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引領山西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全省創新型中小企業(ye) 達3500戶;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2392戶;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135戶;6315家參與(yu)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評價(jia)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2023年,麵對複雜外部經濟形勢,我省廣大民營企業(ye) 把握機遇、乘勢而上,堅定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抓住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風口,打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邁出高質量發展的矯健步伐。
創新驅動 搶占未來發展空間
走進高科華燁集團RGB光源封裝車間,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chan) 場麵,一排排固晶、焊線、編帶等新設備繁忙有序運行著,工作人員認真觀察著操作麵板上的提示數據,一卷卷LED燈珠卷盤從(cong) 這裏走下生產(chan) 線,發向全國各地。
在2023年全國民企500強名單中,我省8家企業(ye) 入圍,南燁集團是唯一的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ye) 行業(ye) 企業(ye) ,是成功轉型的代表。高科華燁作為(wei) 其旗下公司,見證了傳(chuan) 統煤炭產(chan) 業(ye) 通過數字化賦能和產(chan) 業(ye) 鏈延伸,一步步破繭成蝶,轉型成為(wei) 高新技術企業(ye) 的蝶變曆程。如今,高科華燁已快速成長為(wei) 中國北方最大的LED光源及LED顯示屏、注塑生產(chan) 基地。
技術創新已成為(wei) 高科華燁最深厚的競爭(zheng) 力。COB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新型小間距顯示封裝技術,是業(ye) 界普遍認為(wei) 的下一代顯示技術方案,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高科華燁的研發團隊通過近三年努力,實現了LED顯示屏燈珠最小間距從(cong) 0.833毫米到0.7毫米的新突破,達到行業(ye) 頂尖水平,並具備了產(chan) 業(ye) 化生產(chan) 基礎。
依靠科技創新,我省還湧現出數量眾(zhong) 多的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他們(men) 規模不大,卻是某些細分領域的絕對領先者。這些企業(ye) 像紐帶一樣,成為(wei) 穩定全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的中流砥柱。
發展製造業(ye) 特別是先進製造業(ye) ,是我省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去年以來,我省積極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ye) 加強科技創新,圍繞“串點成鏈”抓整合,圍繞“集鏈成群”促融合,搭建平台、培育主體(ti) ,集聚資源、精準賦能,引導一大批民營企業(ye) 積極投身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踴躍創新創造。
截至2023年底,全省有15家民營企業(ye) 參與(yu) 建設省重點實驗室,37家參與(yu) 建設省技術創新中心;全省民營中試基地17家,民營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基地3家。出台“晉創穀”創新驅動平台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製定科創團隊及企業(ye) 入駐、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落地、科技金融、公共服務5個(ge) 方麵政策措施,形成“1+5”政策體(ti) 係,建設創新聯合體(ti) ,推動核心技術攻關(guan) 及科技成果轉化。
向創新要發展驅動力,我省民營企業(ye) 乘勢而上,聚焦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搶占未來發展空間,培育新的發展優(you) 勢,實現換道領跑,發展質量更趨向好,創新經濟成色更足,煥發出民營經濟新的生機和活力。
數實融合 培育發展新動能
2023年12月28日,“數據要素×科技創新”大會(hui) 暨山西數據流量穀啟動儀(yi) 式在太原舉(ju) 行,設立三年的國內(nei) 首家以“數據要素”為(wei) 特色的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正式“由園升穀”,忻州、長治、陽泉等8個(ge) 特色分園區揭牌。時下走進園區,省內(nei) 首屈一指的數字產(chan) 業(ye) 規模已推動生態園掀開新篇章——數據要素價(jia) 值全麵釋放,精準高效的全鏈招商,穩紮穩打的項目落地,創新多元的人才培育,一個(ge) 嶄新的中部地區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正在崛起。
在發展中,園區凝結出“新新結合、輕輕聯動、前輕後重、數實融合”的具體(ti) 實踐路徑,一方麵依托低成本的數據流量供應,培育了短視頻、直播電商、電競遊戲、虛擬數字人、元宇宙、新個(ge) 體(ti) 經濟等新業(ye) 態,成為(wei) 吸納就業(ye) 、孵化創業(ye) 的重要載體(ti) ;另一方麵依托低成本的數據流量供應,在智能製造、交通運輸、綠色低碳、醫療健康等若幹重點領域推進“數據要素×”行動,吸引煤焦冶煉、能源電力、大宗物流等本地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的數字化平台落地,在破解傳(chuan) 統工業(ye) 數字化轉型難題的同時,帶動能源裝備、傳(chuan) 感監測設備等重資產(chan) 項目不斷落地。
在山西,越來越多的企業(ye) 加快產(chan) 業(ye) 數字化和數字產(chan) 業(ye) 化的步伐。圓通速遞在園區設立數字物流平台公司,而後在綜改示範區投資10億(yi) 元建設智慧物流暨大數據運營中心,項目占地麵積約200畝(mu) ,預計今年9月投入運營,屆時可直接提供就業(ye) 崗位2000個(ge) ,間接拉動山西各地超過2萬(wan) 人就業(ye) 。入園企業(ye) 祥睿能源打造低碳雲(yun) 賬戶、虛擬電廠、綠色交通運營三大平台,為(wei) 企業(ye) 提供數字能碳管理、減碳路徑規劃、綜合能源管理、電碳融合交易、城市綠色資產(chan) 開發運營等服務,依托綠色數字運營平台,引金入晉在山西布局1000個(ge) 具備“油氣氫電服”功能的“綜合能源島”,為(wei) 電動重卡、電動機械廠提供智能充換電服務,總投資額100億(yi) 元,可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600萬(wan) 噸。入園企業(ye) 智傑軟件打造了健康大數據智能服務平台,與(yu) 保羅汽車集團合作,在綜改區打造健康服務車華北生產(chan) 基地,規劃年產(chan) 1000輛移動健康巡檢服務車,包括體(ti) 檢、牙科、眼科、婦科和中醫等十餘(yu) 款車型,車載全套檢查設備及遠程醫療係統,實現可落地的“移動醫院”,帶動相關(guan) 上下遊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項目投產(chan) 後預計可實現年產(chan) 值10億(yi) 元。
山西發展數字經濟有紮實的產(chan) 業(ye) 基礎和豐(feng) 富的應用場景,迅猛發展的數字經濟已經成為(wei) 山西民營企業(ye) 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強勢動能。廣大民營企業(ye) 緊跟數字時代滾滾浪潮,推動數字經濟“四化”協同發展,加快培育轉型發展新動能,逐步形成新經濟產(chan) 業(ye) 集群,構築起山西新的區域性核心競爭(zheng) 力。
政策引領 創新活力不斷迸發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chan) 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chan) 力。近年來,我省著力推動氫能產(chan) 業(ye) 構建頂層設計、示範先行、重點謀劃的“三中心、兩(liang) 軸帶、一網絡”空間布局。作為(wei) 傳(chuan) 統能源企業(ye) ,美錦能源緊盯未來發展趨勢,及早謀劃“雙碳”目標實現路徑,憑借焦爐煤氣製氫優(you) 勢,在同業(ye) 中率先轉型謀發展,進行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形成煤、煤化工、氫能等完整的循環產(chan) 業(ye) 鏈,成為(wei) 我省氫能產(chan) 業(ye) 鏈“鏈主”企業(ye) 。
近日,位於(yu) 清徐工業(ye) 園區的美錦華盛化工有限公司,運輸焦炭的重卡停靠在門前等待加氫。近百輛氫燃料重卡,承擔著清徐工業(ye) 園區的物流重任。
據介紹,一輛氫燃料重卡,在加滿氫之後續航能夠達到400公裏,相對於(yu) 百公裏耗油三四百元的柴油車,成本降了不少,並且真正實現了零碳排放。截至2023年底,美錦能源在全國累計推廣各類氫燃料電池汽車近3400輛。
近年來,美錦能源的氫能業(ye) 務突飛猛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經曆多項極端環境測試,成功克服了技術局限,在山西、廣東(dong) 、北京、浙江、山東(dong) 、河北、內(nei) 蒙古等地都能看到美錦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身影。今年1月30日,清徐汽車站—太原南站的908路公交線上,首批6輛12米美錦氫能公交車投入使用。在氫能產(chan) 品展示大廳內(nei) ,美錦氫能全產(chan) 業(ye) 鏈安全監控數據實時顯示平台,顯示著美錦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運行情況,燃料電池、氫氣餘(yu) 量、電機的狀態等都可實時掌握。
一個(ge) 地區要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美錦能源的發展,也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體(ti) 現了我省市場主體(ti) 培育和民營經濟發展的長足進步。
出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30條”、深化拓展民營經濟發展“23條”、促進民間投資“40條”等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和“三個(ge) 沒有變”,著力破除民營經濟市場準入壁壘,持續優(you) 化民營企業(ye) 發展環境,讓民營企業(ye) 放心大膽投資、心無旁騖發展。一係列科技、金融等全方位鼓勵創新舉(ju) 措紮實推進,讓山西企業(ye) 家信心倍增,創新正在促進民營經濟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麵對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省民營經濟的強勁信心和澎湃活力正在持續釋放,創新創造活力不斷迸發,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山西實踐中,不斷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李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