》中還提到,今年,通州區還將打造全國商業(ye) 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從(cong) 企業(ye) 需求和鼓勵創新出發,以構建安全、公平的營商環境為(wei) 重點,盡快形成一套有效的商業(ye) 秘密保護機製,打造出商業(ye) 秘密保護的通州品牌,提升企業(ye) 商業(ye) 秘密保護能力。
在北京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通州分中心的建設中,今年將持續加強知識產(chan) 權公共服務體(ti) 係建設,力爭(zheng) 年內(nei) 在專(zhuan) 業(ye) 孵化器和重點園區內(nei) 新建1家知識產(chan) 權公共服務工作站,並圍繞重點產(chan) 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提供精準服務。同時,強化商標注冊(ce) 管理,提高商標侵權類案件辦理效率,平均辦理時間壓減至70日以內(nei) 。積極爭(zheng) 取外國專(zhuan) 利代理機構、常駐代表機構等國際化專(zhuan) 業(ye) 機構、服務平台在副中心設立。
主動打造京津冀一流營商環境,推動區域協同發展方麵,《方案》中明確,加強跨區域商事製度協同改革。推進通州區與(yu) 北三縣市場主體(ti) 登記同事同標改革,統一規範企業(ye) 登記服務,探索建立健全認證數據共享互認機製,推動實現京津冀企業(ye) 注冊(ce) 登記、營業(ye) 執照遺失補領換發等業(ye) 務“跨省通辦”。
加強京津冀三地知識產(chan) 權一體(ti) 化保護。推進京津冀知識產(chan) 權全鏈條協同保護,推動京津冀行政執法結果互認和信息共享,開展京津冀知識產(chan) 權行政執法專(zhuan) 項行動,加強對商標惡意注冊(ce) 和非正常專(zhuan) 利申請代理行為(wei) 的執法處理,加大侵權行為(wei) 聯合懲治力度。
文/本報記者 王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