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餘位大咖齊聚北京朝陽共論教育未來
原標題:中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北京論壇舉(ju) 辦,聚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築牢人才強國之基”
40餘(yu) 位大咖齊聚朝陽共論教育未來
9月23日,中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北京論壇在朝陽區舉(ju) 辦,此次論壇聚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築牢人才強國之基”主題,采用“1個(ge) 主論壇+5個(ge) 分論壇”形式進行。其間,40餘(yu) 位教育部、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及全國基礎教育領域知名專(zhuan) 家出席會(hui) 議並分享學術報告和教育智慧。
基礎教育
提升教育環境 公辦中小學優(you) 質資源全覆蓋
北京第一實驗學校校長、中國教育學會(hui) 副會(hui) 長李希貴在《麵向個(ge) 體(ti) 的高質量之路》報告中指出,校園的形態應該改變,比如從(cong) 傳(chuan) 統教室+走廊的設計走向學習(xi) 社區;從(cong) 學校規定所有的作息時間到給學生更多的自主規劃時間。
北京中學校長夏青峰在《讓學生創造性成長》報告中指出,學校授人以魚或授人以漁都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為(wei) 學生營造有風有浪、寬廣遼闊的“漁場”,讓學生們(men) 親(qin) 自下水“捕魚”,學校應該保護、發現、激活孩子的創造性潛能。
論壇還分別圍繞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與(yu) 創新實踐、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與(yu) 普惠創新、義(yi) 務教育高質量發展與(yu) 優(you) 質均衡、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與(yu) 特色多樣化辦學、學段貫通與(yu)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yang) 5個(ge) 主題設置分論壇。
本次論壇不僅(jin) 為(wei) 深入探討我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戰、新路徑集聚了學術力量,同時,也成為(wei) 向全國輸出北京市朝陽區教育特色的平台,展示了朝陽區在探索“讓每一個(ge) 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優(you) 質教育”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實踐應用與(yu) 推廣價(jia) 值的研究成果,提升了朝陽教育在北京市乃至全國的影響力。
作為(wei) 首都麵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區,近年來,朝陽區積極構建覆蓋全齡段的開放、多元、優(you) 質的教育環境。現共有各級各類中小學、幼兒(er) 園567所、873址,在校(在園)學生達34.24萬(wan) 人,基礎教育體(ti) 量約占全市1/6。區內(nei) 國際學校35所,占全市近40%,國際學校、學生及外籍教師數量均位居全市之首。3所職業(ye) 高中均為(wei) 國家中等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2023年,新成立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教育集團、首都師大附中朝陽學校;北京中學教育集團再擴容,新增6所成員校;與(yu)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深化合作探索建設傳(chuan) 媒特色高中,並納入北京中學集團管理。目前,朝陽區已建成20個(ge) 教育集團,實現公辦中小學優(you) 質教育資源100%全覆蓋。
強師興(xing) 教
開展“雙名工程” 學生五育並舉(ju) 齊發展
中國教育學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呂玉剛在《加快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ti) 係》報告中指出,構建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教師發展體(ti) 係,重點建設好教師隊伍“第一資源”。要認真把握教師隊伍建設要求,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認真落實“四有”好老師要求,全麵提高教師隊伍能力素質。
在“雙減”大背景下,朝陽區積極深入推進新時期基礎教育供給側(ce) 改革,持續開展幹部教師交流輪崗活動。聚焦學生、教師和學校三方需求,實現全要素流動,有效促進了全區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並入選首批“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先行創建區”,走出了強師興(xing) 教朝陽特色。
朝陽區致力於(yu) 培育新時代“大先生”,為(wei) 培養(yang) 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持續19年深入開展名師、名校長“雙名工程”,教育人才矩陣不斷擴容。目前,朝陽區擁有特級教師261人,正高級教師192人,市級骨幹教師481人,各級各類骨幹教師占全區專(zhuan) 任教師比例近六成,高層次教育人才總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朝陽區深化教育內(nei) 涵發展,多措並舉(ju) 促進了學生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學生在各類體(ti) 育、藝術、科技活動中獲獎數量和比例均位居全市前列,體(ti) 質健康合格率和優(you) 秀率始終保持中心城區第一的位置,提前實現了“十四五”教育規劃2025年指標。
優(you) 化供給
實施八大行動 打造高品質“宜學”朝陽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鍾秉林在《協力培養(yang) 拔尖創新人才》報告中提到,要化解優(you) 質教育資源短缺的主要矛盾,根本途徑就是要拓展優(you) 質教育資源供給,辦好每所學校。
當前,朝陽區著力為(wei) 人民建一座宜居、宜業(ye) 、宜商、宜學、宜遊的新朝陽,在“五宜朝陽”建設的大背景下,朝陽教育將實施“宜學朝陽”八大行動,通過“優(you) 質資源倍增行動”、“立德樹人鑄魂行動”、“創新人才培養(yang) 行動”、“國際教育提質行動”、“人才強教提升行動”等,圍繞朝陽區“南部崛起、東(dong) 部跨越、北部提升”戰略部署,高起點建設一批優(you) 質學校。
在朝陽區南部新建北京市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北京科學高中,並在朝陽港引進人大附中辦學。在東(dong) 部新建北京中學東(dong) 壩北校區,在北部新建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孫河校區等多所學校,未來新建的7所學校可新增義(yi) 務教育學位10800個(ge) ,增加高中學位10530個(ge) ,實現建設一校、帶動一批、輻射一片,充分發揮優(you) 質教育資源示範帶動作用,滿足百姓對高質量教育資源的需求,同時還將加強國際教育統籌規劃,探索開設公辦學校外籍人員子女教育,滿足國際人才子女就學需求。到2025年,形成具有朝陽特色的高質量現代化教育體(ti) 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朝陽實踐。
北京市朝陽區教育委員會(hui) 主任肖汶介紹,近幾年,朝陽區以集團化辦學,優(you) 化資源供給,促進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以深化“雙名工程”,提升教師施教能力,促進教育內(nei) 涵發展;以深化課程教學改革,豐(feng) 富課程資源供給,落實減負提質,促進學生全麵成長和個(ge) 性化發展。下一步,朝陽區將圍繞“宜學”朝陽建設,在優(you) 化資源供給、施教能力水平提升、課程資源建設、教育科研提升上下功夫,讓朝陽的每一個(ge) 孩子都能在家門口享受到高質量教育。
專(zhuan) 家學者談朝陽教育
朱之文
中國教育學會(hui) 會(hui) 長
朝陽區教育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優(you) 質教育資源不斷擴大,教師整體(ti) 素質明顯提升,家門口好學校更多了。
呂玉剛
中國教育學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
朝陽區體(ti) 現了我國基礎教育的鮮明特征,是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縮影。朝陽區多年來在提升整體(ti) 辦學水平、縮小“四個(ge) 差距”、推動優(you) 質均衡發展等方麵取得豐(feng) 碩成果。
朱旭東(dong)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部長、教授
要使“宜學”朝陽成為(wei) 百姓對於(yu) 教育的向往之地,進而推動區域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馬嘉賓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
朝陽區既是教育大區,又是教育強區,為(wei) 全國基礎教育發展提供了集團化辦學、教科研提質等方麵的典型做法。朝陽區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比例,一等獎占到了北京市的52%,成績非凡。
王攀
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hui) 委員、市教育委員會(hui) 副主任
要用新載體(ti) ,用資源要素的流動,去推進教育的優(you) 質均衡。朝陽區作為(wei) 北京市的教育大區,在落實“雙減”工作中努力走在前列、貢獻了朝陽經驗。
原標題:中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北京論壇舉(ju) 辦,聚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築牢人才強國之基”
40餘(yu) 位大咖齊聚朝陽共論教育未來
9月23日,中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北京論壇在朝陽區舉(ju) 辦,此次論壇聚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築牢人才強國之基”主題,采用“1個(ge) 主論壇+5個(ge) 分論壇”形式進行。其間,40餘(yu) 位教育部、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及全國基礎教育領域知名專(zhuan) 家出席會(hui) 議並分享學術報告和教育智慧。
基礎教育
提升教育環境 公辦中小學優(you) 質資源全覆蓋
北京第一實驗學校校長、中國教育學會(hui) 副會(hui) 長李希貴在《麵向個(ge) 體(ti) 的高質量之路》報告中指出,校園的形態應該改變,比如從(cong) 傳(chuan) 統教室+走廊的設計走向學習(xi) 社區;從(cong) 學校規定所有的作息時間到給學生更多的自主規劃時間。
北京中學校長夏青峰在《讓學生創造性成長》報告中指出,學校授人以魚或授人以漁都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為(wei) 學生營造有風有浪、寬廣遼闊的“漁場”,讓學生們(men) 親(qin) 自下水“捕魚”,學校應該保護、發現、激活孩子的創造性潛能。
論壇還分別圍繞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與(yu) 創新實踐、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與(yu) 普惠創新、義(yi) 務教育高質量發展與(yu) 優(you) 質均衡、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與(yu) 特色多樣化辦學、學段貫通與(yu)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yang) 5個(ge) 主題設置分論壇。
本次論壇不僅(jin) 為(wei) 深入探討我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戰、新路徑集聚了學術力量,同時,也成為(wei) 向全國輸出北京市朝陽區教育特色的平台,展示了朝陽區在探索“讓每一個(ge) 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優(you) 質教育”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實踐應用與(yu) 推廣價(jia) 值的研究成果,提升了朝陽教育在北京市乃至全國的影響力。
作為(wei) 首都麵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區,近年來,朝陽區積極構建覆蓋全齡段的開放、多元、優(you) 質的教育環境。現共有各級各類中小學、幼兒(er) 園567所、873址,在校(在園)學生達34.24萬(wan) 人,基礎教育體(ti) 量約占全市1/6。區內(nei) 國際學校35所,占全市近40%,國際學校、學生及外籍教師數量均位居全市之首。3所職業(ye) 高中均為(wei) 國家中等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2023年,新成立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教育集團、首都師大附中朝陽學校;北京中學教育集團再擴容,新增6所成員校;與(yu)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深化合作探索建設傳(chuan) 媒特色高中,並納入北京中學集團管理。目前,朝陽區已建成20個(ge) 教育集團,實現公辦中小學優(you) 質教育資源100%全覆蓋。
強師興(xing) 教
開展“雙名工程” 學生五育並舉(ju) 齊發展
中國教育學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呂玉剛在《加快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ti) 係》報告中指出,構建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教師發展體(ti) 係,重點建設好教師隊伍“第一資源”。要認真把握教師隊伍建設要求,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認真落實“四有”好老師要求,全麵提高教師隊伍能力素質。
在“雙減”大背景下,朝陽區積極深入推進新時期基礎教育供給側(ce) 改革,持續開展幹部教師交流輪崗活動。聚焦學生、教師和學校三方需求,實現全要素流動,有效促進了全區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並入選首批“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先行創建區”,走出了強師興(xing) 教朝陽特色。
朝陽區致力於(yu) 培育新時代“大先生”,為(wei) 培養(yang) 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持續19年深入開展名師、名校長“雙名工程”,教育人才矩陣不斷擴容。目前,朝陽區擁有特級教師261人,正高級教師192人,市級骨幹教師481人,各級各類骨幹教師占全區專(zhuan) 任教師比例近六成,高層次教育人才總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朝陽區深化教育內(nei) 涵發展,多措並舉(ju) 促進了學生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學生在各類體(ti) 育、藝術、科技活動中獲獎數量和比例均位居全市前列,體(ti) 質健康合格率和優(you) 秀率始終保持中心城區第一的位置,提前實現了“十四五”教育規劃2025年指標。
優(you) 化供給
實施八大行動 打造高品質“宜學”朝陽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鍾秉林在《協力培養(yang) 拔尖創新人才》報告中提到,要化解優(you) 質教育資源短缺的主要矛盾,根本途徑就是要拓展優(you) 質教育資源供給,辦好每所學校。
當前,朝陽區著力為(wei) 人民建一座宜居、宜業(ye) 、宜商、宜學、宜遊的新朝陽,在“五宜朝陽”建設的大背景下,朝陽教育將實施“宜學朝陽”八大行動,通過“優(you) 質資源倍增行動”、“立德樹人鑄魂行動”、“創新人才培養(yang) 行動”、“國際教育提質行動”、“人才強教提升行動”等,圍繞朝陽區“南部崛起、東(dong) 部跨越、北部提升”戰略部署,高起點建設一批優(you) 質學校。
在朝陽區南部新建北京市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北京科學高中,並在朝陽港引進人大附中辦學。在東(dong) 部新建北京中學東(dong) 壩北校區,在北部新建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孫河校區等多所學校,未來新建的7所學校可新增義(yi) 務教育學位10800個(ge) ,增加高中學位10530個(ge) ,實現建設一校、帶動一批、輻射一片,充分發揮優(you) 質教育資源示範帶動作用,滿足百姓對高質量教育資源的需求,同時還將加強國際教育統籌規劃,探索開設公辦學校外籍人員子女教育,滿足國際人才子女就學需求。到2025年,形成具有朝陽特色的高質量現代化教育體(ti) 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朝陽實踐。
北京市朝陽區教育委員會(hui) 主任肖汶介紹,近幾年,朝陽區以集團化辦學,優(you) 化資源供給,促進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以深化“雙名工程”,提升教師施教能力,促進教育內(nei) 涵發展;以深化課程教學改革,豐(feng) 富課程資源供給,落實減負提質,促進學生全麵成長和個(ge) 性化發展。下一步,朝陽區將圍繞“宜學”朝陽建設,在優(you) 化資源供給、施教能力水平提升、課程資源建設、教育科研提升上下功夫,讓朝陽的每一個(ge) 孩子都能在家門口享受到高質量教育。
專(zhuan) 家學者談朝陽教育
朱之文
中國教育學會(hui) 會(hui) 長
朝陽區教育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優(you) 質教育資源不斷擴大,教師整體(ti) 素質明顯提升,家門口好學校更多了。
呂玉剛
中國教育學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
朝陽區體(ti) 現了我國基礎教育的鮮明特征,是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縮影。朝陽區多年來在提升整體(ti) 辦學水平、縮小“四個(ge) 差距”、推動優(you) 質均衡發展等方麵取得豐(feng) 碩成果。
朱旭東(dong)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部長、教授
要使“宜學”朝陽成為(wei) 百姓對於(yu) 教育的向往之地,進而推動區域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馬嘉賓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
朝陽區既是教育大區,又是教育強區,為(wei) 全國基礎教育發展提供了集團化辦學、教科研提質等方麵的典型做法。朝陽區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比例,一等獎占到了北京市的52%,成績非凡。
王攀
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hui) 委員、市教育委員會(hui) 副主任
要用新載體(ti) ,用資源要素的流動,去推進教育的優(you) 質均衡。朝陽區作為(wei) 北京市的教育大區,在落實“雙減”工作中努力走在前列、貢獻了朝陽經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