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 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濃度降幅均達六成左右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今天在北京市深入推進京津冀生態環保協同十周年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十年來,生態環境保護作為(wei) 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大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顯著,群眾(zhong) 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同步改善
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三地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與(yu) 2013年相比降幅均六成左右;重汙染天數均大幅削減、優(you) 良天數大幅增加。
2023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wei) 32、41、38.6微克/立方米,與(yu) 2013年相比降幅分別達到64.2%、57.3%、64.3%。其中,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實現連續三年穩定達標。2023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重汙染天數分別較2013年減少50天、37天和69天,而且汙染程度明顯減輕。其中,北京市PM2.5日峰值濃度較2013年下降58%。
三地水環境全麵消除劣V類斷麵,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麵水質優(you) 良比例均動態達到“十四五”國家目標要求。其中,北京市密雲(yun) 水庫、懷柔雁棲湖入選全國美麗(li) 河湖優(you) 秀案例,“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自然美景逐步融入市民生活。
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不斷拓展深化
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十年來,三地先後簽署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協議”“十四五時期京津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框架協議”,健全完善大氣汙染聯防聯控、重點流域聯保聯治、信息共享、執法聯動、突發水環境事件聯合應急演練、環評會(hui) 商、信訪舉(ju) 報、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等10餘(yu) 項協同工作機製。2023年,三地又聯合成立京津冀生態協同專(zhuan) 題工作組,製定實施兩(liang) 批次共44項走深走實措施清單,三地生態環境、水務、園林綠化九部門攜手聯動,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大環保”係統治理。
大氣汙染聯防聯控。三地持續深化合作,大力推進能源、產(chan) 業(ye) 、交通運輸等結構優(you) 化調整。同步出台實施“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汙染防治條例”,為(wei) 協同治理移動源提供堅實有力的法製保障。連續七年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北京市率先實現平原地區基本無煤化,並逐步向山區居民拓展“煤改電”工程,93%的村莊和96%的農(nong) 戶實現清潔取暖;製修訂“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堅持精準、科學、差異化管控,與(yu) 周邊城市共同應對重汙染天氣,有效削減汙染峰值、減緩汙染積累。落實京津冀生態環境執法聯動工作機製,10個(ge) 遠郊區與(yu) 毗鄰市區縣聚焦交界地區嚴(yan) 查生態環境違法行為(wei) ,實現“一地吹哨、三地響應”。從(cong) “APEC藍”“冬奧藍”到“北京藍”,實現藍天常駐。
水環境聯保聯治。京津冀區域同屬海河流域水係,互為(wei) 上下遊、左右岸。京冀兩(liang) 地政府先後簽署兩(liang) 輪次密雲(yun) 水庫上遊潮白河流域水源涵養(yang) 區橫向生態補償(chang) 協議、官廳水庫上遊永定河流域水源保護橫向生態補償(chang) 協議,密雲(yun) 區、懷柔區、延慶區、門頭溝區和張家口市、承德市共同組成“保水共同體(ti) ”,形成了保護者和受益者的良性互動。聚焦“空間管控、總氮削減”,共同製定實施“潮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規劃(2019-2025年)”,統一規劃攜手保上遊好水、送下遊清水。落實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製,三地連續七年開展京津冀突發水環境事件聯合應急演練,共同提升環境應急監測和處置能力。
綠色低碳協同發展。三地積極推進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建設;共同研究編製《低碳出行碳減排量核算技術規範》,推動區域碳普惠項目互通互聯。北京市充分發揮試點示範引領作用,開展先進低碳技術、低碳領跑者企業(ye) 、氣候友好型區域和氣候投融資等試點,發布了全國首個(ge) 麵向車用氫能領域的碳減排方法學,2023年在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建設評估中北京市排名第一,北京市萬(wan) 元地區生產(chan) 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省級地區最優(you) 水平。
生態保護美美與(yu) 共。為(wei) 築牢夯實京津冀生態安全屏障,北京市始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出台實施了“北京市生態涵養(yang) 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條例”,讓重要生態空間得到嚴(yan) 格保護,重要生態係統和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製定“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核算技術規範”,核算“生態賬”,直觀體(ti) 現“綠水青山”的生態貢獻;累計9個(ge) 區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其中5個(ge) 全域生態涵養(yang) 區均榮獲“雙稱號”,“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門頭溝區持續深化與(yu) 河北省涿鹿縣等環京區域的聯防聯控和協同共治,探索構建大尺度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
新“兩(liang) 翼”綠色發展按下“快進鍵”
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圍繞綠色產(chan) 業(ye) 、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綠色生態、綠色文化六大核心要素,築牢高質量發展的深厚根基。在生態環境部指導下,高標準承建全國溫室氣體(ti) 自願減排(CCER)交易機構並已正式啟動。 成功入選國家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初步建成氣候投融資項目庫。攜手北三縣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燕郊、三河6座汙水處理廠按北京市地方標準建設運行。
全力支持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建設,建立白洋澱流域跨省(市)界河流水汙染防治工作機製,京冀兩(liang) 地共同推進白洋澱上遊大清河流域水汙染治理,房山區與(yu) 保定市聯合開展執法檢查,共同保障白洋澱入澱河流水質。
(總台記者 王勝東(do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多地高速管理部門:免費時段全國統一無法“寬限”
- 馬麵裙爆火成“龍年戰袍” 這個地方一年就賣了3億元
- 節後長胖了,用藥就能“躺瘦”?專家:想得挺好
- 【大機遇 大文章】習言道丨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 銀行批複“白名單”項目貸款超1600億元!多地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製
- 銀發旅遊市場蘊含巨大潛力(金台隨筆)
- 以義取利,不唯利是圖(人民觀點)
- 新年“第一會”上看發展丨延邊州:努力實現投資量級攀升、項目質效提升、營商環境躍升
- 新年“第一會”上看發展丨前郭縣:打造效率更高、辦事更快、服務更優、政策更好的營商環境
- 新年“第一會”上看發展丨長春市: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攻堅年” 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