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將建大模型產業集聚區
11日,海澱區“兩(liang) 區”建設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在中關(guan) 村壹號舉(ju) 行。記者從(cong) 會(hui) 上獲悉,海澱區將打造中關(guan) 村人工智能大模型產(chan) 業(ye) 集聚區,以4大特色產(chan) 業(ye) 園區為(wei) 核心,推進大模型場景應用落地。
前8月實際利用外資占全市55%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海澱區實際利用外資達58.65億(yi) 美元,占全市的55%。
“三年來,我們(men) 累計新增‘兩(liang) 區’項目1735個(ge) ,其中外資項目439個(ge) 。”海澱區商務局副局長黑煜介紹,“兩(liang) 區”建設以來該區不斷優(you) 化營商環境、擴大對外開放、全麵融入全球創新經濟,形成眾(zhong) 多具有海澱辨識的標誌性成果,科技創新和製度創新雙輪驅動賦能產(chan) 業(ye) 生態活力,初步實現了國家和北京市賦予海澱“兩(liang) 區”建設的定位和目標。
截至目前,海澱區已形成49項製度創新案例,其中2項向全國複製推廣,7項向全市複製推廣。數據、資金、人才、技術四大要素匯聚,凸顯開放高地集聚效應。隨著北京市和中關(guan) 村兩(liang) 個(g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的落地,更是為(wei) 高科技企業(ye) 專(zhuan) 利申請提供了快速通道。今年1至8月,海澱區發明專(zhuan) 利授權量就高達3.34萬(wan) 件,截至目前,全區的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已經近26萬(wan) 件。
全國1/6人工智能重點企業(ye) 齊聚
“兩(liang) 區”建設源源不斷地為(wei) 高精尖產(chan) 業(ye) 發展注入著新動能。三年來,中關(guan) 村科學城聚焦大信息、大健康、科技服務、先進製造等高精尖領域,簽約重大項目超過200個(ge) 。
以人工智能領域為(wei) 例,目前海澱區集聚了人工智能重點企業(ye) 超過1000家,占全國的1/6,已經形成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
“近期我們(men) 出台了加快大模型創新發展若幹措施、通用人工智能發展方案、算力補貼專(zhuan) 項等政策,對技術創新性強、應用生態豐(feng) 富的大模型給予相關(guan) 創新主體(ti) 最高1000萬(wan) 元算力補貼。”中關(guan) 村科學城管委會(hui) 規劃發展處處長王春生介紹,為(wei) 更好支持大模型產(chan) 業(ye) 發展,海澱區將打造中關(guan) 村人工智能大模型產(chan) 業(ye) 集聚區。
這個(ge) 集聚區東(dong) 至學院路、南至知春路、西至萬(wan) 泉河、北至清華西路和清華東(dong) 路,在這片約9.5平方公裏的區域將率先建設集聚區核心區。核心區內(nei) 將首批重點建設五道口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園、北大西門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園、中關(guan) 村西區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園、清華科技園4個(ge) 人工智能特色產(chan) 業(ye) 園,總建築麵積67萬(wan) 平方米。
“未來還將繼續拓展引領區和發展區,同步在全區範圍內(nei) 積極推進大模型場景應用落地,聚焦城市治理、政務服務、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領域,發布多個(ge) 標杆場景。”王春生介紹。
中關(guan) 村綜保區擬入區項目60個(ge)
今年5月,全國首個(ge) 以“研發創新”為(wei) 特色的中關(guan) 村綜合保稅區獲國務院批複同意設立。目前中關(guan) 村綜保區已有擬入區項目60個(ge) ,儲(chu) 備項目53個(ge) 。
“進出區貨物可靈活選擇人民幣或外幣結算方式,加工製造企業(ye) 可利用剩餘(yu) 產(chan) 能承接境內(nei) 區外委托加工任務,對符合條件的貨物、物品實施便捷進出區管理模式,區內(nei) 新設的研發設計、加工製造企業(ye) ,經評定符合有關(guan) 標準的,直接賦予最高信用等級……”中關(guan) 村海關(guan) 副關(guan) 長高靜介紹,海關(guan) 部門將以集成電路和醫藥健康產(chan) 業(ye) 為(wei) 核心,以人工智能和科技服務產(chan) 業(ye) 為(wei) 重點,拓展總部經濟、跨境電商、融資租賃、高端軟件服務外包等保稅服務業(ye) 態,構建“2+2+N”保稅業(ye) 務譜係。還將為(wei) 區內(nei) 企業(ye) 提供特殊物品查驗、超潔淨查驗和公共研發服務三大特色平台,有針對性地為(wei) 相關(guan) 企業(ye) 解決(jue) “燃眉之急”,讓企業(ye) 省事、省時、省錢。
科創金融助力企業(ye) 融資42.43億(yi) 元
“兩(liang) 區”建設在金融領域也已落地開花,中關(guan) 村科創金融服務中心於(yu) 去年10月掛牌成立,目前中心已入駐8家納入監管沙箱試點的銀行、2家融資擔保公司、1家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2家保險公司,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首批推出並購貸、認股權貸、科技人才貸三項創新業(ye) 務。
“截至今年9月,中關(guan) 村科創金融服務中心共受理科創信貸業(ye) 務369筆,融資金額42.43億(yi) 元,其中三項創新業(ye) 務229筆,融資金額達16.92億(yi) 元。”海澱區金融服務辦公室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劉建民介紹,海澱區還緊抓北交所設立等契機,大力推動科創企業(ye) 登陸資本市場,近三年海澱區平均每年新增上市企業(ye) 20家左右,截至目前全區上市企業(ye) 數量266家,連續多年穩居全國地級市(區)之首。
11日,海澱區“兩(liang) 區”建設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在中關(guan) 村壹號舉(ju) 行。記者從(cong) 會(hui) 上獲悉,海澱區將打造中關(guan) 村人工智能大模型產(chan) 業(ye) 集聚區,以4大特色產(chan) 業(ye) 園區為(wei) 核心,推進大模型場景應用落地。
前8月實際利用外資占全市55%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海澱區實際利用外資達58.65億(yi) 美元,占全市的55%。
“三年來,我們(men) 累計新增‘兩(liang) 區’項目1735個(ge) ,其中外資項目439個(ge) 。”海澱區商務局副局長黑煜介紹,“兩(liang) 區”建設以來該區不斷優(you) 化營商環境、擴大對外開放、全麵融入全球創新經濟,形成眾(zhong) 多具有海澱辨識的標誌性成果,科技創新和製度創新雙輪驅動賦能產(chan) 業(ye) 生態活力,初步實現了國家和北京市賦予海澱“兩(liang) 區”建設的定位和目標。
截至目前,海澱區已形成49項製度創新案例,其中2項向全國複製推廣,7項向全市複製推廣。數據、資金、人才、技術四大要素匯聚,凸顯開放高地集聚效應。隨著北京市和中關(guan) 村兩(liang) 個(g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的落地,更是為(wei) 高科技企業(ye) 專(zhuan) 利申請提供了快速通道。今年1至8月,海澱區發明專(zhuan) 利授權量就高達3.34萬(wan) 件,截至目前,全區的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已經近26萬(wan) 件。
全國1/6人工智能重點企業(ye) 齊聚
“兩(liang) 區”建設源源不斷地為(wei) 高精尖產(chan) 業(ye) 發展注入著新動能。三年來,中關(guan) 村科學城聚焦大信息、大健康、科技服務、先進製造等高精尖領域,簽約重大項目超過200個(ge) 。
以人工智能領域為(wei) 例,目前海澱區集聚了人工智能重點企業(ye) 超過1000家,占全國的1/6,已經形成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
“近期我們(men) 出台了加快大模型創新發展若幹措施、通用人工智能發展方案、算力補貼專(zhuan) 項等政策,對技術創新性強、應用生態豐(feng) 富的大模型給予相關(guan) 創新主體(ti) 最高1000萬(wan) 元算力補貼。”中關(guan) 村科學城管委會(hui) 規劃發展處處長王春生介紹,為(wei) 更好支持大模型產(chan) 業(ye) 發展,海澱區將打造中關(guan) 村人工智能大模型產(chan) 業(ye) 集聚區。
這個(ge) 集聚區東(dong) 至學院路、南至知春路、西至萬(wan) 泉河、北至清華西路和清華東(dong) 路,在這片約9.5平方公裏的區域將率先建設集聚區核心區。核心區內(nei) 將首批重點建設五道口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園、北大西門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園、中關(guan) 村西區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園、清華科技園4個(ge) 人工智能特色產(chan) 業(ye) 園,總建築麵積67萬(wan) 平方米。
“未來還將繼續拓展引領區和發展區,同步在全區範圍內(nei) 積極推進大模型場景應用落地,聚焦城市治理、政務服務、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領域,發布多個(ge) 標杆場景。”王春生介紹。
中關(guan) 村綜保區擬入區項目60個(ge)
今年5月,全國首個(ge) 以“研發創新”為(wei) 特色的中關(guan) 村綜合保稅區獲國務院批複同意設立。目前中關(guan) 村綜保區已有擬入區項目60個(ge) ,儲(chu) 備項目53個(ge) 。
“進出區貨物可靈活選擇人民幣或外幣結算方式,加工製造企業(ye) 可利用剩餘(yu) 產(chan) 能承接境內(nei) 區外委托加工任務,對符合條件的貨物、物品實施便捷進出區管理模式,區內(nei) 新設的研發設計、加工製造企業(ye) ,經評定符合有關(guan) 標準的,直接賦予最高信用等級……”中關(guan) 村海關(guan) 副關(guan) 長高靜介紹,海關(guan) 部門將以集成電路和醫藥健康產(chan) 業(ye) 為(wei) 核心,以人工智能和科技服務產(chan) 業(ye) 為(wei) 重點,拓展總部經濟、跨境電商、融資租賃、高端軟件服務外包等保稅服務業(ye) 態,構建“2+2+N”保稅業(ye) 務譜係。還將為(wei) 區內(nei) 企業(ye) 提供特殊物品查驗、超潔淨查驗和公共研發服務三大特色平台,有針對性地為(wei) 相關(guan) 企業(ye) 解決(jue) “燃眉之急”,讓企業(ye) 省事、省時、省錢。
科創金融助力企業(ye) 融資42.43億(yi) 元
“兩(liang) 區”建設在金融領域也已落地開花,中關(guan) 村科創金融服務中心於(yu) 去年10月掛牌成立,目前中心已入駐8家納入監管沙箱試點的銀行、2家融資擔保公司、1家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2家保險公司,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首批推出並購貸、認股權貸、科技人才貸三項創新業(ye) 務。
“截至今年9月,中關(guan) 村科創金融服務中心共受理科創信貸業(ye) 務369筆,融資金額42.43億(yi) 元,其中三項創新業(ye) 務229筆,融資金額達16.92億(yi) 元。”海澱區金融服務辦公室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劉建民介紹,海澱區還緊抓北交所設立等契機,大力推動科創企業(ye) 登陸資本市場,近三年海澱區平均每年新增上市企業(ye) 20家左右,截至目前全區上市企業(ye) 數量266家,連續多年穩居全國地級市(區)之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