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橄欖球教練黃華中:多年為大陸“育苗” 促兩岸體育交流
中新社四川瀘州6月27日電 題:台灣橄欖球教練黃華中:多年為(wei) 大陸“育苗” 促兩(liang) 岸體(ti) 育交流
作者 祝歡
傳(chuan) 球練習(xi) 、持球撞擊、鋒線進攻訓練……六月的四川瀘州驕陽似火,在位於(yu) 西南醫科大學的奧體(ti) 中心主體(ti) 育館現場,滿頭白發的台灣橄欖球教練黃華中正帶領橄欖球隊訓練。“跑起來”“多溝通”“不要留在原地”……他中氣十足的聲音在球場回蕩。
今年66歲的黃華中來自台灣新北市,1975年接觸橄欖球後,便和橄欖球結下了不解之緣。1992年,黃華中代表台北巨人橄欖球俱樂(le) 部參加北京“華遠杯”橄欖球邀請賽。“我們(men) 一路打進決(jue) 賽,在決(jue) 賽時對陣日本的球隊,當時大雨滂沱,大陸的球員和觀眾(zhong) 都留在場內(nei) 為(wei) 我們(men) 加油,我們(men) 贏得了冠軍(jun) ,給我們(men) 中國人爭(zheng) 了一口氣。”談起這場比賽,黃華中記憶深刻。
多次與(yu) 大陸的“親(qin) 密接觸”,讓黃華中萌生了在此工作的想法。“我希望將橄欖球的球技和文化推廣給大陸的業(ye) 者。”在黃華中看來,大陸年輕人身體(ti) 條件優(you) 秀,但是技戰術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間。
2012年,黃華中開始了自己的“大陸橄欖球之旅”,先後在安徽、福建、北京、遼寧、四川等地執教。
“橄欖球運動對兩(liang) 岸交流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黃華中介紹,橄欖球有一個(ge) 傳(chuan) 統是在比賽結束術語“No side”響起後,場上選手變成朋友,大家不分彼此,“我相信橄欖球運動會(hui) 讓兩(liang) 岸人民之間的交往更加熱絡、熱烈”。
“越來越多的人打橄欖球,越來越多的省市開始注重橄欖球這項運動的發展。”在黃華中看來,十多年來大陸橄欖球運動氛圍變化很大。長期執教、組織兩(liang) 岸賽事,黃華中用實際行動促進兩(liang) 岸橄欖球運動交流。
深處內(nei) 陸的西南醫科大學五年前便成立了橄欖球隊,這讓黃華中欣喜不已。2022年3月,他來此執教。“在台灣,很多醫學生都打橄欖球,我就覺得很親(qin) 切。”黃華中說,這也是自己首次執教非專(zhuan) 業(ye) 隊伍,他希望把橄欖球運動傳(chuan) 統和精神帶給更多學生。
來瀘州一年多,黃華中幾乎將所有時間都花在了訓練上,甚至很少出去了解這座“陌生的城市”。他認為(wei)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對兩(liang) 岸交流最大的貢獻。
“我來到這裏就隻做一件事情,就是教他們(men) 打橄欖球,提升技戰術,把橄欖球的精神傳(chuan) 遞下去。”黃華中表示,目前正在進行常規訓練和積極備賽,希望在接下來的比賽中,西南醫科大學橄欖球隊能贏得冠軍(jun)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