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全國外貿增長貢獻率居首位 一季度北京外貿進出口增長11.6%
25日,“北京市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主題係列新聞發布會(hui) 迎來“北京海關(guan) 守國門、促發展”專(zhuan) 場,會(hui) 上披露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北京地區實現外貿進出口8992.4億(yi) 元,同比增長11.6%,高於(yu) 同期全國進出口增速6.8個(ge) 百分點,對全國外貿增長貢獻率最大,達20.8%,實現了“開門紅”。
開放型經濟穩中求進
2022年,北京地區實現外貿進出口3.64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9.7%,進口總值和對全國進出口增長貢獻率均位居全國第一。今年,北京海關(guan) 進一步推出支持首都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26項措施,推動首都開放型經濟穩中求進。
北京海關(guan) 黨(dang) 委書(shu) 記、關(guan) 長張格萍介紹,隨著高水平開放不斷深入,北京地區外貿呈現出堅強韌性和蓬勃動力,企業(ye) 規模穩中有進,主要貿易夥(huo) 伴穩中有增,商品結構穩中提質。
目前,北京地區共有海關(guan) 注冊(ce) 企業(ye) 7.3萬(wan) 家,其中排名前100的重點企業(ye) 一季度進出口7767.6億(yi) 元,增長19.5%,占同期北京地區進出口總值的86.4%,總部經濟優(you) 勢凸顯。同時,一季度北京地區民營企業(ye) 進出口實現20.2%的增速,為(wei) 地區整體(ti) 外貿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
北京企業(ye) 與(yu) 230個(ge) 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一季度,北京地區前三大貿易夥(huo) 伴是歐盟、美國、東(dong) 盟,共實現進出口2440.3億(yi) 元;北京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4487.3億(yi) 元,占比達49.9%;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1619.4億(yi) 元,增長3.9%,占比18%。同時,新興(xing) 貿易夥(huo) 伴表現亮眼,北京對巴西進出口547.9億(yi) 元,增幅達113.6%,巴西已躍升為(wei) 北京地區第四大貿易夥(huo) 伴。
在商品結構方麵,一季度,北京地區進出口高技術產(chan) 品1235.2億(yi) 元,占比13.7%,較2019年提高了2.6個(ge) 百分點。同期,高能耗高排放商品的進出口比重穩步下降,“北京智造”效果日漸顯現。
綜保區業(ye) 務加速增長
“兩(liang) 區”建設啟動以來,北京對標國際高水平自貿規則先行先試,著力構建高標準製度型開放空間。
在天竺綜保區,“保稅+”業(ye) 態發展迅猛。北京在全國率先於(yu) 綜合保稅區內(nei) 舉(ju) 辦國際文物藝術品博覽會(hui) ,隻需15分鍾,展品就能從(cong) 口岸提貨到展館。截至今年3月底,北京海關(guan) 在該模式下共監管進境文化藝術品5.3萬(wan) 件。
受益於(yu) “區內(nei) 倉(cang) 儲(chu) +區外維修”“保稅維修”等優(you) 惠政策,境外入區待維修的貨物、料件均可享受保稅政策,區內(nei) 企業(ye) 維修用設備享受免稅政策。截至今年3月底,北京海關(guan) 共監管飛機發動機包修轉包修理147台。
數據顯示,一季度,天竺綜保區進出口330.7億(yi) 元,增速由去年同期的15%躍升至54.1%。隨著首都航空貨運業(ye) 務持續恢複,天竺、大興(xing) 兩(liang) 大綜保區業(ye) 務有望迎來加速增長。
通關(guan) 時間創曆史最好水平
海運進口貨物“船邊直提”,空港口岸物流“一網通辦”……北京地區口岸營商環境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邁上新台階。
據了解,北京海關(guan) 已連續5年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zhuan) 項行動,累計推出148項創新措施,持續優(you) 化進出口貨物通關(guan) 模式。今年一季度,北京關(guan) 區進出口整體(ti) 通關(guan) 時間較2017年分別壓減了76.4%、92.5%,均創曆史最好水平。
自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試點以來,截至今年3月底,共有2105家北京企業(ye) 參與(yu) “船邊直提”改革,直提箱量8.2萬(wan) 箱;1536家企業(ye) 參與(yu) “抵港直裝”改革,直裝箱量3.4萬(wan) 箱。同時,空港口岸物流係統功能模塊通過改造升級,實現了車輛備案、提貨交貨預約、車貨捆綁、查驗預約等功能“一網通辦”;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串聯起海關(guan) 、綜保區、口岸運營主體(ti) 等9類主體(ti) ,實現了通關(guan) 物流全鏈條數據共享和一站式信息化服務,空港口岸海關(guan) 作業(ye) 時間縮減60%。
記者了解到,北京海關(guan) 將繼續推出有力舉(ju) 措,進一步培育優(you) 化口岸營商環境的“硬實力”。一方麵,聚焦市場主體(ti) 關(guan) 切和發展訴求,細化助企紓困措施,提升企業(ye) 獲得感,打造有溫度的口岸營商環境;另一方麵,持續完善“通道+樞紐+網絡”物流體(ti) 係,進一步優(you) 化“雙樞紐”電子貨運新模式,打造有韌性的口岸營商環境;此外,進一步擴大“船邊直提”“抵港直裝”規模,深化京津冀海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重點企業(ye) 通關(guan) 保通保暢機製,形成優(you) 勢互補、相互促進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打造有質效的口岸營商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