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不斷漲價的羽絨服,把市場讓給了軍大衣?

發布時間:2023-11-27 14: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羽絨服越來越貴,似乎是每年冬天都不會(hui) 缺席的話題。你更願意為(wei) 更昂貴的羽絨服買(mai) 單,還是反其道而行之?

  就在網友們(men) 為(wei) “你能接受千元以上的國產(chan) 羽絨服嗎”這一話題討論不休時,今年冬天,一批“整頓羽絨服市場”的大學生重新穿上花棉襖、軍(jun) 大衣,屬實是“不是羽絨服買(mai) 不起,而是平替款更有性價(jia) 比”。

  寒風之下的溫暖生意,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不斷漲價(jia) ,買(mai) 件羽絨服不“絨”易

  1936年,世界上第一件真正意義(yi) 上的羽絨服誕生。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裏,這種輕便、保暖的禦寒衣物幾乎進入了北方家家戶戶的衣櫥,就連不少南方人也會(hui) 常備一件。

  但在保暖之外,越來越多附加值被添加到羽絨服上,導致了其價(jia) 格的接連攀升。“印象中羽絨服七八百塊錢就已經很貴了,沒想到現在一千多塊錢都算正常價(jia) 格了。”不少近期有購置羽絨服打算的人都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這確實不是“身邊即世界”的個(ge) 人感受。據中華全國商業(ye) 信息中心數據,2015年到2020年間,中國的羽絨服均價(jia) 已經從(cong) 438元升到656元,大型防寒服的價(jia) 格突破1000元,其中2000元以上的占比接近70%。

  在售價(jia) 越來越高的背後,是羽絨服的成本走高了嗎?在江蘇從(cong) 事羽絨服生意的司女士對中新財經記者介紹了羽絨服的成本構成,除了麵輔料、雜費等,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絨。

  “市麵上羽絨服以鵝絨鴨絨為(wei) 主,前麵帶的數字就是相應的絨的含量,比如90鵝絨、70鴨絨,數字越大越保暖。區別在於(yu) 70的絨可能是翅膀的毛,80的絨是胸脯的毛,90的就是脖子的毛。”

  司女士說,鵝絨的價(jia) 格是鴨絨的一倍還要多。同樣是70-90的絨含量,鴨絨的價(jia) 格在每公斤200-400元不等,鵝絨的價(jia) 格則是每公斤500-900元。

  “每克的單價(jia) 乘上充絨量,可以得出每件衣服的羽絨成本。”司女士舉(ju) 例,一件200克左右充絨量、絨質量中等、基礎款式的羽絨服,最初的出廠價(jia) 可能就在160元左右。量大的話每件還能再便宜幾塊錢。

  那麽(me) 今年的羽絨成本到底有沒有更高?司女士認為(wei) 還是有的。“今年鵝絨的價(jia) 格漲得很快,鴨絨一開始還相對穩定,後來也被帶起來了一些,這可能跟上遊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有關(guan) 。”

  但司女士認為(wei) 主要原因還是在下遊需求端,眾(zhong) 多品牌都開始向高端化發展,對白鵝絨這類高品質原料的需求上漲更明顯。“市場上做羽絨的,用鵝絨比往年都多,價(jia) 格也高了。”

  替代品火爆,衝(chong) 鋒衣“衝(chong) 瘋了”

  “做羽毛的不賺錢,做服裝的賺錢。”司女士提到了這樣一句話。在她看來,許多差價(jia) 在幾百元的羽絨服,麵輔料成本差不多,品牌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絨的質量是否更有保證。

  “但現在很多羽絨服要做高端市場,除了設計得好看,也會(hui) 在麵輔料材質上下功夫,比如更防風,更有科技含量。”司女士認為(wei) ,曾經的羽絨服麵輔料隻有尼龍、錦綸、春亞(ya) 紡、滌塔夫等,目前也發展出更多特種麵料。

  與(yu) 其被動接受羽絨服在麵輔料的“進化”,不如主動出擊自己尋找高端的“皮膚”。於(yu) 是在今年,刮風能當風衣穿、下雨當雨衣穿、冬天當羽絨服穿的衝(chong) 鋒服被年輕人捧紅。

  社交平台上光鮮亮麗(li) 的潮人,也開始向“程序員審美”靠攏,研究起什麽(me) 是防水指數、雙層結構麵料、壓膠和透氣。“可以說,秋天站在安福路的風景,和西二旗可能也不會(hui) 有多大差別。”

  百度指數顯示,今年以來,衝(chong) 鋒衣日均搜索指數超過1250,反超羽絨服。京東(dong) 數據也顯示,今年以來衝(chong) 鋒衣成交額同比增長165%,“雙11”期間(10月20—25日)衝(chong) 鋒衣成交額同比增長200%。

  其中,尤其以包含硬殼和內(nei) 膽的“三合一”更受追捧。除了常見的防水、防風、透濕性能之外,它也適用於(yu) 冬季的防寒保暖,將衝(chong) 鋒衣的使用期從(cong) 春秋拉長到春秋冬三個(ge) 季節,成為(wei) 年輕人的冬季“保暖搭子”和“穿搭利器”。

  更不用說,衝(chong) 鋒衣還便宜一些。據魔鏡洞察的統計,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常見的冬季外套中,均價(jia) 最高的是戶外羽絨服和戶外保暖棉衣,平均超過1200元。衝(chong) 鋒衣均價(jia) 則為(wei) 488.8元,比毛呢大衣、羽絨服都低。

  “之前衝(chong) 鋒衣都是愛爬山、戶外的人來買(mai) ,今年很多年輕人都來了。”在北方某四線城市商場做戶外用品銷售的店員對記者說:“以前的衝(chong) 鋒衣都是黑灰紅藍黃這種傳(chuan) 統配色,這兩(liang) 年來了很多好看的新款,我差不多每天都能賣出去兩(liang) 三件,周末熱鬧的時候最多一天賣了八件。”

 

  “社牛穿搭”,軍(jun) 大衣、花棉襖也熱銷

  作為(wei) 一款相對高單價(jia) 的剛需品類,消費者對羽絨服的價(jia) 格確實相對更敏感。經營一家個(ge) 人服裝實體(ti) 店的店主付小姐說起羽絨服的拿貨就有些頭疼:“品牌的羽絨服可能賣一千多元大家會(hui) 覺得貴,我們(men) 這種店的話,賣五六百塊大家已經覺得貴了。”

  “拿貨的時候能感受到,低端的羽絨服很便宜,可能也就一百塊多錢,翻三四倍也能賣出去。但如果想做中高端一些,可能拿貨就得四五百塊錢,根本不可能再翻一番賣,最多加價(jia) 一百多塊跑個(ge) 款。”付小姐覺得,賣羽絨服反而不如賣棉衣省心。

  對買(mai) 羽絨服感到頭痛的還有眾(zhong) 多年輕人。於(yu) 是一場降溫之後,幾個(ge) 東(dong) 北大學生組隊穿著軍(jun) 大衣走進教室,視頻上傳(chuan) 後得到了近200萬(wan) 人的點讚;商場裏寫(xie) 著大大促銷價(jia) 格的花棉襖櫃台旁,也多了許多年輕的女孩子。

  “誠心求一款能過冬的衣服,價(jia) 位最好在1萬(wan) 元以內(nei) 、50元左右,在線等挺急的。”在不拘一格的大學生帶領下,價(jia) 格低、用料足的軍(jun) 大衣、花棉襖重回潮流前線,風靡各大高校校園。本著“隻要我不尷尬,冷的就是別人”的態度,完成了一個(ge) 人穿是顯眼包、兩(liang) 個(ge) 人穿略顯尷尬、一群人穿引領潮流的時尚蛻變。

  “我周圍學生確實有穿的,特別是趕‘早八’的早課時。我覺得這些孩子消費講實用、有個(ge) 性,是件挺好的事。”哈爾濱某高校輔導員趙老師對記者說,據學生們(men) 反饋,軍(jun) 大衣“很扛凍、賊暖和,就是七八斤左右有點重。”

  “聽說最近也有輕便款的軍(jun) 大衣了,但是絲(si) 綿款的不扛風。我都推薦他們(men) 去勞保店裏買(mai) ,質量更好。”趙老師笑說。(記者 左宇坤)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