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八省市合奏一曲《大運河》

發布時間:2023-06-25 09:27:00來源: 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北京6月24日電(記者董城)23日晚,在大運河申遺成功9周年之際,來自大運河沿途八省市的民族樂(le) 團的130位演奏家在指揮家譚利華的指揮下,聯袂奏響了民族交響詩《大運河》。

  民族交響詩《大運河》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青年作曲家鄭陽作曲。《大運河》緊扣大運河的功能與(yu) 文化特色,共分為(wei) 序曲和7個(ge) 樂(le) 章,通過運用中國民間音樂(le) 、大眾(zhong) 流行音樂(le) 、先鋒實驗音樂(le) 等多種音樂(le) 元素,表現大運河的曆史文化內(nei) 涵。

  在各個(ge) 樂(le) 章中,《漕運滄桑》著重表現中華運河的曆史變遷,《舟楫通南北》與(yu) 《黃金水道》體(ti) 現運河航運帶來的商貿與(yu) 文化交流融合,《運河明珠》展示大運河沿線城市與(yu) 其所經8省份的民間文化風情。

  運用特色民族樂(le) 器之多是《大運河》的亮點之一。其中,笙協奏曲由北京民族樂(le) 團的青年笙演奏家鄭楊獨奏,重在表現先人開通水利、征服自然的壯舉(ju) ;阮協奏曲由北京民族樂(le) 團青年演奏家李雨涵獨奏,旨在帶領觀眾(zhong) 領略運河沿岸風土人情。演出現場,北京京劇院梅派青衣鄭瀟還為(wei) 《大運河》帶來戲腔元素,令觀眾(zhong) 耳目一新。

  據了解,《大運河》繼承了交響詩套曲的基本寫(xie) 作原則,包括詩意化、單樂(le) 章標題音樂(le) ,同時賦予交響詩一定的內(nei) 在聯係。在《運河明珠》這一樂(le) 章,作曲家采用了類回旋曲,賦予“阮獨奏”部以生活角色——導遊。以運河沿經8省份的地方民歌與(yu) 戲曲為(wei) 主題,交響樂(le) 中的插部成為(wei) 運河船上“導遊”口中的“景觀介紹”,讓樂(le) 曲各部分間產(chan) 生巧妙的關(guan) 聯。

  《光明日報》( 2023年06月25日 08版)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