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行業觀察:人身保險業逐步回歸保險保障本源 保障屬性持續增強

發布時間:2023-05-16 08:44: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5月15日消息(記者蔣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麵對複雜多變的國內(nei) 外經濟金融形勢,我國人身保險業(ye) 堅定高質量發展方向不動搖,主要指標穩步回升,保障屬性持續增強。

  

  記者近期從(cong) 中國保險行業(ye) 協會(hui) 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壽險業(ye) 峰會(hui) (2023)暨人身險專(zhuan) 委會(hui) 工作會(hui) 議”上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我國人身保險業(ye) 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5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8.7%;行業(ye) 總資產(chan) 25.3萬(wan) 億(yi) 元,較年初增長4.1%;累計賠付1699.8億(yi) 元,同比增長54.2%。人身保險業(ye) 主要指標穩步回升,保障屬性持續增強。

  中國銀保監會(hui) 首席會(hui) 計師馬學平說:“都要以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迸發、不斷升級的保險需求為(wei) 根本目標,要圍繞新時代社會(hui) 主要矛盾變化、社會(hui) 結構轉型、中等收入群體(ti) 增加或消費升級等新趨勢,順應人民群眾(zhong) 生有所保,老有所養(yang) 、病有所醫、學有所教等新期待,持續回歸保障本源。”

  過去一段時間,保險市場存在一些亂(luan) 象,比如短期衝(chong) 業(ye) 績,搞百米競賽和“開門紅”,以業(ye) 績論英雄、以規模論成敗等。但從(cong) 上一輪監管改革以來,保險行業(ye) 逐步實現由亂(luan) 到治,由過去的野蠻擴張、粗放經營、脫實向虛,真正逐步回歸到保險保障的本源。

  中國銀保監會(hui) 上海監管局黨(dang) 委書(shu) 記、局長王俊壽說:“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五年來,在監管部門的引領下,保險行業(ye) 回歸保障本源得到了很好的體(ti) 現。比如期繳業(ye) 務占比大幅提升,新單價(jia) 值提升,在業(ye) 務轉型當中保險行業(ye) 能更好地支持實體(ti) 、支持新市民、支持養(yang) 老保障體(ti) 係建設等,這些都是壽險業(ye) 的藍海空間。”

  一直以來,保險行業(ye) 存在營銷人員流動性大的問題。很多保險銷售“打一槍換一個(ge) 地方”,投保人“出險找不到人”的情況屢見不鮮。

  針對這些不規範的問題,部分保險公司嚐試營銷人員職業(ye) 化路徑,鼓勵保險銷售把營銷作為(wei) “長期事業(ye) ”,為(wei) 客戶提供個(ge) 性化、專(zhuan) 業(ye) 化以及長期的服務。

  中國太保壽險總經理蔡強說:“沒有一個(ge) 兼職的醫生可以說他是專(zhuan) 業(ye) 的,兼職律師說他是專(zhuan) 業(ye) 的,那也是瞎扯,所以要搞職業(ye) 化。我們(men) 清掉了大批不自重的人,把保險作為(wei) 兼職,賺外快、賺快錢的人堅決(jue) 清掉。一個(ge) 行業(ye) 要想得到別人尊重,先要自尊。”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黨(dang) 委委員、副總經理肖星指出,在新的發展階段,保險業(ye) 過去以規模增長為(wei) 導向,以短期銷售業(ye) 績為(wei) 驅動的粗放發展模式難以為(wei) 繼,“需要各家公司通過加大創新變革力度,鍛造核心競爭(zheng) 力,為(wei) 開啟下一輪成長周期,打造新的引擎。從(cong) 實踐看,這些年,各人身險公司紛紛探索轉型之道,升級代理人隊伍,推進數字化變革,創新保險加服務模式,高質量發展的動能不斷集聚。”

  保險行業(ye) 轉型升級、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中國保險行業(ye) 協會(hui) 黨(dang) 委書(shu) 記、會(hui) 長於(yu) 華表示:“從(cong) 年初到4月份,上證指數保險板塊上漲了12.1%,比平均漲幅高出了59.6%。”

  年初至今,不少上市險企股價(jia) 表現優(you) 異。截至5月12日,新華保險累計上漲31.38%,中國太保累計上漲29.08%,中國人保累計上漲21.65%,中國平安累計上漲9.09%。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