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人民網評:指數彰顯實力,以創新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3-11-24 15:17:00來源: 人民網-觀點頻道

  第10位!近日,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發布《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22-2023》。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國家創新指數綜合排名世界第10位,較上期提升3位,向創新型國家前列進一步邁進。

  國家創新指數是反映國家綜合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看數據,既要看“數”,也要看“質”。就具體(ti) 得分而言,中國國家創新指數得分為(wei) 72.7分,比上年提高1.9分。從(cong) 其分指數來看,我國在“創新資源”“知識創造”“企業(ye) 創新”“創新績效”“創新環境”這5個(ge) 維度均有不俗表現。尤其是“知識創造”,表現尤為(wei) 突出,排名第3位。從(cong) 高被引論文數占世界份額近1/4,到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數量居世界首位,再到億(yi) 美元工業(ye) 增加值工業(ye) 設計注冊(ce) 申請量排名第1位,可見中國知識創造實力強、後勁足。

  同樣的,既要看數據之“形”,也要看發展之“勢”。橫向比較,我國與(yu) 荷蘭(lan) 、瑞典、德國等排名5—9位國家間相差0.2—5.3分,差距進一步縮小;縱向比較,我國從(cong) 2000年的第38位快速提升至2011年的第20位,隨後穩步上升至第10位。把小小指數放進坐標軸裏,既照見了我國國家創新能力取得顯著進步,也能看出我國創新能力總體(ti) 上穩步提升的大趨勢,充分彰顯了我國的創新實力、創新能力和創新潛力。

  中國為(wei) 啥能成為(wei) 唯一進入前15位的發展中國家?好成績來源於(yu) 對科技創新事業(ye) 的重視。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大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推動科技事業(ye) 發生了曆史性、整體(ti) 性、格局性重大變化,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從(cong) 5G網絡建設持續加速、融合應用深度不斷拓展,到“中國天眼”落成啟用、發現740餘(yu) 顆新脈衝(chong) 星;從(cong) 首架國產(chan) 大飛機C919正式交付、飛向藍天,到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裝建造如期完成……節節攀升的創新指數,離不開一項項科技創新的突破與(yu) 支撐,更也充分展現了創新中國、科技中國的強大實力。

  千帆競渡,百舸爭(zheng) 流。當前,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尋找科技創新的突破口,搶占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先機。我國正處於(yu)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時期,推動科技創新,意義(yi) 重大也正當其時。加快科技體(ti) 製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縛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和體(ti) 製機製障礙,推動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持續在創新投入上做加法、在知識創造和創新環境上挖潛力、在創新主體(ti) 和績效上求突破,必會(hui) 讓創新的“種子”更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日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引發熱烈討論。今日中國,既有以兩(liang) 院院士為(wei) 代表的領軍(jun) 人才,也有嶄露頭角奮力拚搏的青年英才。持續激發創新潛能,加快打造創新高地,我們(men) 定能在從(cong) “創新大國”到“創新強國”的路上行穩致遠,持續激發創新創造的“源頭活水”,為(wei) 中國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