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促夏季消費“熱”起來 特色活動上新點燃城市煙火氣

發布時間:2023-05-22 08:43:00來源: 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劉 萌 田 鵬

  隨著消費場景有序恢複,各地紛紛搶抓有利時機,開啟消費“夏令時”,並圍繞夏日經濟積極策劃促消費係列活動,進一步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增強消費意願。

  從(cong) 促消費內(nei) 容來看,二季度重點發力文旅方向,各地紛紛瞄準文旅市場,打造多種夏夜主題內(nei) 容;從(cong) 促消費形式來看,相關(guan) 政策手段依舊延續“紓困”主題,供需兩(liang) 端雙軌並行,“真金白銀”減輕企業(ye) 經營負擔,降低居民消費成本。

  “近期各地著力把握夏日經濟這一時機,從(cong) 更多元化的角度為(wei) 擴大消費提供支持和便利,進一步促進經濟回暖。”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作為(wei) “消費提振年”,主要是把擴大消費擺放在首要位置,考慮到當前內(nei) 需仍有進一步提振空間,且二季度是全年經濟發展黃金時期,各地消費市場都將迎來關(guan) 鍵時間窗口。

  各地因地製宜促消費

  “隨著暑期臨(lin) 近,消費市場活力有望再度迸發。而作為(wei) 典型的順周期變量,消費必然會(hui) 伴隨著二季度國民經濟的進一步修複而迎來更大改善。”誠如付一夫所言,夏日臨(lin) 近將為(wei) 進一步打開消費市場空間提供有利“天時”。

  最近,各地紛紛“上新”夜間特色消費場景。例如,5月10日,“2023北京消費季夜京城”活動啟動,聯動全市40餘(yu) 個(ge) 商圈、200餘(yu) 個(ge) 品牌、萬(wan) 家門店,打造“一聯五夜”內(nei) 容體(ti) 係,開展百餘(yu) 項促進夜間消費主題活動;再如,河北廊坊持續挖掘“夜經濟”潛力,出台係列政策,打造京津冀“夜間經濟”產(chan) 業(ye) 發展新空間,更好地滿足百姓個(ge) 性化、多層次、品質化的夜間消費需求。

  除此之外,多地結合地域特色資源,推出主題促消費活動,以增強“地利”優(you) 勢。其中,特色旅遊資源自然成為(wei) 有效抓手,是各地夏日促消費重點領域。

  承德避暑山莊旅遊集團員工薑海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為(wei) 了提升消費體(ti) 驗感,今年承德避暑山莊首次對外開放“滄浪嶼”景觀,並於(yu) 5月20日舉(ju) 行“2023鼎盛王朝避暑山莊之夜群星璀璨演唱會(hui) ”,以豐(feng) 富景區文化內(nei) 涵,推動“旅遊+”產(chan) 業(ye) 融合,吸引更多遊客。

  事實上,承德並非個(ge) 例,還有多地均將文旅市場定位為(wei) 下一階段促消費重點方向。例如,江蘇揚州多家景區於(yu) 5月19日推出半價(jia) 遊或免費遊等優(you) 惠活動。活動期間,遊客還可在滴滴出行、高德地圖App領取打車補貼等等。

  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各地促消費政策各有側(ce) 重,主要根據新的條件、新的走向,進行進一步調整。首先是相關(guan) 政策以政府為(wei) 主導的同時,參與(yu) 主體(ti) 愈加多元化,例如,商家主動提升優(you) 化產(chan) 品服務、銀行提供相關(guan) 支付補貼等,形成良性聯動,從(cong) 而撬動更多消費。其次,相關(guan) 政策更加精準,各地圍繞即將到來的夏日以及電商消費節等,提供有針對性的促消費措施,例如,積極上新夏日消費場景、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潛力等。

  供需兩(liang) 端齊發力

  今年以來,隨著各行各業(ye) 生產(chan) 經營活動逐步恢複,消費市場呈現出穩中向好態勢,市場銷售持續擴大。以4月份為(wei) 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當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4%,比3月份加快7.8個(ge) 百分點,其中餐飲收入增長43.8%。

  但在付一夫看來,4月份CPI僅(jin) 同比上漲0.1%,這意味著當前居民消費意願依然偏低,原因可能在於(yu) 居民部門整體(ti) 上依然未能走出之前各因素的影響,致使內(nei) 需仍需進一步提振。

  在此背景之下,各地促消費政策措施依然圍繞“紓困”主題,一方麵,從(cong) 供給端給予企業(ye) 適當補貼,減輕其經營成本,穩定產(chan) 品服務有序供應;另一方麵,從(cong) 需求端發放消費券,增加優(you) 惠力度,進一步激發消費意願。

  例如,從(cong) 供給端來看,近日,杭州市餘(yu) 杭區啟動2023年度全域旅遊“開門紅”扶持政策申報,在杭州市提出對實行“免費遊”活動的國有收費景區給予2022年前三季度月均門票收入30%的運營成本補助基礎上,餘(yu) 杭區加大補貼力度,將補助比例上調至70%,進一步降低企業(ye) 運營負擔;從(cong) 需求端來看,安徽蕪湖於(yu) 5月17日至5月28日之間,通過支付寶平台向消費者發放總額為(wei) 170萬(wan) 元的消費券,並持續更新參與(yu) 活動商戶名單,不斷擴大可享優(you) 惠範圍,惠及更多消費者。

  中國財政學會(hui) 績效管理專(zhuan) 委會(hui) 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各地搶抓機遇,陸續推出擴大消費的政策措施,力在加快並持續釋放內(nei) 需市場消費潛能,鞏固經濟恢複良好預期,推動經濟加快恢複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紓困”手段不僅(jin) 局限於(yu) 適當補貼,大力度獎勵也是重要形式之一。在這方麵,不得不提湖北宜昌5月16日印發的《宜昌市促進消費恢複和擴大的若幹措施》,文件圍繞大宗消費、新興(xing) 消費、服務消費夜間消費等方麵,提出諸多獎勵措施,例如,對全市限額以上乘用車銷售企業(ye) 2023年零售額排名前5且增幅在10%及以上的,給予一次性獎勵;對在宜昌城區舉(ju) 辦的市場化展銷活動,標準展位達到100個(ge) 不足150個(ge) 的,按每場次2萬(wan) 元的標準給予獎勵等。

  對此,張依群表示,加大政府引導投入力度,發揮以獎代引、以獎代促作用,可以有效調動全社會(hui) 支持消費。同時,推動消費多樣化,大力改進和發展商展、汽車消費、餐飲娛樂(le) 等促銷方式,能夠進一步激活消費市場。

  提振消費仍有空間

  “4月份,居民出行數據保持良好恢複趨勢,帶動線下消費與(yu) 高社交屬性消費提升;出行類、接觸型消費恢複良好,餐飲收入持續回暖。不過,消費繼續呈現分化趨勢,汽車等可選耐用消費品及地產(chan) 後周期消費依然承壓。”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wei) 。

  張依群表示,下一步促消費的重點應放在住房、汽車、旅遊、教育健身等領域。首先,要抓住當前房地產(chan) 適度回暖的有利契機,更好滿足城鎮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活躍二手房市場,通過盤活存量帶動增量;其次,要抓住汽車國標政策調整契機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釋放汽車消費市場空間;再次,抓住即將到來的畢業(ye) 遊、親(qin) 子遊等暑假黃金旅遊季,有效帶動住宿、餐飲、娛樂(le) 、交通等行業(ye) 穩定恢複,推動文旅消費;最後,要開拓完善教育健身等消費市場功能,推動消費結構升級和規模擴大。

  在付一夫看來,短期來看,首先應進一步創新線上線下消費場景,如打造主題購物節、支持夜經濟發展、融入傳(chuan) 統文化因素、營造耳目一新的感官體(ti) 驗等,通過充分考慮消費者在不同消費情景下的消費訴求,繼而整合消費主題、消費環境、消費氛圍等多個(ge) 要素,以此來讓消費者沉浸其中,並激發出其消費意願;其次,可以繼續實行現金補貼與(yu) 消費券發放相結合的多元化補貼方式,充分發揮二者各自優(you) 勢,精準施策應對風險,繼而在促進消費複蘇的同時,改善居民整體(ti) 福利;最後,應當進一步加大力度穩就業(ye) ,讓更多人擁有穩定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來源,其關(guan) 鍵在於(yu) 通過減稅降費、發放補貼、減少裁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多個(ge) 方麵來穩定中小微企業(ye) 的運行,從(cong) 而穩住就業(ye) 大盤,讓越來越多的人擁有更加穩定的收入來源,繼而敢於(yu) 消費。

  為(wei) 確保促消費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張依群建議,要保持消費政策的穩定,始終把民生放在首位,堅決(jue) 禁止“彈簧”政策、“猴皮筋”政策,確保消費市場穩定,形成良好消費預期。同時,加強消費基礎能力建設,通過增加就業(ye) 、數字賦能、平台改進、服務增強等方式增強消費後勁,保持消費動能的持續性。此外,應結合各地特點,培育消費熱點,打造特色消費,加快培育和挖掘個(ge) 性化、定製化消費潛能。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