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充電費上漲引發價格焦慮 專家:相比油價充電成本優勢仍在
本報記者 趙語涵
上海某公用充電樁充電費價(jia) 格上浮近九成,鄭州電動汽車公用充電價(jia) 格普漲,某品牌公用樁廣東(dong) 區域價(jia) 格普遍上調……今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多地電動汽車車主反映充電費用出現上漲,電價(jia) 是否將直追油價(jia) 成為(wei) 不少車主的擔憂。
近期,記者走訪本市多個(ge) 品牌充電站發現,目前北京並未出現充電費用普漲情況。對於(yu) 充電費用上漲,多位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這是電價(jia) 政策調整,以及部分地區充電服務費市場化調整的綜合結果,但電價(jia) 相比油價(jia) 仍有絕對優(you) 勢。
多個(ge) 城市公共充電樁電費貴了
最近,北京網約車司機劉先生不時會(hui) 刷到電動車充電費漲價(jia) 的消息。劉先生駕駛的是電動汽車,充電價(jia) 格變化直接影響自己的錢袋子,好在,他自己常去的幾個(ge) 站點充電價(jia) 格沒有太大變化。“家附近一個(ge) 最常去的超充站沒漲價(jia) ,有的充電站每度電漲了1毛錢左右,但每次充下來也就貴個(ge) 幾塊錢,感覺不明顯。”劉先生測算,自己每次充滿電花費五六十元,充電大約40度,相當於(yu) 跑三百多公裏,比油價(jia) 還是便宜不少。
記者也走訪了本市國網、特來電、瓦特瓦、特斯拉等多個(ge) 品牌充電站,並隨機采訪了多位電動車車主,多數車主表示未出現充電費用普漲情況,僅(jin) 個(ge) 別站點的價(jia) 格有微調。
不過,充電費上漲的消息並非無中生有,上海、鄭州、廣州、廈門等城市下半年以來陸續傳(chuan) 出充電費上漲的消息。今年7月,有上海車主反映,常去的上海虹橋商務區附近公用充電樁價(jia) 格上漲,同時段電價(jia) 由每度1.15元漲至2.15元,漲幅近九成。在鄭州,有不少車主反映充電價(jia) 格每度增長0.3至0.4元。深圳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運營部相關(guan) 負責人也證實,今年7至9月,廣東(dong) 區域在充電高峰時段電價(jia) 和服務費都有一定程度上調。
電價(jia) 新政與(yu) 服務費調整是主因
為(wei) 何上海、鄭州等城市會(hui) 出現充電費的明顯上浮?多位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分析,目前充電站所公布的充電費用,基本都包含電價(jia) 和服務費兩(liang) 部分。因此,近年來的電價(jia) 新政和不同企業(ye) 對於(yu) 服務費的市場化調整,成為(wei) 此輪充電費用變化的兩(liang) 大主因。
政策層麵,今年6月全國實行新的電價(jia) 方案,用戶用電價(jia) 格逐步歸並為(wei) 居民生活、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及工商業(ye) 用電三類,有些原本執行大工業(ye) 電價(jia) 的充電樁改為(wei) 按一般工商業(ye) 電價(jia) 收費。當前,所有工商業(ye) 用戶的用電價(jia) 格均已通過市場化方式形成,不再實行政府定價(jia) 。工商業(ye) 電價(jia) 隨著上遊成本變化而波動,並向用戶側(ce) 傳(chuan) 導。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shu) 長仝宗旗也指出,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jia) 機製的通知》後,各地開始相繼執行新的分時電價(jia) 政策。例如,去年年底,上海對原分時電價(jia) 機製進行了完善,新的分時電價(jia) 機製將7至9月高峰時段予以延長,由原每天8小時延長至10小時,高峰時段電價(jia) 較平時段電價(jia) 上浮80%。目前,我國已有23個(ge) 省(市、區)出台了新的分時電價(jia) 政策,根據相關(guan) 要求電價(jia) 上浮幅度不低於(yu) 20%。
服務費方麵,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技術部副主任、中國充電聯盟主任劉鍇介紹,充電市場建設初期,全國各地幾乎都對充電服務費設置了上限。近幾年,北京等多個(ge) 城市相繼取消限價(jia) 管理機製,改由市場需求定價(jia) ,所以充電需求較為(wei) 旺盛的地區,服務費會(hui) 有20%至50%左右的上漲。
理性看待充電費調整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公布的數據,今年1月至6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wei) 144.2萬(wan) 台,其中公共充電樁增量為(wei) 35.1萬(wan) 台。
隨著電動汽車市場滲透率的不斷提升,最初吸引用戶的使用成本優(you) 勢會(hui) 不會(hui) 消失?劉鍇算了一筆賬,從(cong) 當前公共充電樁層麵看,充電服務費基本為(wei) 每度電0.8元至1元,電動車的行駛成本為(wei) 每公裏0.2元至0.35元;家充樁沒有服務費,電價(jia) 也更低,每公裏出行成本僅(jin) 為(wei) 0.08元至0.1元。“這對比燃油車是有很大優(you) 勢的,相信未來也將長期保持成本優(you) 勢。”
劉鍇認為(wei) ,要理性看待目前充電費用的調整,特別是服務費的調整,一定程度上可視為(wei) 對此前低價(jia) 策略的回調。“當前,很多充電企業(ye) 仍無法實現盈虧(kui) 平衡。根據市場需求定價(jia) ,企業(ye) 有利可圖,才能更好為(wei) 車主提供優(you) 質服務。”劉鍇提出,充電服務費限價(jia) 措施取消後,如何讓諸如高速公路等剛性需求場景下的價(jia) 格保持在合理區間,應該是監管側(ce) 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北京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