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家校社協同,共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央廣網北京10月10日消息 10月10日是第32個(ge) “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促進兒(er) 童心理健康 共同守護美好未來”。10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促進兒(er) 童心理健康、共同守護美好未來有關(guan) 情況。
教育部體(ti) 衛藝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劉培俊表示,黨(dang) 中央、國務院長期以來始終高度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對於(yu) 促進學生健康作出了一係列戰略部署,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深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心理健康作為(wei) 學生全麵發展的重要基礎,開展了一係列大量紮實有效的工作。
為(wei) 進一步全方位高質量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2023年4月,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7個(ge) 部門聯合印發《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zhuan) 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標誌著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為(wei) 一個(ge) 國家戰略,擺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並對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作出全麵部署。
第一,明確了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總體(ti) 思路。強調以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健康成長為(wei) 總體(ti) 目標,要培育學生珍視生命、熱愛生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和樂(le) 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同時,通過係列的育人活動,造就學生百折不撓、堅韌不拔、寵辱不驚的意誌品質,讓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協調發展,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一代新人。
第二,明確了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基本原則。一是堅持目標引領,全麵發展、健康第一。把促進身心健康作為(wei) 學生全麵發展的基礎前提,作為(wei) 一條主線貫穿於(yu) 學校德智體(ti) 美勞各個(ge) 方麵,融入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的各個(ge) 環節,家庭、學校、社會(hui) 的各個(ge) 環境,為(wei) 學生的身心健康營造良好的條件。二是堅持問題導向,防控結合,教育在先。強調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質和意誌品質,為(wei) 學生營造良好的育人生態。三是堅持需求驅動,係統治理,能力為(wei) 主。動員政府、社會(hui) 、學校、家庭、醫院多方麵的力量,共同回應學生的心理需求,提升健康促進的能力。
第三,明確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促進體(ti) 係。一是堅持德智體(ti) 美勞“五育”並舉(ju) ,將心理健康工作融入“五育”,高質量實施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體(ti) 強心、以美韌心、以勞健心的各項育人的活動。同時,堅持監測預警、健康教育、谘詢服務、幹預處置“四位一體(ti) ”的工作體(ti) 係,全方位保障學生心理健康。 第四,明確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行動舉(ju) 措。從(cong) 五育並舉(ju) 、監測預警、健康教育、谘詢服務、幹預處置、人才隊伍、健康科研、健康環境等八個(ge) 方麵係統部署學生心理健康工作。
第五,明確了各級政府教育衛健等17個(ge) 部門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職責,強調多部門聯合、醫教體(ti) 融合、家校社協同,共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同時把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納入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評價(jia) ,作為(wei) 學校辦學水平評估和領導班子年度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根據需要加大經費支持,同時也鼓勵各地、各校創新工作舉(ju) 措,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教育部公布新時代職業學校名師(名匠)名校長培養計劃(2023—2025年)培養對象和培養基地名單
- 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我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達19.1萬億美元 雙向投資超過3800億美元
- 中國駐舊金山總領館回應遭衝闖襲擊: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 教育部:學位授予單位(不含軍隊單位)自設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名單公布
- 日本一新幹線列車發生化學品泄漏事件 致6名乘客受傷
- 九部門發文:對城市公共交通價格開展評估並及時優化調整
- 嚴打“黃牛”倒票行為!“夏季行動”期間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900餘人
- 世界斯諾克武漢公開賽:丁俊暉等18名中國選手出戰
- 以媒:以色列防長下令“全麵包圍”加沙地帶
- 706名緬北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分三批移交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