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自主定價再調整 車險“地板價”會否普及?
去年底,銀保監會(hui) 發布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擴大商業(ye) 車險自主定價(jia) 係數浮動範圍等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其中明確,商業(ye) 車險自主定價(jia) 係數的浮動範圍由0.65-1.35擴大到0.5-1.5,執行時間原則上不得晚於(yu) 今年6月1日,此舉(ju) 在業(ye) 內(nei) 被稱為(wei) “二次綜改”。目前距離6月1日,還有不到一個(ge) 月的時間,各地執行情況如何?此次車險“二次綜改”將給市場帶來哪些變化?
根據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汽車保有量達3.19億(yi) 輛,汽車駕駛人已達4.64億(yi) 人。車險綜合改革可以說是惠及民生的大事。
銀保監會(hui) 去年正式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擴大商業(ye) 車險自主定價(jia) 係數浮動範圍等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將商業(ye) 車險自主定價(jia) 係數浮動範圍從(cong) 0.65-1.35擴大為(wei) 0.5-1.5,目前車險二次綜改已在多省市拉開帷幕。
比如,北京地區非新能源汽車新版費率標準已經在今年4月28日24點切換上線,同時,陝西、天津、河南等多地也在4月28日首批上線了新版費率標準。
南開大學金融學院保險學教授朱銘來表示此次商業(ye) 車險自主定價(jia) 係數浮動範圍雙向擴展,意味著保險公司自主權更大了。
朱銘來:我們(men) 的(商業(ye) )車險的費率一般來說是由4部分組成的。車輛的基準費率,它取決(jue) 於(yu) 車的價(jia) 值、使用年限等基本信息。無賠優(you) 待係數,即車輛發生損失賠付的記錄。車輛的違章記錄,如果你有不少的違章記錄,說明駕車的風險比較高。第四個(ge) 因素就是自主定價(jia) 的係數。這次自主定價(jia) 係數浮動範圍調整可能帶來兩(liang) 方麵影響,一方麵對於(yu) 普通的私家車以及風險係數比較低的車輛,未來交的保險費可能會(hui) 更加便宜。另一方麵,對於(yu) 營業(ye) 性用車,比如說大貨車、網約車等高風險車輛,未來可能有繼續漲價(jia) 的空間。
記者算了一筆賬,假設朱銘來教授提到的前3項影響商業(ye) 車險費用的數據經過綜合計算得出的是3000元,最後一項自主定價(jia) 係數從(cong) 0.65降至0.5,保費將從(cong) 1950元降至1500元,下降23%。反之,自主定價(jia) 係數從(cong) 1.35上浮至1.5,保費最高將上漲11%,達到4500元。也就是說,同型號汽車,因風險差別,保費最高可相差2倍。
那麽(me) 此次,商業(ye) 車險自主定價(jia) 係數的浮動範圍調整會(hui) 對行業(ye) 帶來怎樣的影響?激烈競爭(zheng) 下,車險價(jia) 格是否有望整體(ti) 下降?某保險企業(ye) 安徽分公司車險部負責人管玲玲表示調整車險自主定價(jia) 係數浮動範圍,對於(yu) 消費者來說,能從(cong) 中獲得實打實的優(you) 惠,但與(yu) 此同時,也給部分中小型保險公司帶來挑戰。
管玲玲:對於(yu) 行業(ye) 的變化來說,可能對中小公司的經營壓力會(hui) 進一步地加大。我們(men) 認為(wei) ,“地板價(jia) ”是不會(hui) 普及的,因為(wei) 保險公司它也會(hui) 避免通過定價(jia) 過低,導致未來的這種經營的虧(kui) 損。
另一家保險企業(ye) 陳經理表示,本次調整將使企業(ye) 對於(yu) 車險定價(jia) 更加精細化,他們(men) 將根據駕駛員的年齡、駕駛習(xi) 慣等來進行車險定價(jia) 。
陳經理:我們(men) 根據車主車齡不同、品牌不同,行駛的區域不同,自主定價(jia) 係數會(hui) 有不同的差別,其中占比比較大是駕駛員的年齡、車型以及上年有沒有出險。
對此,朱銘來也表示隨著新技術日益深入滲透保險行業(ye) ,車險公司必須以積極的心態擁抱新技術,學會(hui) “玩轉”大數據。
朱銘來:保險公司未來在車險市場上的戰略,不應該單純是價(jia) 格大戰的這種模式,應該充分地把大數據運用好,讓定價(jia) 能夠更加合理,更能真實地反映每一個(ge) 車的具體(ti) 的風險的大小。
不可否認的是,由於(yu) 不同保險公司的定價(jia) 係數存在差異,會(hui) 使得不同保險公司對同一輛車的車險報價(jia) 會(hui) 存在差異,這可能會(hui) 導致車險市場競爭(zheng) 更加激烈。
朱銘來:作為(wei) 消費者來說,一方麵要考慮價(jia) 格之間的差異,但同時也要考慮到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說公司的規模、售後等相關(guan) 服務,這樣對於(yu) 消費者來說更加有利。
監製丨陳秉科
記者丨孔穎 蔡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