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堅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準施策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門庭婷)12月21日至22日,全國住房城鄉(xiang) 建設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召開。會(hui) 議係統總結2023年工作,分析形勢,明確2024年重點任務,推動住房城鄉(xiang) 建設事業(ye) 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倪虹作工作報告。
會(hui) 議對2023年重點任務進行了盤點。
在房地產(chan) 市場方麵,積極采取措施,增信心、防風險、促轉型,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出台“認房不用認貸”、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實施支持居民換購住房有關(guan) 個(ge) 人所得稅政策、降低二手房買(mai) 賣中介費等政策工具,指導地方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準施策穩定市場。紮實推進保交樓工作,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
在住房保障方麵,啟動了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穩步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和棚改安置房等建設。支持新市民、青年人提取住房公積金租房安居。
在城市建設方麵,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全麵開展城市體(ti) 檢,以城市體(ti) 檢出來的問題為(wei) 重點實施城市更新,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完善“一老一小”等服務設施,開展“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活動。截至11月底,全國共實施各類城市更新項目約6.6萬(wan) 個(ge) 。其中,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wan) 個(ge) ,惠及882萬(wan) 戶居民;加裝電梯3.2萬(wan) 部,增設停車位74.6萬(wan) 個(ge) ,增設養(yang) 老、托育等社區服務設施1.4萬(wan) 個(ge) ;改造城市燃氣等各類管道約10萬(wan) 公裏,有效增強了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建築業(ye) 發展方麵,把企業(ye) 資質審批時間縮短到了2個(ge) 月。以建造方式變革促進好房子建設,推進智能建造城市試點,開展設計公益培訓,打造好房子樣板。積極參與(yu) 開展清理拖欠企業(ye) 賬款工作,舉(ju) 辦“質量月”活動。
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麵,截至11月底,地級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0.2%;全國新建和改造提升城市綠地約3.1萬(wan) 公頃,開工建設“口袋公園”3980個(ge) ,建設綠道5033公裏;全國846個(ge) 市縣、6174個(ge) 城市公園開展綠地開放共享試點,輪換共享草坪,讓人民群眾(zhong) 共享綠地空間。
會(hui) 議指出,明年的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重點抓好4大板塊18個(ge) 方麵工作。
住房和房地產(chan) 板塊,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適應房地產(chan) 市場供求關(guan) 係發生重大變化新形勢。
穩定房地產(chan) 市場,堅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準施策,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優(you) 化房地產(chan) 政策,持續抓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穩妥處置房企風險,重拳整治房地產(chan) 市場秩序。
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的新機製,完善房屋從(cong) 開發建設到維護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基礎性製度,實施好“三大工程”建設,加快解決(jue) 新市民、青年人、農(nong) 民工住房問題,下力氣建設好房子,在住房領域創造一個(ge) 新賽道。
城鄉(xiang) 建設板塊,要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增進民生福祉、推進共同富裕作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
積極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做實做細城市體(ti) 檢。研究建立城市設計製度,再改造一批城鎮老舊小區,重點解決(jue) 加裝電梯平層入戶、停車難等問題,建設一批完整社區,補齊一老一幼等設施短板,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打造一批兒(er) 童友好空間建設樣板,大力推進城市地下管網改造,實施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工程,深入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提質增效,持續推進“口袋公園”、城市綠道建設,探索在中小學校、幼兒(er) 園周邊配套建設公園、公廁和等候區等場所設施,為(wei) 接送孩子的家長提供便利。
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深化改革,理順體(ti) 製,加強城市管理統籌協調,推動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立“一委一辦一平台”工作體(ti) 係,推動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推動城管融入基層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
打造宜居宜業(ye) 美麗(li) 村鎮,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推進縣、鎮、村建設,選擇一批縣城,以體(ti) 檢為(wei) 基礎,開展設施建設補短板行動,推進小城鎮建設,持續實施鄉(xiang) 村建設行動,做好農(nong) 村危房改造和農(nong) 房抗震改造。
持續加強城鄉(xiang) 曆史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完善法規標準製度,加強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及曆史文化街區、曆史建築、傳(chuan) 統村落整體(ti) 保護,堅決(jue) 製止建設性破壞現象,推動活化利用、活態傳(chuan) 承,加強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利用。
建築業(ye) 板塊,深化建築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持續在工業(ye) 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上下功夫,努力為(wei) 全社會(hui) 提供高品質建築產(chan) 品,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
大力發展新型建造方式,穩步推進城鄉(xiang) 建設領域碳達峰工作,抓好智能建造城市試點,穩步發展裝配式建築。
優(you) 化建築市場環境,強化市場監管,高質量開展清欠行業(ye) 企業(ye) 賬款工作。
強化工程質量和既有房屋安全監管,啟動住宅質量多發問題整治行動,抓好房屋體(ti) 檢、養(yang) 老金、保險製度試點,開展房屋市政工程等領域安全生產(chan) 治本攻堅三年行動。
加強建設工程消防審驗管理,充實消防審驗技術工作力量,完善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體(ti) 係,組織開展消防審驗違法違規專(zhuan) 項治理,嚴(yan) 厲打擊使用假冒偽(wei) 劣建築防火材料、設施設備和技術服務造假的行為(wei) ,規範市場秩序。
基礎支撐板塊,適應從(cong) 解決(jue) “有沒有”轉向解決(jue) “好不好”的要求,大力加強基礎性工作,為(wei) 推動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高質量發展築牢根基。
夯實法治基礎,落實全麵依法治國戰略部署,進一步提升住房城鄉(xiang) 建設工作法治化水平。
完善工程建設標準,圍繞建造好房子,發布住宅項目規範,從(cong) 建築層高、電梯、隔音、綠色、智能、無障礙等方麵入手,提高住宅建設標準,結合“一帶一路”國外工程項目需求,推動工程建設標準“走出去”。
強化科技驅動,研究麵向未來的好房子建造技術,組織籌建新一批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平台,加快推動“數字住建”落地實施。
改進建設統計,研究建立住房城鄉(xiang) 建設統計基礎數據庫和綜合統計平台,加強數據分析應用。
管好城建檔案,完善工程建設檔案管理製度,建立城建檔案移交履約信用監管機製,推進城建檔案數字化建設。
築牢人才支撐,實施“建設英才”培養(yang) 計劃,讓有誌青年在事業(ye) 發展中施展才華。
擴大對外交流,深化與(yu) 聯合國人居署的合作,持續做好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上海獎)評選,辦好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深化首屆中國—東(dong) 盟建設部長圓桌會(hui) 議成果,積極拓展國際夥(huo) 伴關(guan) 係布局,推動雙多邊機製開展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領域務實合作。
加強輿論宣傳(chuan) ,始終把講政治擺在首位,加強正麵宣傳(chuan) ,準確解讀政策,支持壯大部管媒體(ti) ,發揮好“住建智庫”專(zhuan) 家引導作用,推動線上線下融合,提高新媒體(ti) 產(chan) 品製作能力,提升新聞宣傳(chuan) 效能。
會(hui) 議還對歲末年初城市保供、農(nong) 民工工資發放、安全生產(chan) 等工作作出了部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