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教育部全麵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 幫助學生掌握1—2項藝術專項特長

發布時間:2024-01-03 16:01: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教育部日前發布通知,將全麵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提出到2027年,美育課程教育教學質量全麵提升,常態化學生全員藝術展演展示機製基本建立,跨學科優(you) 質美育資源體(ti) 係初步建成,麵向師範類專(zhuan) 業(ye) 學生開設美育課程實現全覆蓋,藝術學科骨幹教師培訓全麵開展,建設一批學校美育名師工作室,培育一批國家級示範性學生藝術團,湧現一批美育特色鮮明的示範區示範校。再用三到五年時間,優(you) 質均衡的美育更加普及,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ang) 普遍提高,教師美育素養(yang) 顯著提升,學校美育氛圍更加濃厚,學校美育工作體(ti) 製機製更加健全,成效明顯增強。通過持續努力,推動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美育體(ti) 係。

  通知提出,將重點實施美育教學改革深化、教師美育素養(yang) 提升、藝術實踐活動普及、校園美育文化營造、美育評價(jia) 機製優(you) 化、鄉(xiang) 村美育提質發展、美育智慧教育賦能、社會(hui) 美育資源整合等八大行動。

  大力推進藝術教育教學改革 幫助義(yi) 務教育學生掌握1—2項藝術專(zhuan) 項特長

  在美育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麵,將大力推進藝術教育教學改革。嚴(yan) 格按照各學段課程標準開齊開足上好藝術相關(guan) 課程,尊重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強化課程實施的綜合性,夯實課程基礎,創新教學方法,豐(feng) 富課程資源,提高教學質量。打造藝術課程活力課堂,激發學生積極性,提高參與(yu) 度,展現學生自信和風采。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積極提供多樣化、個(ge) 性化的藝術選修課程和課後服務,幫助學生通過在校學習(xi) 掌握1—2項藝術專(zhuan) 項特長,滿足學生興(xing) 趣特長發展需要。做好藝術教材編審選用,配發義(yi) 務教育階段藝術教材,遴選推薦一批優(you) 質美育課後讀物。完善藝術人才培養(yang) 模式,加強藝術特長學生一體(ti) 化選拔和培養(yang) ,拓寬藝術人才成長通道,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試點,統籌區域內(nei) 藝術教育資源,為(wei) 在校生提供實踐教學支撐。

  美育素養(yang) 有關(guan) 內(nei) 容將納入教師資格考試

  在教師美育素養(yang) 提升行動方麵,配齊配好美育教師,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強化各學科教師的美育意識和美育素養(yang) ,將美育納入教育係統領導幹部和教師培訓計劃,廣泛開展麵向教育行政人員、學校領導的專(zhuan) 題培訓和麵向藝術骨幹教師的專(zhuan) 業(ye) 培訓。開展藝術學科教師素質與(yu) 能力監測,提升教學與(yu) 專(zhuan) 業(ye) 能力。抓好教師源頭培養(yang) ,將美育課程納入師範類專(zhuan) 業(ye) 學生人文素養(yang) 課程,將美育素養(yang) 有關(guan) 內(nei) 容納入教師資格考試,辦好全國藝術教育類專(zhuan) 業(ye) 學生和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建設國家、省、市、縣各級學校美育名師工作室,構建名師和骨幹教師學習(xi) 成長共同體(ti) 。加強美育科學研究,進一步發揮全國高校和中小學美育教學指導委員會(hui) 的作用,建設一批美育高端智庫和高水平研究平台。

  完善常態化學校藝術展演機製 讓每一名學生都有展示平台

  在藝術實踐活動普及行動方麵,將完善麵向人人的常態化學校藝術展演機製,讓每名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hui) 和平台。廣泛開展班級、年級、院係、校級等群體(ti) 性展示交流,學校每學期至少舉(ju) 辦一次全員參與(yu) 的展演展示活動。省、市、縣級每年舉(ju) 辦學生藝術展演,提高全國大、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覆蓋麵和參與(yu) 度。推廣普及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做好校園精品劇目校際展示。創新開展集審美賦能、創意實踐、人文升華的社會(hui) 實踐活動,多途徑多渠道宣傳(chuan) 校園優(you) 秀展演節目和作品。規範管理、正確引導各類學生藝術實踐活動,避免錦標意識和功利化傾(qing) 向。

  美育評價(jia) 將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

  同時,還將營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把美育融入校園生活全方位。並深化美育評價(jia) 改革,發揮評價(jia) 的牽引和導向作用,探索多元化教育評價(jia) 方式,開展增值性評價(jia) 、過程性評價(jia) 、體(ti) 驗性評價(jia) 、表現性評價(jia) 、應用性評價(jia) ,重在關(guan) 注學生個(ge) 體(ti) 成長,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興(xing) 趣愛好和個(ge) 性特點,全麵考查學生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中小學依據課程標準組織實施全員藝術素質測評,鼓勵拓展測評內(nei) 容和方法,完善初、高中藝術科目學業(ye) 水平考試,將美育評價(jia) 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高校落實本科學生修滿公共藝術課程至少2個(ge) 學分的基本要求,注重與(yu) 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相結合,強化審美素養(yang) 和創新意識的評價(jia) 。實施學校美育工作自評和年度報告製度,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學校美育評價(jia) 製度。

  多舉(ju) 措促進鄉(xiang) 村美育提質發展

  此外,通知還提出,將探索以縣域為(wei) 基點、市域為(wei) 統籌、省域為(wei) 指導,完善全麵提高鄉(xiang) 村美育質量的工作機製,因地製宜推進縣域內(nei) 優(you) 秀美育教師流動授課、優(you) 質美育課堂資源共享,促進學校美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加強鄉(xiang) 村學校美育教師培養(yang) 培訓,持續實施鄉(xiang) 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yang) 項目。

  智慧賦能 整合社會(hui) 資源 服務學校美育教學實踐

  以數字技術賦能學校美育,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和地方平台,開發教育教學、展演展示、互動體(ti) 驗等優(you) 質美育數字教育資源,持續更新上線美育精品課程和教學成果。發掘在地文化,利用公共文化資源提供充足保障,推進有條件的地區、學校與(yu) 公共文化藝術場館、文藝院團交流合作與(yu) 雙向互動,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和各類社會(hui) 資源為(wei) 學校美育教學、實踐活動服務,搭建平台引導學生走進藝術場館。開展多層次多樣化的中外學生藝術夏令營、冬令營等,支持打造一批具有區域和國際影響力的學校美育展演展示活動,促進美育成果互鑒和文化創新。

  (總台央視記者 高晨源)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