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全球首例茶文化遺產,憑什麽是雲南景邁山?

發布時間:2023-09-22 09:07: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9月21日消息(記者鶴佳)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近日,中國“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項目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5屆世界遺產(chan) 委員會(hui) 會(hui) 議上通過審議,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這是中國第57項世界遺產(chan) ,填補了世界三大非酒精飲品——茶、咖啡、可可中沒有“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chan) 的空白。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位於(yu) 雲(yun) 南省普洱市瀾滄縣,包括5片古茶林、9個(ge) 古村寨、3片分隔防護林。世居民族創造性地采用適應自然、適度利用的“林下茶”種植方式,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諧”的茶文化景觀。

  茶樹在喬(qiao) 木下生長,不會(hui) 缺乏陽光嗎?“林下茶”有哪些獨特的口感?古茶樹,樹齡多大算“古”?有哪些獨特價(jia) 值?

  

  秀美景邁山,一葉傳(chuan) 千年

  雲(yun) 南省古茶樹資源保護與(yu) 利用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西南林業(ye) 大學教授藍增全介紹,景邁山位於(yu) 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鄉(xiang) 境內(nei) ,四周環繞著瀾滄江水係的南臘河和南門河。這裏群山環抱,山高林密,景色秀美,山間雲(yun) 霧繚繞,山下雲(yun) 海茫茫。

  走進森林,可以看到茶樹密布林間。在茶林掩映的群山之間,不同民族建築風格的傳(chuan) 統村落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青山綠水和茶山雲(yun) 海交相呼應。居住在景邁山的人們(men) 將生活繪成畫卷,形成一幅生態、綠色的景觀。

  在中華民族的曆史中,茶最初是因為(wei) 藥用功能被發現利用的。《神農(nong) 本草經》一書(shu) 稱,“神農(nong) 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這個(ge) “荼”指的就是現在的“茶”。後來茶助消化、提神明目等作用,也逐步地被人們(men) 所認知。

  在景邁布朗族當中,也有很多關(guan) 於(yu) 茶的曆史故事。相傳(chuan) 布朗族祖先帕岩冷種植茶,臨(lin) 終前給後代留下遺訓:“留下金銀財寶終有用完之時,留下牛馬牲畜也終有死亡之時,唯有留下這茶園和茶樹給你們(men) ,方可讓子孫後代有吃有穿。”經過千年不斷的種茶摘茶,景邁山的茶樹經過人工馴化,形成了特別適合栽培的茶樹。

  林茶共生,人地和諧

  與(yu) 人們(men) 印象中不同的是,景邁山的茶樹采用的是“林下茶”種植方式。藍增全介紹,茶樹是亞(ya) 熱帶常綠闊葉林中的固有樹種,在“喬(qiao) 木層—灌木層—草本層”的森林結構中,茶樹喜歡生長在森林裏的中下層,偏好散射光內(nei) 地以中小葉種為(wei) 主的灌木型茶樹為(wei) 主,這些茶樹通過人工栽培馴化,適合集約化經營,而原生地的茶樹主要是喬(qiao) 木型的茶樹。

  良好的生態環境為(wei) 景邁山的茶帶來了獨特品質,茶味清香,溫婉而細膩。這主要得益於(yu) 當地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造就了一個(ge) 自我平衡的森林生態係統。景邁山高山上的茂密原始森林有效涵養(yang) 了水源,古茶林有限度地開墾種植在山間,外圍有森林作為(wei) 防護林,既防止冬季低溫凍害,也杜絕病蟲害的傳(chuan) 播。

  這種有限開墾的模式使得古茶林得以保持森林結構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樣性,森林的物質和能量得以實現動態的平衡。同時,茶農(nong) 采摘茶樹也有限度,充分實現了茶樹能量養(yang) 分的供給,保障了茶樹的健康生長。

  古茶樹,多大才算“古”?

  據雲(yun) 南省林草局調查,雲(yun) 南有古茶樹91萬(wan) 畝(mu) 、約5400萬(wan) 株,約占全國的97%。藍增全介紹,所謂古茶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栽培型和野生型茶樹。但在統計數據中,由於(yu) 野生茶樹被列入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為(wei) 了便於(yu) 管理也將之納入到了古茶樹當中,因此5000多萬(wan) 株實際上包含了一些100年以下的野生茶樹。2019~2020年,雲(yun) 南省為(wei) 進一步弄清楚100年以上古茶樹的資源,進行了一次全省的補充調查,最後發布的古茶樹麵積為(wei) 67.66萬(wan) 畝(mu) ,2062.68萬(wan) 株。

  古茶樹作為(wei) 稀缺資源,具有獨特的價(jia) 值:一是資源價(jia) 值。茶樹資源是茶樹種子資源的主體(ti) ,支撐著中國乃至世界茶產(chan) 業(ye) 的種子保障。二是文化價(jia) 值。雲(yun) 南豐(feng) 富的野生茶樹資源,是中國作為(wei) 世界茶樹原產(chan) 地的證據;古茶樹資源中人工栽培的古茶樹,是中國發現並利用茶的證據。三是生態價(jia) 值。雲(yun) 南的古茶園是在森林中種植茶樹,形成了穩定平衡的生態係統。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