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點亮多彩假期 民間藝術綻放別樣魅力
央廣網北京10月6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觀賞非遺演出、感受非遺文化,成為(wei) 不少市民和遊客假期休閑娛樂(le) 的選擇。人們(men) 從(cong) 中領略民間藝術的別樣魅力,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秋國慶假期,在位於(yu) 河南許昌禹州市的神垕古鎮,一家鈞瓷窯口正在舉(ju) 行開窯儀(yi) 式,伴隨著擊鼓鳴鑼,數十件被模具包裹的鈞瓷作品被窯工們(men) 從(cong) 窯爐裏依次搬出。
禹州神垕古鎮擁有清代陶瓷官署、民居院落等1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保護建築,被譽為(wei) “活著的千年古鎮”。這個(ge) 假期,神垕古鎮安排了鈞瓷拍賣、鈞瓷研學遊等活動,讓遊客在遊覽古跡的同時親(qin) 身體(ti) 驗鈞瓷製作的樂(le) 趣。
在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驛前鎮中國蓮花景區,“歡樂(le) 民俗慶國慶”活動正在開展,隨著鑼鼓聲、嗩呐聲響起,一朵朵炙熱的鐵花在空中盛開。打鐵花起源於(yu) 早期的青銅鑄造工藝,逐漸演變為(wei) 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
非遺“打鐵花”的表演者將高溫融化的鐵水用力拋向空中。赤紅的鐵水在半空中撒開,一時間火光四濺,宛如一顆顆流星滑落,構成一幅壯麗(li) 的煙花圖,令現場遊客讚歎不已。
遊客葉曉輝:帶著家人過來看一下傳(chuan) 統的節目,打鐵花,還有舞龍,感覺非常好,小孩子也特別開心,下次有這樣的活動我們(men) 還要來。因為(wei) 這也是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
在江蘇宿遷項王故裏景區,一場獨具蘇北特色的說唱表演——蘇北琴書(shu) 《傲雪紅梅》正在上演,遊客駐足聆聽,感受曲藝文化的獨特魅力。在這裏,假期每天都有非遺文藝演出,包含淮海戲、泗州戲、淮紅戲、柳琴戲、蘇北大鼓和蘇北琴書(shu) 等節目。
遊客江鵬飛: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和旅遊景點搭配在一起,感覺也挺好的。帶小孩過來聽一下、了解一下。
蘇北琴書(shu) 省級傳(chuan) 承人陳錦榮說,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喜愛、傳(chuan) 承非遺文化 。
陳錦榮:這個(ge) 節目叫《傲雪紅梅》,就想表達劉胡蘭(lan) 對黨(dang) 的忠心。今天帶幾個(ge) 學生來把這個(ge) 節目表演一下,希望能夠把我們(men) 的蘇北琴書(shu) 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代傳(chuan) 下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