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新能源汽車產量將超30萬輛
近日,北京市經信局發布《北京市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年—2025年)》。按照計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京產(chan) 量將超30萬(wan) 輛,自主品牌形成新支撐,進一步提升競爭(zheng) 能力。
目前,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已經成為(wei) 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戰略方向。在汽車產(chan) 業(ye) 智能化、網聯化升級的進程中,掌握核心技術,占領未來科技製高點,既是汽車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也是汽車產(chan) 業(ye) 帶動經濟持續增長的新機遇。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cong) 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市經信局副局長王磊介紹,北京作為(wei) 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的主要區域和重要的汽車生產(chan) 基地,確立了三個(ge) 方麵的發展目標。
在技術創新突破方麵,本市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水平將明顯提高,實現滿足功能安全要求的自動駕駛操作係統開發並量產(chan) 示範;車載網絡芯片、車用操作係統等關(guan) 鍵產(chan) 品的性能進一步提升,力爭(zheng) 實現與(yu) 國際先進水平並跑。
協同聯動支撐產(chan) 業(ye) 鏈安全穩定方麵,新能源、智能網聯、新零部件體(ti) 係將加速構建,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性持續提升,形成技術、產(chan) 品、服務和應用示範的協同發展格局。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供給保障能力將顯著提升。
產(chan) 業(ye) 結構加速優(you) 化方麵,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貢獻顯著提升,在京產(chan) 量超30萬(wan) 輛,自主品牌形成新支撐,產(chan) 品的市場認可度和占有率穩步提升。
為(wei) 打造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競爭(zheng) 力,方案提出將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完善京津冀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生態;打造智能網聯示範高地,持續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建設,推動京津冀智能網聯汽車分工協作;推進多主體(ti) 開放合作,深入推進造車新勢力與(yu) 傳(chuan) 統整車企業(ye) 戰略合作;主動優(you) 化調整產(chan) 能結構,優(you) 先保障新能源汽車發展需求。
本市也將實施自動駕駛創新引領工程,推動自主可控車載操作係統、輔助駕駛及高級別自動駕駛解決(jue) 方案開發應用,促進新一代智能座艙創新研發,加快高精度動態地圖與(yu) 定位技術創新應用。同時,推動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3.0建設,開展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範。
相關(guan) 新聞
發布60餘(yu) 項重要成果
2023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hui) 閉幕
昨天(24日),2023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hui) 展覽會(hui) 在北京圓滿閉幕。本屆大會(hui) 舉(ju) 辦係列活動30餘(yu) 場次,分享精彩報告150餘(yu) 篇,發布60餘(yu) 項重要成果,持續凸顯出共享全球智慧、打造中國方案、傳(chuan) 播北京經驗的創新特色。
大會(hui) 同期舉(ju) 辦中國國際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hui) 、2023全國智能駕駛測試賽(京津冀賽區)、“真無人”自動駕駛安全接駁演示體(ti) 驗活動、潮FUN汽車消費節、“天竺車談”直播訪談等配套活動。展會(hui) 設立八大展區,展覽總麵積4萬(wan) 餘(yu) 平米,參展企業(ye) 223家,展示車輛達162款,集中展示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先進產(chan) 品、創新技術及典型應用場景和商業(ye) 化進程。
閉幕式上,舉(ju) 行了2023全國智能駕駛測試賽(京津冀賽區)頒獎儀(yi) 式,共有17支隊伍獲獎並進入了決(jue) 賽。據悉,華中賽區將於(yu) 10月27日至29日在武漢舉(ju) 辦,總決(jue) 賽將在年底舉(ju) 辦。
本屆大會(hui) 亮點紛呈,全球政商學界百餘(yu) 位行業(ye) 專(zhuan) 家發表見解,為(wei) 大眾(zhong) 呈現了一場展示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進展、發展趨勢與(yu) 美好前景的盛會(hui) 。大會(hui) 匯集全球智慧,邀請了來自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10餘(yu) 個(ge) 國家和地區的百餘(yu) 名國際組織、行業(ye) 機構和企業(ye) 代表參會(hui) 。
大會(hui) 共發布60餘(yu) 項重要成果,全球車企及行業(ye) 組織代表等共同發布《推進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商業(ye) 化應用(北京)共識》,現場發布《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商業(ye) 化應用發展報告》《北京市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年—2025年)》等10餘(yu) 項重磅成果。
近日,北京市經信局發布《北京市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年—2025年)》。按照計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京產(chan) 量將超30萬(wan) 輛,自主品牌形成新支撐,進一步提升競爭(zheng) 能力。
目前,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已經成為(wei) 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戰略方向。在汽車產(chan) 業(ye) 智能化、網聯化升級的進程中,掌握核心技術,占領未來科技製高點,既是汽車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也是汽車產(chan) 業(ye) 帶動經濟持續增長的新機遇。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cong) 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市經信局副局長王磊介紹,北京作為(wei) 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的主要區域和重要的汽車生產(chan) 基地,確立了三個(ge) 方麵的發展目標。
在技術創新突破方麵,本市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水平將明顯提高,實現滿足功能安全要求的自動駕駛操作係統開發並量產(chan) 示範;車載網絡芯片、車用操作係統等關(guan) 鍵產(chan) 品的性能進一步提升,力爭(zheng) 實現與(yu) 國際先進水平並跑。
協同聯動支撐產(chan) 業(ye) 鏈安全穩定方麵,新能源、智能網聯、新零部件體(ti) 係將加速構建,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性持續提升,形成技術、產(chan) 品、服務和應用示範的協同發展格局。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供給保障能力將顯著提升。
產(chan) 業(ye) 結構加速優(you) 化方麵,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貢獻顯著提升,在京產(chan) 量超30萬(wan) 輛,自主品牌形成新支撐,產(chan) 品的市場認可度和占有率穩步提升。
為(wei) 打造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競爭(zheng) 力,方案提出將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完善京津冀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生態;打造智能網聯示範高地,持續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建設,推動京津冀智能網聯汽車分工協作;推進多主體(ti) 開放合作,深入推進造車新勢力與(yu) 傳(chuan) 統整車企業(ye) 戰略合作;主動優(you) 化調整產(chan) 能結構,優(you) 先保障新能源汽車發展需求。
本市也將實施自動駕駛創新引領工程,推動自主可控車載操作係統、輔助駕駛及高級別自動駕駛解決(jue) 方案開發應用,促進新一代智能座艙創新研發,加快高精度動態地圖與(yu) 定位技術創新應用。同時,推動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3.0建設,開展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範。
相關(guan) 新聞
發布60餘(yu) 項重要成果
2023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hui) 閉幕
昨天(24日),2023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hui) 展覽會(hui) 在北京圓滿閉幕。本屆大會(hui) 舉(ju) 辦係列活動30餘(yu) 場次,分享精彩報告150餘(yu) 篇,發布60餘(yu) 項重要成果,持續凸顯出共享全球智慧、打造中國方案、傳(chuan) 播北京經驗的創新特色。
大會(hui) 同期舉(ju) 辦中國國際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hui) 、2023全國智能駕駛測試賽(京津冀賽區)、“真無人”自動駕駛安全接駁演示體(ti) 驗活動、潮FUN汽車消費節、“天竺車談”直播訪談等配套活動。展會(hui) 設立八大展區,展覽總麵積4萬(wan) 餘(yu) 平米,參展企業(ye) 223家,展示車輛達162款,集中展示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先進產(chan) 品、創新技術及典型應用場景和商業(ye) 化進程。
閉幕式上,舉(ju) 行了2023全國智能駕駛測試賽(京津冀賽區)頒獎儀(yi) 式,共有17支隊伍獲獎並進入了決(jue) 賽。據悉,華中賽區將於(yu) 10月27日至29日在武漢舉(ju) 辦,總決(jue) 賽將在年底舉(ju) 辦。
本屆大會(hui) 亮點紛呈,全球政商學界百餘(yu) 位行業(ye) 專(zhuan) 家發表見解,為(wei) 大眾(zhong) 呈現了一場展示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進展、發展趨勢與(yu) 美好前景的盛會(hui) 。大會(hui) 匯集全球智慧,邀請了來自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10餘(yu) 個(ge) 國家和地區的百餘(yu) 名國際組織、行業(ye) 機構和企業(ye) 代表參會(hui) 。
大會(hui) 共發布60餘(yu) 項重要成果,全球車企及行業(ye) 組織代表等共同發布《推進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商業(ye) 化應用(北京)共識》,現場發布《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商業(ye) 化應用發展報告》《北京市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年—2025年)》等10餘(yu) 項重磅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