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擴大開放的中國充滿機遇(和音)
中國以更加積極有為(wei) 的行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有利於(yu) 中國,也有利於(yu) 世界
中國國務院近日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優(you) 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推動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國際輿論對此反應積極,認為(wei) 推出的24條政策措施“兼顧宏觀與(yu) 微觀”“在細節上為(wei) 外商在華經商生活提供便利”“有助於(yu) 提振經濟”。這些充分說明,盡管全球保護主義(yi) 抬頭、個(ge) 別國家強推“脫鉤斷鏈”,但各方依然渴望推進開放合作、期待共享中國機遇,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中國具有強大吸引力。
“我們(men) 依然認為(wei) ,中國帶來的機遇不可忽視。”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公司網站近日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的比重超過18%,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階層,足以吸引跨國企業(ye) 的注意力。這篇文章道出了在全球經濟複蘇動力不足、跨國投資普遍低迷的情況下,外資機構加碼投資中國的重要原因。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吸收外資保持基本穩定,實際使用外資7036.5億(yi) 元人民幣;新設外資企業(ye) 2.4萬(wan) 家,同比增長35.7%;引資質量持續提升,高技術產(chan) 業(ye) 引資增長7.9%,高技術製造業(ye) 引資增長達到28.8%。跨國公司普遍表示,中國市場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蘊含巨大的機遇,將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中國機遇源自穩步推動製度型開放,不斷優(you) 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今年以來,中國多部門持續加大服務保障力度,加強與(yu) 外資企業(ye) 、商協會(hui) 常態化溝通交流,及時協調解決(jue) 企業(ye) 經營、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問題,為(wei) 外商來華從(cong) 事貿易投資提供更大程度的便利。1月,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目錄正式施行,新增條目239條,達曆年新高,鼓勵外商投資的行業(ye) 、領域進一步擴大;6月,海關(guan) 總署推出16條優(you) 化營商環境新舉(ju) 措,進一步提振外商投資和發展信心。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步履鏗鏘,在深化對外經濟交往、實現合作共贏的過程中,將政策機遇、開放機遇轉化為(wei) 發展機遇,不斷匯聚起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中國機遇源自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不斷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今年是中國自貿試驗區建設10周年,從(cong) 上海自貿試驗區一枝獨秀到21個(ge) 自貿試驗區形成“雁陣”,自貿試驗區已成為(wei) 中國深層次改革的開路先鋒。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自由貿易賬戶等便利措施在自貿試驗區實踐、探索、成熟,再推廣到全國。自貿試驗區已累計向全國複製推廣278項製度創新成果。《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全麵生效,促進了成員國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開放合作。中國與(yu) 新加坡自貿協定升級後續談判實質性完成,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3.0版第三輪談判舉(ju) 行,中國與(yu) 洪都拉斯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啟動,中國與(yu) 尼加拉瓜自貿協定談判實質性完成……隨著中國自貿區“朋友圈”越來越大,中國進一步開放的紅利將惠及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
中國機遇源自提供優(you) 質開放合作平台,為(wei) 中外企業(ye) 拓展市場搭建橋梁。今年以來,中國展會(hui) 經濟持續火熱:在消博會(hui) ,65個(ge) 國家和地區的超3300個(ge) 品牌參展;在廣交會(hui) ,現場出口成交216.9億(yi) 美元;在中非經貿博覽會(hui) ,企業(ye) 對接項目數量達曆屆之最;即將舉(ju) 行的服貿會(hui) ,75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將以國家政府或總部名義(yi) 線下設展辦會(hui) ,1800多家企業(ye) 線下線上參展;第六屆進博會(hui) ,已有280多家500強和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報名參加……中國向世界敞開懷抱,吸引各方與(yu) 中國共享機遇、共謀發展。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成為(wei) 世界上首個(ge) 月度出口貨物價(jia) 值突破3000億(yi) 美元的國家。分析認為(wei) ,在近期發達經濟體(ti) 需求趨緩的形勢下,中國外貿規模保持穩中向好勢頭、結構持續優(you) 化,展現強大韌性。
世界經濟開放則興(xing) 、封閉則衰,唯有開放才能進步。世界越是麵臨(lin) 保護主義(yi) 帶來的風險,越需要不斷擴大開放的意願和能力。中國以更加積極有為(wei) 的行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有利於(yu) 中國,也有利於(yu) 世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