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合拍《中國秦嶺:一隻金絲猴的記憶》將在總台播出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社教節目中心、法國第三視角製片公司、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聯合製作的自然生態紀錄片《中國秦嶺:一隻金絲(si) 猴的記憶》,將於(yu) 當天20:10在總台央視科教頻道播出。該片通過一隻金絲(si) 猴對自己一生的回憶,將來自中國西北大學科學家有關(guan) 川金絲(si) 猴生活史最權威的研究成果,首次以紀錄片的方式向世界發布,講述以中國秦嶺金絲(si) 猴“和平友愛互助”的群體(ti) 生活及其繁衍生息為(wei) 主題的中國故事,展現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及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智慧。
看點一:
權威專(zhuan) 家指導,30多年科研成果轉化
常見的金絲(si) 猴主要有5種:川金絲(si) 猴、黔金絲(si) 猴、滇金絲(si) 猴、怒江金絲(si) 猴、越南金絲(si) 猴。秦嶺金絲(si) 猴又名川金絲(si) 猴秦嶺亞(ya) 種,一身標誌性光彩閃耀的金絲(si) 毛,活潑伶俐、聰明溫和,和大熊貓、羚牛、朱鹮並列為(wei) “秦嶺四寶”。
該片邀請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金絲(si) 猴研究團隊李保國、郭鬆濤教授領銜的專(zhuan) 家團隊擔任學術指導。李保國教授人稱“秦嶺猴王”,長期從(cong) 事野生動物保護和中國靈長類行為(wei) 生態學研究。經過30多年艱苦的野外跟蹤觀察,團隊成功實現了對野生金絲(si) 猴個(ge) 體(ti) 的AI“刷臉”精準識別,揭開了金絲(si) 猴社會(hui) 製度的神秘麵紗。
該片係統、深入地梳理了西北大學30多年科研成果,以紀錄片形式麵向世界發布,集科學性、趣味性、藝術性於(yu) 一身,堪稱一堂國際傳(chuan) 播的“科普大師課”。
看點二:
中法頂尖團隊合作,兩(liang) 國同版同播
該片創作曆時3年,由中法兩(liang) 國頂尖紀錄片創作團隊聯合攝製。中方總導演閆東(dong) 深耕紀錄片創作36年,《我們(men) 走在大路上》《敢教日月換新天》《領航》等作品膾炙人口,10次獲得中宣部“五個(ge) 一工程”獎,多次獲得中國新聞獎、金鷹獎、星光獎、金熊貓獎、白玉蘭(lan) 獎等獎項,3D電影《國脈》獲得國際盧米埃獎。2019年,由他擔任總製片人的紀錄片《梵淨山》,首次拍攝到全球獨有的黔金絲(si) 猴4K超高清珍貴影像。
法國第三視角製片公司是法國最重要的獨立影視製作公司之一。法方總導演巴塞爾·熱爾波特是法國知名自然生態類紀錄片導演,作品《海狸的案例》在法國阿布維爾舉(ju) 辦的鳥類自然節上獲得“環境獎”。
值得一提的是,新聞主播賀紅梅首度獻聲紀錄片配音,精益求精,字斟句酌,用心用情,純美、質樸的聲音演繹,讓這段自然傳(chuan) 奇更添代入感。
據悉,該片在總台首播後,近期還將登陸法國國家電視台五台,實現兩(liang) 國同版同播。
看點三:
金絲(si) 猴講述一生傳(chuan) 奇,和平友愛是主題
該片沒有任何專(zhuan) 家出鏡,而是以一隻金絲(si) 猴為(wei) 主人公,在它的晚年,回顧講述了一生的生命曆程。人格化的敘事、生動感人的細節,溫情脈脈,引導觀眾(zhong) 更好地走進金絲(si) 猴的世界。
影片將猴群的組織架構、社會(hui) 行為(wei) 等最前沿研究成果,潤物無聲地融入故事性講述。比如金絲(si) 猴社群內(nei) 雌性“搶”著帶娃的“阿姨行為(wei) ”、獨特的社交“理毛行為(wei) ”,以及“過冬秘籍”等等,打開觀眾(zhong) 對金絲(si) 猴的全新認知。
全片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生活化地娓娓道來,突出“和平友愛互助”才是金絲(si) 猴社群的主題。這是秦嶺金絲(si) 猴族群生存繁衍、保持活力的秘密,也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碼。
看點四:
影像風格細膩,“大生態”概念看秦嶺
該片影像風格細膩,充滿情感張力。4K超高清鏡頭拍攝的新生金絲(si) 猴寶寶,被媽媽抱在懷裏,小臉上還帶著濕漉漉的毛發,大眼睛眨巴眨巴,暖萌可愛,讓人一見難忘。
片中還廣泛應用航拍等手段,將秦嶺鮮花遍野的春、濃翠欲滴的夏、色彩斑斕的秋、白雪皚皚的冬盡收眼底,精致的構圖、飽滿的畫質,帶領觀眾(zhong) 一覽大美中國、東(dong) 方神韻,生動展現秦嶺作為(wei) “南北分界線”“生物基因庫”“中華脊梁”的重要生態意義(yi) 。
對金絲(si) 猴的鄰居小夥(huo) 伴——鼯鼠、大鯢(娃娃魚)、大熊貓等,影片也進行了一定刻畫,以國際化的視角,多角度呈現了秦嶺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果,以及中國秉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為(wei) 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所作出的努力。
看點五:
“52分鍾正片+20多條趣味短視頻”融合傳(chuan) 播
除52分鍾的正片之外,創作團隊精心打造的20多條趣味短視頻也在陸續上線。濃縮片中精華,以年輕態的創意表達,進一步拓展知識性、趣味性內(nei) 容,實現融合科普傳(chuan) 播。其中,《雙寶茶話會(hui) 》與(yu) 央視網熊貓頻道聯合創作,通過大熊貓和金絲(si) 猴秦嶺“雙寶”擬人化對話的方式,展現秦嶺生態保護成就。此外還將在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全媒體(ti) 行動,希望激發起廣大受眾(zhong) 熱愛環境、保護動物的興(xing) 趣。
監製/ 田龍 閆東(dong) 主編/ 萬(wan) 山紅 蔡瑛 張德宏
編輯/ 田楚韻 李欣怡(實習(x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