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聯:2022年發放政府消費券帶動交易規模近500億元
7月5日,中國銀聯發布《中國銀行卡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2023)》。該報告是解讀國內(nei) 銀行卡產(chan) 業(ye) 現狀與(yu) 發展趨勢的權威報告,自2003年首次發布以來已連續出版21載,從(cong) 境內(nei) 外銀行卡支付市場、產(chan) 品與(yu) 技術創新等多個(ge) 視角,持續跟蹤分析產(chan) 業(ye) 形勢,為(wei) 政府和產(chan) 業(ye) 各方提供決(jue) 策參考。
此次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2022年國內(nei) 銀行卡產(chan) 業(ye) 各方持續推進開放合作和數字化創新,進一步滿足用戶多層次、全方位需求,助力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發展,在服務實體(ti) 經濟、防控金融風險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展望2023年,隨著擴大內(nei) 需戰略實施、國內(nei) 經濟增長動力提升,銀行卡產(chan) 業(ye) 將在監管規範下,通過技術進步和開放合作持續推進產(chan) 品與(yu) 服務創新升級,實現商業(ye) 價(jia) 值和社會(hui) 價(jia) 值的共同進步。
銀行卡支付產(chan) 業(ye) 在數字化建設中持續助力實體(ti) 經濟發展
2022年,銀聯線下受理網絡已覆蓋全球181個(ge) 國家和地區,境外商戶數達3800萬(wan) 家;線上支付服務拓展至境外2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2200萬(wan) 線上商戶。銀聯依托雲(yun) 閃付APP,全年為(wei) 285個(ge) 省、市、區縣市發放政府消費券,帶動交易規模近500億(yi) 元,直接參與(yu) 領取用戶數突破4100萬(wan) 。
技術賦能金融 驅動銀行卡產(chan) 業(ye) 不斷創新
2022年,在市場需求和技術演進的共同驅動下,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雲(yun) 計算等技術與(yu) 行業(ye) 應用深度融合,促進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持續優(you) 化升級。產(chan) 業(ye) 各方不斷強化數字能力,積極布局各類前沿技術,從(cong) 而提升經營效率、改善用戶體(ti) 驗,同時保障金融業(ye) 務安全合規。
產(chan) 業(ye) 各方開放合作持續提升服務能力
2022年,為(wei) 了遵循監管要求以及向客戶提供更高效優(you) 質的服務,產(chan) 業(ye) 各方持續圍繞數字技術深化合作,推動開放銀行、嵌入式金融、數據交易等開放生態穩步發展,支付產(chan) 業(ye) 互聯互通工作穩步推進,產(chan) 業(ye) 分工進一步明確。
國內(nei) 產(chan) 業(ye) 方通過多種途徑尋求國際化發展突破
2022年,國內(nei) 支付產(chan) 業(ye) 機構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針對線上、跨境等場景推出相關(guan) 產(chan) 品和服務,以完善業(ye) 務布局並提升境外影響力。同時,以中國銀聯為(wei) 代表的境內(nei) 產(chan) 業(ye) 方積極向國際市場輸出境內(nei) 移動支付的技術和市場經驗,部分國內(nei) 支付機構還通過資本合作加速國際化發展。
監管持續推動支付產(chan) 業(ye) 健康有序發展
2022年,國內(nei) 支付清算頂層設計持續宏觀審慎監管思路,強化各領域風險防控,促進支付及相關(guan) 金融業(ye) 務有序發展。平台經濟進入常態化監管新階段,平台金融業(ye) 務整改和反壟斷不斷深入。數據安全管理細化,數據治理改革在政策指導下持續推進。
(總台記者 王殿甲 王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