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多措並舉厚植青少年愛國情懷
香港教聯會(hui) 黃楚標中學舉(ju) 辦二〇二四年元旦升旗禮。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通過莊嚴(yan) 的升旗儀(yi) 式,可培養(yang) 師生的國民身份認同,提升他們(men) 對國家的歸屬感及愛國愛港的情懷。”香港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近日在該校舉(ju) 辦元旦升旗儀(yi) 式後表示。2024年第一天,香港多所高校和中小學舉(ju) 辦升旗儀(yi) 式,為(wei) 新的一年推進愛國主義(yi) 教育開個(ge) 好頭。
舉(ju) 辦典禮
“希望祖國越來越好!”香港大學學生小劉在參加學校舉(ju) 辦的元旦升旗儀(yi) 式後接受媒體(ti) 訪問時說,很榮幸參加升旗儀(yi) 式,每當看到國旗冉冉升起,心中總是感到無比自豪。
香港理工大學校董會(hui) 主席林大輝在該校升旗儀(yi) 式上表示:“踏入2024年,理大會(hui) 繼續發揮在教育、科研及知識轉移方麵的優(you) 勢,全力支持特區政府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在‘一國兩(liang) 製’下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you) 勢,與(yu) 國家共創美好明天。”
香港教聯會(hui) 黃楚標中學舉(ju) 辦“不負韶華 不負時代”升旗禮,同步獻上別開生麵的文藝表演。二胡獨奏《戰馬奔騰》,描寫(xie) 騎兵戰士保家衛國、無懼艱苦的戰鬥精神;“盛世華服賀元旦”則由學生穿著不同朝代華服伴隨詩歌出場,展現國家傳(chuan) 統服飾文化。
“手臂要再抬高一些”“拉繩子的時候,聽到國歌激昂的節奏可能會(hui) 不自覺地越拉越快,一定要控製好節奏”……升旗儀(yi) 式之前,香港升旗隊總會(hui) 教練林子棟給培僑(qiao) 中學升旗隊的同學們(men) 作指導。培僑(qiao) 中學升國旗的傳(chuan) 統源遠流長,1949年10月8日就成為(wei) 新中國成立以來香港第一批升起五星紅旗的學校。
培僑(qiao) 中學校長、香港升旗隊總會(hui) 總監伍煥傑說,升掛國旗是國民教育非常重要的內(nei) 容,“最讓我感動的是,現在香港有很多年輕父母領著上幼兒(er) 園的孩子一起體(ti) 驗步操,完成升掛國旗儀(yi) 式。”年輕家長如此注重愛國主義(yi) 教育,讓他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搭建平台
同樣在元旦,由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hui) 和英傑博物館聯合策劃的香港民間首個(ge) 愛國主義(yi) 教育展廳在香港新田開幕,展出大量香港百年愛國實踐的珍貴曆史文獻資料、照片和實物。
香港特區立法會(hui) 議員、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hui) 創會(hui) 會(hui) 長尚海龍表示,設立展廳是為(wei) 了推動愛國主義(yi) 教育,讓香港青少年成為(wei) 有社會(hui) 責任感和有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國際視野的愛國者。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為(wei) 展廳寫(xie) 下“聯才立範,惠港福民”的題辭。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ti) 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愛國主義(yi) 教育展廳對宣揚愛國情懷發揮了正麵作用,香港特區政府也將設立一所介紹國家成就和發展的專(zhuan) 館,推動愛國主義(yi) 教育。
除了新展廳,新機構也為(wei) 愛國主義(yi) 教育提供助力。香港青少年愛國主義(yi) 教育基金會(hui) 日前成立,基金會(hui) 會(hui) 長譚錦球表示,希望透過基金會(hui) 平台,為(wei) 香港青少年提供更多接受愛國主義(yi) 教育的機會(hui) ,讓他們(men) 可以正確認識香港與(yu) 國家的關(guan) 係、個(ge) 人與(yu) 國家的關(guan) 係,理解國家的發展道路,進一步培養(yang) 對國家的深厚情感。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基金會(hui) 成立典禮上表示,“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hui) ”將在2024年初成立愛國主義(yi) 教育工作小組,協調政府和非政府部門機構全方位推動國民教育。
久久為(wei) 功
新的一年,香港小學課堂有望出現新的愛國主義(yi) 教育內(nei) 容。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日前公布小學人文科課程框架,學習(xi) 重點包括中華文化的特色和傳(chuan) 承、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國家的現代發展、中央與(yu) 香港特區的關(guan) 係、憲法和香港基本法等。建議學校按校情及準備程度,最早可於(yu) 2024/2025學年試行新課程。
特區政府教育局介紹,小學人文科課程建基於(yu) 現在小學常識科課程,並強化中華文化、國史及國家地理等元素。其中“國家與(yu) 我”範疇的內(nei) 容除了包括目前常識科要求學生學習(xi) 的中華文化、國旗、國歌、香港基本法之外,還增加了認識香港國安法、國家安全、國家新近發展情況,包括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城市化、交通運輸、應對荒漠化的成就和航天科技等。
例如,小學一年級學生須學習(xi) “有國才有家,應尊重、愛我們(men) 的國家”;小學二年級學生要認識中華民族的起源,包括上古傳(chuan) 說、大禹治水等;小學三年級學生開始初步認識香港國安法及其對香港的重要性;小學四年級學生要學習(xi) 玄奘取經、嶽飛精忠報國等中國曆史故事;小學六年級學生要學習(xi) 鴉片戰爭(zheng) 、辛亥革命、抗日戰爭(zheng)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等曆史。
特區政府教育局表示,課程開設的原則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國家的曆史文化底蘊及全麵發展情況,明白內(nei) 地與(yu) 香港的緊密關(guan) 係,從(cong) 而加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國家民族意識,培養(yang) 愛國情懷。
香港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推進愛國主義(yi) 教育新措施,包括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成立2所博物館介紹抗戰曆史等。李家超日前接受專(zhuan) 訪時表示,特區政府會(hui) 在不同方麵做好愛國主義(yi) 教育,久久為(wei) 功。“先有國後有家。”他說,“愛國主義(yi) 教育是天經地義(yi) 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