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做強外貿磁力場 壯大發展朋友圈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 光明日報通訊員 張運
端午瑞陽,暑氣漸熾。雖然仍是小長假,但江蘇無錫港內(nei) 卻車船如織。一批汽車配件即將從(cong) 這裏轉運至上海港,隨即銷往世界各地。今年4月底,上海港內(nei) 陸集裝箱碼頭無錫分中心正式啟用,至此,“滬錫同港”成為(wei) 現實。進口貨物最快1小時送至周邊工廠,水路運輸成本降低至少10%。
門口即港口,車間連世界。上海港內(nei) 陸集裝箱碼頭模式同時延伸至蘇州、海安等地港口,成為(wei) 江蘇省優(you) 化國際物流服務的一個(ge) 縮影。今年以來,麵對全球經濟下行、需求持續萎縮等挑戰,江蘇省多措並舉(ju) 促進外貿保穩提質。不久前,該省印發了《關(guan) 於(yu) 推動外貿穩規模優(you) 結構的若幹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cong) 14個(ge) 方麵提出具體(ti) 舉(ju) 措,以紮實的“組合拳”,不斷做強外貿磁力場,持續壯大發展朋友圈。
拓市場、穩訂單,激發外貿新動能
外貿連接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個(ge) 市場,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作為(wei) 開放和外貿大省,江蘇省進出口規模連續20年居全國第二位,做好穩外貿工作對於(yu) 全省經濟運行率先整體(ti) 好轉意義(yi) 重大。今年1至5月,江蘇外貿出口1.3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5%。在外貿不確定性持續增加的背景下,“開局平穩”實屬不易。這背後,是政府和企業(ye) 肩並肩,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的生動呈現。
企業(ye) 頻頻“出海”,拓市場、穩訂單,政府靠前服務,解難題、樹信心。今年,江蘇大力開展“走進跨國公司總部”活動,全省60多個(ge) 團組赴歐美、日韓、新加坡等重點國別地區開展貿易往來。
“《措施》首條就是支持企業(ye) 出海拓市場。”江蘇省商務廳副廳長周曉陽介紹,2023年,江蘇省啟動“百展萬(wan) 企拓市場行動”,省市聯動累計支持近1500家企業(ye) ,參加120多場境外重點展會(hui) ,最高給予80%的展位費補助。同時,13個(ge) 設區市均製定了市級層麵市場開拓政策,加大對企業(ye) 境外參展的展品運輸、人員商旅等費用的支持,省、市錯位扶持,更好助推企業(ye) 開拓國際市場。
以積極的心態“走出去”,也要以主動的姿態“請進來”。作為(wei) 外貿大省,江蘇和跨國企業(ye) 的合作是一場互惠共贏的“雙向奔赴”。在蘇州,博世集團、可口可樂(le) 接連簽約;在南京,德企菲尼克斯打造智能示範工廠,新增產(chan) 值50億(yi) 元以上;在無錫,日本鬆下、韓國LG等跨國公司高管密集到訪;在徐州,商務部門主動對接,奔赴韓國、日本,碳纖維、電池極耳等項目落地在望。
修內(nei) 功、強韌性,打造產(chan) 業(ye) 新質態
今年1至5月,江蘇太陽能電池、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等“新三樣”出口繼續保持明顯增長,出口依次達448.4億(yi) 元、391.5億(yi) 元、39億(yi) 元,分別增長8%、64.3%、541.6%。
江蘇在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的同時,不斷優(you) 化外貿產(chan) 業(ye) 結構,持續推動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商品和服務貿易發展。《措施》提出,要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支持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外和自貿試驗區外符合條件的企業(ye) 開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符合環保要求的保稅維修業(ye) 務。
堅定不移做強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江蘇全力推進產(chan) 業(ye) 創新集群建設,打造“壓不垮、搬不走、拆不散”的產(chan) 業(ye) 鏈,大力招引具有產(chan) 業(ye) 鏈控製能力的生態主導型企業(ye) 、掌握關(guan) 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機構和人才團隊,強化存量企業(ye) 再招商;加快提升重點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鼓勵支持龍頭企業(ye) 做大做強,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不斷麵向前沿領域加強布局、搶占先機。
作為(wei) 產(chan) 業(ye) 創新的“橋頭堡”,近年來,蘇州工業(ye) 園區統籌質的提升和量的增長,加快推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優(you) 化布局生物醫藥、納米技術、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不斷“調高調綠”產(chan) 業(ye) 結構。
位於(yu) 蘇州工業(ye) 園區的蘇州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是TCL集團在華東(dong) 地區的半導體(ti) 顯示生產(chan) 基地。麵對全球經濟形勢未知的“變”,公司勤練“內(nei) 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沿著高對比、高曲率、高刷新、快響應“三高一快”的技術更新路線,做強自我優(you) 勢。今年前4個(ge) 月,華星光電公司產(chan) 值達26億(yi) 元,進出口業(ye) 務穩中有進、持續上揚。
開放是底色,創新是動能。政策護航助力外貿企業(ye) 跑出了“加速跑”,同時也激蕩著創新的“強磁場”,江蘇外貿的韌性持續顯現。
盤存量、尋增量,構建發展新格局
近年來,江蘇外貿進出口呈現諸多特點,傳(chuan) 統市場貿易穩定增長的同時,新興(xing) 市場同樣開拓有力。1至5月份,江蘇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6006.5億(yi) 元,增長8.9%,對拉丁美洲、中東(dong) 地區和非洲分別進出口1463.6億(yi) 元、935.8億(yi) 元和619.9億(yi) 元,分別增長9.6%、18%和15.5%。
外貿新格局的形成得益於(yu) 政企合力,千方百計盤存量,全力以赴尋增量。近年來,江蘇省多措並舉(ju) 幫助企業(ye) 開拓東(dong) 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新興(xing) 市場,支持企業(ye) 充分利用RCEP政策提升深層次競爭(zheng) 力。《措施》提出,要用足用好RCEP等自貿協定優(you) 惠政策。開展RCEP中小企業(ye) 躍升、國別深耕、產(chan) 業(ye) 強基等專(zhuan) 題培訓,2023年參訓企業(ye) 將超1萬(wan) 家次。
2020年8月,無錫高新區“一帶一路”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園正式啟動。園區積極發展“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帶”新模式,引入運營、資本和平台等機構,麵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跨境電商貿易。目前,園區已入駐31家企業(ye) ,2021年、2022年跨境電商本地進出口交易額分別超1600萬(wan) 美元、2500萬(wan) 美元。
不僅(jin) 如此,針對本地青年創業(ye) 團隊,產(chan) 業(ye) 園還提供電商培訓、供應鏈服務和跨境電商入駐等服務,為(wei) 無錫乃至全國最具潛力的品牌和企業(ye) 出海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
隨著政府與(yu) 企業(ye) 的同向發力,新興(xing) 市場的外貿“活力指數”不斷提升,為(wei) 經濟運行持續向好提供了強勁拉動力。2022年江蘇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49萬(wan) 億(yi) 元、增長13.1%,連續7年保持增長。
政策“快一步”,市場“勝一招”。從(cong) 年初出台“42條”政策率先提出“穩外貿穩外資”的具體(ti) 舉(ju) 措,到出台外貿穩規模優(you) 結構“14條”實招硬招……江蘇省一套“組合拳”靶向精準、提前發力,全力推動外貿穩主體(ti) 、穩份額、穩預期。
如今,江蘇口岸一片忙碌景象,遠航出發的鳴笛聲、貨運往來的引擎聲,交織成一首對外開放的“協奏曲”。
《光明日報》( 2023年06月25日 0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