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一線調研丨企業“走出去” “中國造”成為搶手貨

發布時間:2024-01-26 14:54: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4年開年,在外貿大省浙江,商務團已經踏上了出海增訂單的新征程。

  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千方百計穩外貿優(you) 外資,深入推進“千團萬(wan) 企拓市場增訂單”行動,確保出口占全國份額基本穩定。新年加速跑,浙江省政企合力搶抓開局,為(wei) 新一年外貿取得新成績打下堅實基礎。

  浙江彩蝶實業(ye) 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國內(nei) 針織麵料領域的龍頭企業(ye) ,日產(chan) 針織麵料達200餘(yu) 噸,銷往非洲、東(dong) 南亞(ya) 等國家。

  

  浙江彩蝶實業(ye)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施建明:2013年開始,我們(men) 的產(chan) 品銷往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每年增長幅度在10%左右。

  與(yu) 彩蝶公司相比,在“一帶一路”海外設廠這方麵,浙江桐鄉(xiang) 的中國巨石走在了前列。2012年中國巨石在埃及建廠,十年間,巨石埃及玻璃纖維產(chan) 能從(cong) 8萬(wan) 噸躍升至34萬(wan) 噸。

  

  中國巨石投資戰略部總經理 沈國明:我們(men) 玻璃纖維在海外比較大的市場,一個(ge) 就是歐洲,另外一個(ge) 就是中東(dong) 。所以埃及可以比較好覆蓋這兩(liang) 個(ge) 市場,跨過地中海就到了歐洲客戶的手裏。

  2023年,浙江外貿頂住外需低迷、價(jia) 格下跌等多重壓力, 出口、進口均實現正增長。數據的亮眼也側(ce) 麵說明了浙江省企業(ye) 對貿易市場的多元化拓展正在見效,新興(xing) 市場正逐漸成為(wei) 成熟市場。

  “廠二代”革新不斷

  激發企業(ye) 新動能

  改革開放初期,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老一代廠長抓住機遇,攢下家業(ye) 。

  一批80後、90後年輕人接過父輩的接力棒,麵對當前複雜的外貿形勢以及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的新環境,他們(men) 是如何逆勢突圍的呢?來看記者的調研↓

  浙江紹興(xing) 柯橋聚集著不少紡織行業(ye) 的“廠二代”。新年伊始,“廠二代”邵靈彬在為(wei) 參加法國第一視覺展做準備工作。

  

  浙江大樹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邵靈彬:我2016年的年底去了法國看展,基本上是奢侈品買(mai) 麵料的一個(ge) 展會(hui) 。我當時給自己設的一個(ge) 夢想,10年之內(nei) 我想進展會(hui) 。

  邵靈彬接手企業(ye) 時,隨著人工等成本上升,產(chan) 品同質化競爭(zheng) 加劇,傳(chuan) 統外貿模式讓企業(ye) 陷入了發展困境。如何完成革新?在展會(hui) 找到目標的邵靈彬選擇建立研發團隊。經過三年多的研發,企業(ye) 打破了醋酸麵料的技術壟斷。憑借著優(you) 良的品質,企業(ye) 的高端市場實現了連續三年增長率達50%,今年邵靈彬也將第四次參加法國第一視覺展。

  在走訪中,記者發現數字化發展是成長於(yu) 互聯網時代的“廠二代”們(men) 的共識。新年伊始,這家企業(ye) 投資1.5億(yi) 元建造的智能工廠已經部分投產(chan) ,80後“廠二代”楊衛正忙著采購設備、驗收產(chan) 線。

  

  浙江金蟬布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衛:剛開始,父輩們(men) 會(hui) 覺得投資好大,它效果怎麽(me) 樣?然後我列了各種數據做了小型模擬生產(chan) 線,把這些結果給父親(qin) 看,最後父親(qin) 覺得確實應該走智能化的道路,然後我們(men) 就更大規模投建整個(ge) 的智能工廠。

  經過智能化改造後,企業(ye) 產(chan) 能提升了50%,生產(chan) 效率提高了30%。

  在這些“廠二代”的不斷革新下,高精尖、品牌化、數字化正成為(wei) 浙江民營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詞。作為(wei) 民營經濟大省,2023年,浙江有進出口實績民營企業(ye) 數量達10.2萬(wan) 家,進出口總額占全省外貿比重首次超過八成,拉動全省外貿增速5.6個(ge) 百分點。

  1%到10%的突破

  浙江跨境網店年增2萬(wan) 家

  隨著全球化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跨境電商已成為(wei) 外貿發展的新動能。

  目前,浙江省出口活躍網店已達19.9萬(wan) 家,2023年全年新增2.3萬(wan) 家,跨境電商貨物進出口規模占外貿比重也從(cong) 2015年的不足1%上升到2023年的近10%。從(cong) 1到10,跨境電商正在給千千萬(wan) 萬(wan) 的企業(ye) 帶來新的商機。

  在浙江永康的一家滑板車生產(chan) 企業(ye) ,工人們(men) 正在趕製一批春節前發往歐洲的訂單。今年,他們(men) 剛剛從(cong) 內(nei) 銷轉戰跨境電商,已經完成了幾百萬(wan) 美元的銷售額。

  

  永康市佳語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江勇:做外貿之前,我們(men) 覺得國內(nei) 市場已經到了天花板,但是我們(men) 進入外貿領域以後,我們(men) 感覺海外的市場資源還是相當廣闊。

  像這樣的一家跨境電商“零基礎”企業(ye) ,在短時間內(nei) 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服務公司的指導培訓。阮雪青就是負責這家企業(ye) 跨境電商項目運營的團隊負責人,今年他們(men) 接到的項目中有十分之一都是純內(nei) 貿企業(ye) 轉型做跨境電商。

  

  杭州魔星人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阮雪青:我們(men) 需要手把手,每一個(ge) 環節都要給他落實到位,包括從(cong) 一開始選品,質量的控製尺寸的把控。

  如今,瞄準海外賽道的內(nei) 貿企業(ye) 越來越多。但是由於(yu) 內(nei) 外兩(liang) 個(ge) 市場的標準和需求不同,內(nei) 外貿互轉時也會(hui) 產(chan) 生“水土不服”的問題。而在杭州這家健身器材企業(ye) 的研發部門,技術人員正在測試一款智能動感單車,將在國際國內(nei) 市場上同步發售。

  

  浙江麥瑞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羅衛波:我們(men) 以往研發產(chan) 品的時候,我們(men) 隻需要去考慮適應國內(nei) 市場,現在在開發產(chan) 品的時候就會(hui) 考慮兼顧國內(nei) 跟海外的需求,我們(men) 就可以一套產(chan) 品打全球。

  這家企業(ye) 自2022年起通過跨境電商品牌出海,出口銷量成倍增長,目前幾乎與(yu) 內(nei) 銷持平。在海外電商平台的一次促銷活動中,他們(men) 的一款劃船機產(chan) 品,兩(liang) 天時間就賣了4500台,相當於(yu) 國內(nei) 半年的銷量。據浙江省商務廳數據顯示,2023年全省跨境電商進出口5129.3億(yi) 元,同比增長18.9%;其中,出口3932.8億(yi) 元,增長24%。

  

  浙江省商務廳對外貿易發展處處長 朱穎:跨境電商是外貿的一個(ge) 新的增長點,我們(men) 過去的三年,跨境電商的年均增速超過20%,每一年的出口網店增設有2萬(wan) 家。我們(men) 會(hui) 鼓勵不同類型的企業(ye) 加入跨境電商大的隊伍當中來。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