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黑土灘痼疾依舊 青海草原修複為何問題重重?

發布時間:2023-12-25 14:44:00來源: 華西都市報

  零下12攝氏度,海拔4052米,青藏高原冬季的寒風席卷牧場。

  遠方的阿尼瑪卿雪山在日照下閃著金光,但此刻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成員沒有心情欣賞美景,他喘著粗氣爬上一處山坡,眼前的場景觸目驚心——天然草原被大片裸露的黑土灘所取代,稀稀拉拉的牧草旁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鼠洞。“這就是當地所謂的生態修複成果。”督察組成員歎了口氣。

  這是12月4日,華西都市報、封麵新聞記者跟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格多村采訪時看到的一幕。

  12月22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集中通報一批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中指出,果洛州瑪沁縣2022年實施的退化草原修複項目中,不論縣級自查驗收還是省州聯合驗收,都沒有對次年草原蓋度、鮮草產(chan) 量指標等進行核驗,項目驗收就順利通過。現場檢查時看到,兩(liang) 個(ge) 項目區內(nei) 均存在大量裸露地塊,未達到設計的修複要求。

  草原生態退化成痼疾

  11月22日,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青海省。第三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幾乎同時啟動,五個(ge) 督察組分赴福建、河南、海南、甘肅、青海五省,“環保利劍”再度出鞘。

  在青海省,督察組發現,部分退化草原修複項目方案製定不科學,驗收評估放鬆要求,後期管護不到位,生態修複效果大打折扣。

  督察組指出,青海省天然草原麵積大,生態係統脆弱。特別是高寒草甸嚴(yan) 重退化後形成的黑土灘,治理難度大,對草原生態係統構成嚴(yan) 重威脅。做好退化草原的生態修複,加強黑土灘治理,是改善天然草原質量、構建健康草原生態係統的重要措施。

  一位督察組成員解釋說,黑土灘屬於(yu) 一種嚴(yan) 重退化的草原類型,“也就是退化到什麽(me) 植被都不長了”。

  記者注意到,青海的草原生態破壞問題,已經不是第一次被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所關(guan) 注。2017年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即指明,青海省違規占用草原問題突出。2019年,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再度發現青海草原破壞問題。督察反饋指出,青海省林草部門未按要求時間開展草原生態及基本狀況調查,自然資源確權等工作推進緩慢。督察明確要求青海省著力解決(jue) 草原保護等領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對於(yu) 草原生態方麵存在的問題,青海省十分清楚。在一份《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匯報》的文件中,青海省指出,兩(liang) 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的草原載畜量超載、違規占用草原等問題,整改方案也要求立行立改,長期堅持。但在2022年省級例行督察中發現,全省範圍內(nei) 仍不同程度存在此類問題。

  上述《匯報》還提到,全省草地退化、土地沙化荒漠化、黑土灘治理等方麵的曆史欠賬問題依然突出。全省中度以上退化草原麵積較大,總體(ti) 治理率還不夠高、成效鞏固難度大。僅(jin) 黑土灘麵積就有6700萬(wan) 畝(mu) ,存量較大。

  草原修複項目管護不到位

  督察指出,青海省草原修複項目方案製定不科學。《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明確要求,科學推進退化草原生態修複工作,實施黑土灘等退化草原綜合治理。青海省製定的《關(guan) 於(yu) 加強青海省草原保護修複的若幹措施》提出,加大草原修複治理力度,加快退化草原植被和土壤恢複。

  督察發現,青海省部分退化草原修複項目方案在製定之初就存在明顯缺陷。果洛州久治縣2021年編製的退化草原修複項目,草原改良地塊中包含了位於(yu) 索乎日麻鄉(xiang) 的2.6萬(wan) 畝(mu) 石質山峰。現場檢查時看到,這些山峰既沒有土壤覆蓋也沒有植被生長,不應作為(wei) 退化草原進行修複。果洛州林草局沒有嚴(yan) 格把關(guan) ,即同意項目實施。其後,縣林草局又違規對項目進行重大調整。海北州門源縣2023年編製的退化草原補播項目,與(yu) 人工飼草基地重疊653畝(mu) ;祁連縣2022年編製的草原改良項目紮沙村地塊,也與(yu) 人工飼草基地重疊237畝(mu) 。

  根據青海省《草原生態修複工程效益監測及評估規範》,退化草原生態修複項目在驗收時,應當科學、足量設置監測點位,在實施當年和第二年分別對項目區出苗率、草原蓋度、鮮草產(chan) 量等指標進行測定,科學評價(jia) 項目區修複效果。

  督察組抽查發現,海南州2022年以來實施的12個(ge) 退化草原生態修複項目,包含347個(ge) 項目地塊,按照要求應該設置1000多個(ge) 點位,縣級自查驗收時隻設置了144個(ge) ,無法有效評估修複效果。海南州貴南縣2022年實施的3個(ge) 地塊1萬(wan) 畝(mu) 黑土灘修複項目,當年縣級自查驗收時,僅(jin) 在2個(ge) 地塊中設置了4個(ge) 點位;2023年3月,省州對該項目聯合驗收時,僅(jin) 進行簡單查看就通過驗收。

  按照退化草原修複的管護要求,修複項目實施兩(liang) 年內(nei) ,應嚴(yan) 格落實封閉管理措施。督察組發現,一些地方以管不住、不好管為(wei) 由,對項目後期管護明顯不重視、不作為(wei) ,草原修複成果維持不到兩(liang) 年又回歸舊狀。在黃南州河南縣2023年剛剛實施的黑土灘修複項目區,有的地塊植被已被破壞殆盡,隻殘留部分草根。在果洛州久治縣2023年剛剛實施的州本級黑土坡修複項目地塊,種植的早熟禾、披堿草、中華羊茅等牧草已不見蹤影,項目區內(nei) 隻有大片裸露的地麵。

  失衡的“草畜平衡”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規定,草原承包經營者應當合理利用草原,不得超過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核定的載畜量;草原承包經營者應當采取種植和儲(chu) 備飼草飼料、增加飼草飼料供應量、調劑處理牲畜、優(you) 化畜群結構、提高出欄率等措施,保持草畜平衡。

  “草畜平衡”是指草原承包使用者通過草原和其他途徑獲取的可利用飼草總量與(yu) 飼養(yang) 的牲畜所需的飼草量保持動態平衡。“簡單地說,就是你家自己草場長的草和買(mai) 的飼料要能滿足牲畜的需要,如果超出就要自己補種或者購買(mai) 。”一位督察組成員解釋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18年機構改革之後,草原監管職能由農(nong) 業(ye) 部門劃入林業(ye) 和草原部門,畜牧業(ye) 管理則仍由農(nong) 業(ye) 部門負責,“草”“畜”分別由兩(liang) 個(ge) 部門監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草畜平衡政策的實施效果。

  青海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在一份提交給督察組的匯報材料中指出,機構改革後,草畜監管與(yu) 畜牧業(ye) 發展分別由林草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負責,草原補助獎勵資金發放與(yu) 禁牧和草畜平衡監管相脫鉤,影響獎補政策綜合效益的發揮,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還需進一步加強。

  黑土灘難題如何解?

  青海省在一份情況說明中指出,在黑土灘治理方麵,雖然進行了大量技術探索並取得一定成效,但在研發應用有效的係統恢複治理技術方麵能力不足。

  果洛州林草局一位負責人表示,黑土灘治理和草原鼠害防治工作當地一直在做,但治理成效不大。

  不過,在督察組看來,黑土灘並非不可修複。一位督察組成員說,黑土灘雖然治理難度大,但在執行嚴(yan) 格的禁牧政策後也是可以修複的。

  督察組指出,青海省有關(guan) 部門和地方對生態文明建設認識不到位,落實退化草原生態修複要求不嚴(yan) 不實,項目製定、驗收和後期管護存在突出問題,對草原生態保護造成不利影響。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guan) 情況,並按要求做好後續督察工作。

  黑土灘重新回到草原的模樣,仍然任重道遠。

  華西都市報-封麵新聞記者 代睿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