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2025年我國將實現三級中醫醫院兒科設置全覆蓋

發布時間:2023-11-24 15:16: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11月23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中醫醫院兒(er) 科建設的通知》,就加強中醫醫院兒(er) 科建設提出13條舉(ju) 措,以充分發揮中醫藥在保障兒(er) 童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通知》提出二級公立中醫醫院應普遍開設兒(er) 科門診,三級公立中醫醫院應開設兒(er) 科病房,到2025年,實現全國三級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兒(er) 科設置全覆蓋。

  一、合理配置資源,加強中醫醫院兒(er) 科設置

  中醫醫院應根據當地人口規模及兒(er) 童中醫藥服務需求,設置兒(er) 科門診、病房床位,配備兒(er) 科醫師。二級公立中醫醫院應普遍開設兒(er) 科門診,三級公立中醫醫院應開設兒(er) 科病房,有條件的三級中醫醫院可設置兒(er) 科急診,國家中醫兒(er) 科優(you) 勢專(zhuan) 科應設置兒(er) 童重症監護室。到2025年,實現全國三級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兒(er) 科設置全覆蓋,二級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80%以上設置兒(er) 科,少數民族醫醫院結合實際設置兒(er) 科。

  二、落實功能定位,統籌推進中醫兒(er) 科分層發展

  中醫醫院兒(er) 科在醫療活動中應以提供中醫藥服務為(wei) 主。縣級中醫醫院普遍提供兒(er) 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地市級中醫醫院兒(er) 科在常見病、多發病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中醫藥技術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方法,重點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加強兒(er) 科急診建設,強化院前急救。省級以上中醫醫院兒(er) 科注重提升兒(er) 科急危重症和疑難複雜疾病的救治能力,組建專(zhuan) 科研究團隊,積極開展臨(lin) 床科研工作,提升優(you) 勢病種臨(lin) 床療效。

  三、圍繞優(you) 勢病種,提升臨(lin) 床療效和服務效率

  二級中醫醫院應加強中醫兒(er) 科專(zhuan) 病門診建設,三級中醫醫院應積極開展兒(er) 科亞(ya) 專(zhuan) 科分化。以小兒(er) 肺炎、哮喘、紫癜、遺尿、皮膚病、自閉症、抽動症、多動症、性早熟及生長發育遲緩等中醫診療特色突出、療效確切的兒(er) 科疾病為(wei) 主攻方向,總結臨(lin) 床經驗,優(you) 化診療方案。針對兒(er) 童青少年近視、肥胖、脊柱側(ce) 彎及心理性疾病,積極運用中醫藥適宜技術進行幹預。有條件的三級中醫醫院兒(er) 科設置兒(er) 童心理谘詢門診,提供兒(er) 童心理問題谘詢指導。鼓勵有條件的中醫醫院設置兒(er) 童康複門診或兒(er) 童康複科,對各類疾病導致的功能障礙患兒(er) 、殘疾兒(er) 童提供中醫藥綜合服務。

  四、拓展綠色療法,推廣小兒(er) 外治適宜技術

  中醫醫院兒(er) 科應在門診設置小兒(er) 外治室,有條件的中醫醫院設置兒(er) 童中醫綜合治療區。針對病因明確、中醫特色突出、療效確切的發熱、咳嗽、鼻炎、食積、腹瀉、遺尿等兒(er) 童常見病,推廣應用小兒(er) 推拿、中藥藥浴、穴位貼敷等中醫藥適宜技術。

  五、加強藥事管理,確保兒(er) 童用藥安全

  中醫醫院應加強兒(er) 科用藥管理,通過處方審核、處方點評、藥學查房、藥學會(hui) 診、合理用藥幹預、治療藥物監測等多種方式,杜絕抗生素、激素等化學藥物的濫用。加強兒(er) 科臨(lin) 床藥學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有條件的醫院可提供兒(er) 科特色藥學門診服務,指導精準用藥。中醫兒(er) 科發展較好的省級中醫醫院和中醫藥院校附屬醫院兒(er) 科積極開展中藥毒理研究,確保兒(er) 童用藥安全。

  六、優(you) 化兒(er) 科中藥劑型,方便患兒(er) 服用

  中醫醫院應梳理總結好本院名老中醫臨(lin) 床診療經驗和科室協定處方,支持開展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研發和創新劑型開發,使兒(er) 科中藥製劑更加方便服用和存取,患兒(er) 和家長更易於(yu) 接受。各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應協調藥監、醫保等部門積極推進醫療機構應用傳(chuan) 統工藝配製兒(er) 科中藥製劑備案工作,支持應用廣泛、療效確切的兒(er) 科中藥製劑在全省範圍內(nei) 調劑使用,並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七、加強兒(er) 科專(zhuan) 科護理,提升護理內(nei) 涵

  將中醫護理特色優(you) 勢與(yu) 兒(er) 童疾病特點相結合,根據兒(er) 童生理、心理及疾病特征,從(cong) 病、證、症入手製定多元化的兒(er) 科綜合護理方案,加強中醫特色護理培訓及管理,提高護士職業(ye) 技能和中醫兒(er) 科特色護理質量。

  八、堅持培育為(wei) 主,加強中醫兒(er) 科人才隊伍建設

  在中醫醫院內(nei) 部薪酬分配機製中向兒(er) 科傾(qing) 斜,保障兒(er) 科醫務人員收入不低於(yu) 本單位同級別醫務人員平均水平。搭建國家—省—市—縣中醫兒(er) 科建設交流平台,加強中醫醫院兒(er) 科醫師及護理人員培訓,培養(yang) 一批中醫思維牢、實踐能力強、臨(lin) 床療效好的中青年骨幹人才。在中醫醫師規範化培訓中招收中醫兒(er) 科專(zhuan) 業(ye) 本科畢業(ye) 生。支持中醫醫院對臨(lin) 床類別兒(er) 科專(zhuan) 業(ye) 醫師開展中醫藥專(zhuan) 業(ye) 知識和技能輪訓,逐步做到“能西會(hui) 中”,並在學習(xi) 時間、薪酬待遇等方麵予以保障。

  九、注重跟師學習(xi) ,傳(chuan) 承名老中醫診療經驗

  各級中醫藥主管部門要做好兒(er) 科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傳(chuan) 承工作,依托二級以上中醫醫院成立學術經驗傳(chuan) 承工作室,遴選學術經驗繼承人跟師學習(xi) 。支持具有豐(feng) 富臨(lin) 床經驗和技術專(zhuan) 長的兒(er) 科名老中醫藥專(zhuan) 家開展臨(lin) 床帶教工作。落實《中醫藥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師承教育管理辦法》,對表現優(you) 異的指導老師和繼承人在申請人才項目、評優(you) 評先等方麵予以優(you) 先支持。

  十、加強專(zhuan) 科聯盟建設,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下沉

  國家中醫兒(er) 科優(you) 勢專(zhuan) 科應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牽頭組建專(zhuan) 科聯盟,通過學科幫扶、項目合作、技術推廣、學術交流、科研協作等形式,推進優(you) 質兒(er) 科資源下沉,規範診療行為(wei) ,提高服務能力,優(you) 化服務流程,形成“國家級優(you) 勢專(zhuan) 科往前帶,省級優(you) 勢專(zhuan) 科均衡建、縣級優(you) 勢專(zhuan) 科有序跟”的中醫兒(er) 科專(zhuan) 科集群。專(zhuan) 科聯盟牽頭單位要對派出幫扶人員在薪酬待遇、職稱晉升等方麵予以政策傾(qing) 斜。中醫醫院要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業(ye) 務指導,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師的兒(er) 科疾病診治能力。

  十一、發揮中醫整體(ti) 優(you) 勢,提升兒(er) 童健康水平

  各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和中醫醫院要積極開展兒(er) 童青少年中醫健康教育活動,普及中醫藥防治疾病知識,引導兒(er) 童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通過科普圖文、動畫視頻、網絡教學等形式,建設涵蓋孕期保健、新生兒(er) 護理、嬰幼兒(er) 養(yang) 護、學齡期健康管理和心理輔導等內(nei) 容的兒(er) 童保健和中醫健康文化傳(chuan) 播平台。

  十二、建設中醫兒(er) 科質控中心,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管理

  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應設置省級中醫兒(er) 科質控中心,有條件的地市設置地市級中醫兒(er) 科質控中心,並將質控組織延伸至有條件的縣區。各級中醫藥主管部門要加強中醫兒(er) 科質控中心的建設和管理,強化對質控中心的指導考核,提高質控中心工作的規範化、科學化、專(zhuan) 業(ye) 化水平。

  十三、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主體(ti) 責任

  各級中醫藥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中醫醫院兒(er) 科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yi) ,加強對中醫醫院兒(er) 科建設的指導和監督,及時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通過先進帶動後進,形成良好行業(ye) 發展氛圍。各中醫醫院要加強本機構兒(er) 科規範化建設和管理,保證中醫藥特色優(you) 勢的發揮,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不斷完善促進中醫兒(er) 科高質量發展的激勵機製和配套措施。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