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3年來,北京海澱“兩區”建設累計新增項目1735個

發布時間:2023-10-12 09:05:00來源: 千龍網

  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10月11日上午,北京市海澱區“兩(liang) 區”建設三周年新聞發布會(hui) 在中關(guan) 村壹號舉(ju) 行,對三年來“兩(liang) 區”建設取得成就進行介紹和解讀。海澱區商務局副局長黑煜介紹,三年來,海澱區“兩(liang) 區”建設累計新增項目1735個(ge) ,其中外資項目439個(ge) ;今年1-8月,實際利用外資達58.65億(yi) 美元,占全市的55.0%。

  黑煜稱,海澱“兩(liang) 區”建設三年來,形成了一批具有海澱區辨識度的標誌性成果,初步實現了國家和北京市賦予海澱區“兩(liang) 區”建設的定位和目標。一是“兩(liang) 區”機製築基提能,管理機製、製度創新機製、複製推廣機製、聯動創新機製不斷健全。二是數據、資金、人才、技術四大要素湧流匯聚,凸顯開放高地集聚效應。三是“創新自貿”“數智自貿”兩(liang) 大特色品牌辨識度初顯,形成開放新優(you) 勢。四是中關(guan) 村綜保區獲批,豐(feng) 富開放功能平台。海澱區“兩(liang) 區”建設已形成49項製度創新案例,其中,2項向全國複製推廣,7項向全市複製推廣;全國自貿試驗區302項製度創新成果在海澱區應複製盡複製,一批借鑒改革事項落地見效。

  中關(guan) 村科學城管委會(hui) 規劃發展處處長王春生介紹,海澱區“兩(liang) 區”建設從(cong) 三個(ge) 方麵促進開放多元創新生態,強力加速區域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發展。一是“兩(liang) 區”為(wei) 開放式創新構築新格局。一係列先行先試改革落地見效,訪問國際學術網站、數據跨境傳(chuan) 輸安全管理等試點有序推進,獲批建設中關(guan) 村綜保區,北京人工智能智源研究院等開放型重大創新平台建設取得新進展,奇績創壇等國際化標杆型孵化器引領性持續增強,國際化知識產(chan) 權環境不斷優(you) 化。二是“兩(liang) 區”建設為(wei) 高精尖產(chan) 業(ye) 發展注入新動能。聚焦大信息、大健康、科技服務、先進製造等高精尖領域,三年簽約重大項目超過200個(ge) 。目前全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總數9764家。三是“兩(liang) 區”建設為(wei) 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提供加速度。數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區塊鏈先進算力實驗平台等一批數字化、智能化新基建有序建設,數字技術在城市治理領域廣泛應用。

  海澱區金融服務辦公室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劉建民介紹,海澱區金融辦研究製定了海澱區《“兩(liang) 區”金融領域建設工作方案》,聚焦創業(ye) 投資、金融科技、科創金融、數字金融、跨境投融資便利等重點領域,努力培育金融發展新動能。5家頭部科技企業(ye) 和7家駐區央企財務公司納入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試點範圍,並在全國率先將外債(zhai) 便利化額度從(cong) 500萬(wan) 美元提升至1000萬(wan) 美元,已幫助47家海澱區企業(ye) 辦理便利化外債(zhai) 超40億(yi) 美元。人保資本、君聯資本S基金、社保基金中關(guan) 村自主創新專(zhuan) 項基金相繼落地自貿試驗區,全市首家“自貿試驗區”銀行——農(nong) 業(ye) 銀行自貿試驗區分行,以及中國銀行、北京銀行等一批自貿試驗區專(zhuan) 業(ye) 服務機構相繼設立,建信消費金融公司在海澱區完成注冊(ce) 並獲批開業(ye) ,螞蟻集團創新科技總部成功落地海澱區。與(yu) 此同時,以“兩(liang) 區”建設為(wei) 統領,以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為(wei) 出發點和著力點,也積極在創業(ye) 投資中心建設、企業(ye) 上市培育中心建設和金科新區建設方麵有所作為(wei) 。

  中關(guan) 村海關(guan) 副關(guan) 長高靜介紹,作為(wei) 全國首個(ge) 以“研發創新”為(wei) 特色的綜合保稅區,中關(guan) 村綜保區具有稅收政策、貿易管製類政策、保稅監管政策、外匯政策及特殊貿易便利化措施等政策優(you) 勢,以及特殊物品查驗平台、超潔淨查驗平台、公共研發服務平台等特有功能優(you) 勢。下一步將通過用足用好“保稅、免稅、退稅、免證”等優(you) 惠政策,發展一批新型貿易服務業(ye) 態,推出一批涉及多部門、多領域的政策製度創新成果,聚集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培育一批集成電路、醫藥健康、人工智能、科技服務領域的“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成為(wei) 科技型初創企業(ye) 推進研發創新的主平台,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據海澱區表示,下一步將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發揮好海澱區在科技創新、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金融科技、人才引進等方麵的優(you) 勢,用好中關(guan) 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自由貿易試驗區、中關(guan) 村綜保區“四區”疊加政策,圍繞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硬科技產(chan) 業(ye) 等開展係統集成創新,形成更多引領性、標誌性製度創新成果,為(wei) 中國高水平開放促進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10月11日上午,北京市海澱區“兩(liang) 區”建設三周年新聞發布會(hui) 在中關(guan) 村壹號舉(ju) 行,對三年來“兩(liang) 區”建設取得成就進行介紹和解讀。海澱區商務局副局長黑煜介紹,三年來,海澱區“兩(liang) 區”建設累計新增項目1735個(ge) ,其中外資項目439個(ge) ;今年1-8月,實際利用外資達58.65億(yi) 美元,占全市的55.0%。

  黑煜稱,海澱“兩(liang) 區”建設三年來,形成了一批具有海澱區辨識度的標誌性成果,初步實現了國家和北京市賦予海澱區“兩(liang) 區”建設的定位和目標。一是“兩(liang) 區”機製築基提能,管理機製、製度創新機製、複製推廣機製、聯動創新機製不斷健全。二是數據、資金、人才、技術四大要素湧流匯聚,凸顯開放高地集聚效應。三是“創新自貿”“數智自貿”兩(liang) 大特色品牌辨識度初顯,形成開放新優(you) 勢。四是中關(guan) 村綜保區獲批,豐(feng) 富開放功能平台。海澱區“兩(liang) 區”建設已形成49項製度創新案例,其中,2項向全國複製推廣,7項向全市複製推廣;全國自貿試驗區302項製度創新成果在海澱區應複製盡複製,一批借鑒改革事項落地見效。

  中關(guan) 村科學城管委會(hui) 規劃發展處處長王春生介紹,海澱區“兩(liang) 區”建設從(cong) 三個(ge) 方麵促進開放多元創新生態,強力加速區域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發展。一是“兩(liang) 區”為(wei) 開放式創新構築新格局。一係列先行先試改革落地見效,訪問國際學術網站、數據跨境傳(chuan) 輸安全管理等試點有序推進,獲批建設中關(guan) 村綜保區,北京人工智能智源研究院等開放型重大創新平台建設取得新進展,奇績創壇等國際化標杆型孵化器引領性持續增強,國際化知識產(chan) 權環境不斷優(you) 化。二是“兩(liang) 區”建設為(wei) 高精尖產(chan) 業(ye) 發展注入新動能。聚焦大信息、大健康、科技服務、先進製造等高精尖領域,三年簽約重大項目超過200個(ge) 。目前全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總數9764家。三是“兩(liang) 區”建設為(wei) 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提供加速度。數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區塊鏈先進算力實驗平台等一批數字化、智能化新基建有序建設,數字技術在城市治理領域廣泛應用。

  海澱區金融服務辦公室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劉建民介紹,海澱區金融辦研究製定了海澱區《“兩(liang) 區”金融領域建設工作方案》,聚焦創業(ye) 投資、金融科技、科創金融、數字金融、跨境投融資便利等重點領域,努力培育金融發展新動能。5家頭部科技企業(ye) 和7家駐區央企財務公司納入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試點範圍,並在全國率先將外債(zhai) 便利化額度從(cong) 500萬(wan) 美元提升至1000萬(wan) 美元,已幫助47家海澱區企業(ye) 辦理便利化外債(zhai) 超40億(yi) 美元。人保資本、君聯資本S基金、社保基金中關(guan) 村自主創新專(zhuan) 項基金相繼落地自貿試驗區,全市首家“自貿試驗區”銀行——農(nong) 業(ye) 銀行自貿試驗區分行,以及中國銀行、北京銀行等一批自貿試驗區專(zhuan) 業(ye) 服務機構相繼設立,建信消費金融公司在海澱區完成注冊(ce) 並獲批開業(ye) ,螞蟻集團創新科技總部成功落地海澱區。與(yu) 此同時,以“兩(liang) 區”建設為(wei) 統領,以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為(wei) 出發點和著力點,也積極在創業(ye) 投資中心建設、企業(ye) 上市培育中心建設和金科新區建設方麵有所作為(wei) 。

  中關(guan) 村海關(guan) 副關(guan) 長高靜介紹,作為(wei) 全國首個(ge) 以“研發創新”為(wei) 特色的綜合保稅區,中關(guan) 村綜保區具有稅收政策、貿易管製類政策、保稅監管政策、外匯政策及特殊貿易便利化措施等政策優(you) 勢,以及特殊物品查驗平台、超潔淨查驗平台、公共研發服務平台等特有功能優(you) 勢。下一步將通過用足用好“保稅、免稅、退稅、免證”等優(you) 惠政策,發展一批新型貿易服務業(ye) 態,推出一批涉及多部門、多領域的政策製度創新成果,聚集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培育一批集成電路、醫藥健康、人工智能、科技服務領域的“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成為(wei) 科技型初創企業(ye) 推進研發創新的主平台,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據海澱區表示,下一步將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發揮好海澱區在科技創新、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金融科技、人才引進等方麵的優(you) 勢,用好中關(guan) 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自由貿易試驗區、中關(guan) 村綜保區“四區”疊加政策,圍繞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硬科技產(chan) 業(ye) 等開展係統集成創新,形成更多引領性、標誌性製度創新成果,為(wei) 中國高水平開放促進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