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印發《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核心知識十條》
央廣網北京7月25日消息 當代少年兒(er) 童是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生力軍(jun) 。當前,我國兒(er) 童青少年近視呈早發、高發態勢,已經成為(wei) 影響兒(er) 童健康和全麵發展的突出問題。近視可防可控不可逆,要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幹預。
為(wei) 貫徹落實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8部門《綜合防控兒(er) 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倡導和推動家庭及全社會(hui) 重視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幹預,國家衛健委組織編寫(xie) 了《防控兒(er) 童青少年近視核心知識十條》。
一、預防近視從(cong) 小從(cong) 早做起
兒(er) 童眼球和視力是逐步發育成熟的。新生兒(er) 的眼球較小,眼軸較短,此時雙眼處於(yu) 遠視狀態,這是生理性遠視,稱之為(wei) “遠視儲(chu) 備量”。隨著兒(er) 童生長發育,眼球逐漸長大,眼軸逐漸變長,遠視度數逐漸降低而趨於(yu) 正視。遠視儲(chu) 備量不足指裸眼視力正常,散瞳驗光後屈光狀態雖未達到近視標準但遠視度數低於(yu) 相應年齡段生理值範圍。遠視儲(chu) 備量不足容易發展為(wei) 近視。兒(er) 童在1~3歲幼兒(er) 期、4~6歲學齡前期、7歲之後學齡期應當定期接受屈光篩查,監測遠視儲(chu) 備量。家長要從(cong) 孩子出生就樹立近視防控意識,給孩子一個(ge) 健康視覺環境,幫助孩子養(yang) 成良好用眼習(xi) 慣。
二、每天日間戶外活動不少於(yu) 2小時
戶外活動接觸陽光,能增加眼內(nei) 多巴胺等活性物質釋放,促進眼球正常發育並抑製眼軸變長,是防控近視有效、經濟的方法。戶外活動時間與(yu) 屈光度數、眼軸長度等近視指標顯著相關(guan) ,兒(er) 童青少年應堅持每天日間戶外活動不少於(yu) 2小時,或者每周累計達到14小時。戶外活動要避開午後高溫強曬時段。即使陰天,戶外活動也對近視有防護效果。
三、養(yang) 成良好用眼習(xi) 慣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是誘導近視形成的關(guan) 鍵因素,兒(er) 童青少年要養(yang) 成良好用眼習(xi) 慣。一是讀寫(xie) 做到“三個(ge) 一”,即“一尺一拳一寸”,眼離書(shu) 本一尺,胸距書(shu) 桌一拳,手離筆尖一寸,不可平躺、側(ce) 躺或趴在床上看書(shu) ,不可邊走邊看書(shu) ,或者在移動的車廂內(nei) 看書(shu) 。二是堅持“20—20—20”原則,即近距離用眼20分鍾,向20英尺外(約6米)遠眺20秒以上。三是保持光線適度,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線進行照明,同時要避免陽光直射;晚上除開啟台燈照明外,室內(nei) 還應使用適當的背景光源。
四、分齡管控視屏時間
長時間近距離使用電子視屏類產(chan) 品,易消耗兒(er) 童遠視儲(chu) 備量,是兒(er) 童青少年近視早發、高發的重要原因。0~3歲嬰幼兒(er) 不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視屏類電子產(chan) 品;3~6歲幼兒(er) 盡量避免其接觸和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視屏類電子產(chan) 品;中小學生非學習(xi) 目的使用電子屏幕單次時長不宜超過15分鍾,每天累計時長不宜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屏幕學習(xi) 時,屏幕中心位置應在眼睛視線下方10厘米左右,距離為(wei) 電子屏幕對角線長度的4-6倍,觀看30-40分鍾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鍾。
五、每天堅持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中醫理論指導下的一種眼周圍穴位按摩,可以刺激神經,放鬆眼部肌肉,促進眼部血液循環,緩解眼疲勞。在持續用眼後認真規範做眼保健操,可以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減少調節滯後,改善視疲勞症狀,有助於(yu) 防控近視。做操時應注意清潔雙手,找準穴位,力度到位,以略有酸脹感為(wei) 宜。
六、均衡營養(yang) 充足睡眠
0~17歲是眼球和視覺功能發育的重要階段,需要攝入均衡的營養(yang) ,家長要引導兒(er) 童青少年多攝入魚類、蛋類、乳類、豆製品等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做到飲食多樣化。正常晝夜節律和充足睡眠對兒(er) 童青少年的眼睛發育至關(guan) 重要,幼兒(er) 、小學生每天睡眠應不低於(yu) 10小時,初中生睡眠應不低於(yu) 9小時,高中生睡眠應不低於(yu) 8小時。家長應給孩子營造良好睡眠環境,引導孩子按時休息、按時起床、規律作息,培養(yang) 良好的睡眠習(xi) 慣。
七、遵醫散瞳診斷近視
家長觀察到孩子有視物湊近、眯眼等異常情況或篩查發現視力變差,應及時到醫療機構進行眼科檢查。散瞳驗光是使用睫狀肌麻痹劑放鬆眼部調節作用後進行醫學驗光,為(wei) 診斷近視的“金標準”。散瞳藥物對健康的眼睛不會(hui) 產(chan) 生損傷(shang) ,用藥後可短期出現畏光、視近不清症狀,停藥後可恢複至正常狀態。家長應對散瞳驗光有正確的認知,遵醫囑進行檢查,明確診斷。
八、確診近視及時幹預
一旦確診近視應及時科學幹預,通過配戴眼鏡等進行矯正。配戴合適的眼鏡可以有效矯正視物不清,延緩近視進展。對於(yu) 戴鏡視力正常者,學齡前兒(er) 童及小學生每3-6個(ge) 月,初高中學生每6-12個(ge) 月進行複查,根據具體(ti) 情況決(jue) 定是否更換眼鏡。耳穴壓丸等中醫適宜技術經循證醫學證實可控製近視進展,學生及家長在專(zhuan) 業(ye) 醫師指導下規範應用。
九、重視高度近視及相關(guan) 並發症
近視600度以上為(wei) 高度近視。高度近視人群中,白內(nei) 障、開角型青光眼、近視性黃斑病變、視網膜脫離、近視性視神經病變等致盲性眼病發病率明顯高於(yu) 其他人群。應采用及時、適宜的防控幹預手段,推遲近視發病年齡,控製近視進展速度,減少高度近視相關(guan) 並發症引起的不可逆性視功能損害。
十、多方合力共築“防護牆”
防控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需要政府、學校、家庭、兒(er) 童和醫療衛生機構等各方麵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hui) 共同行動,營造愛眼護眼的視覺友好環境,合力共築近視“防護牆”,共同嗬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men) 擁有一個(ge) 光明的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