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布2023年度八起生態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中新網3月21日電 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官方微博消息,外掛“作弊器”,不合格車輛搖身一變成合格;無中生有,憑空捏造檢測數據;斷電停產(chan) 應付執法檢查,欲蓋彌彰;超標排汙,汙染環境……對於(yu) 惡意的、造成實質性汙染的違法行為(wei) ,生態環境部門堅決(jue) 依法嚴(yan) 厲查處,絕不手軟。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現通報2023年度八起生態環境違法典型案例,以供警示借鑒。
案例一: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使用作弊器偽(wei) 造檢驗結果
2023年9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通過定期排放檢驗監管係統篩查檢測數據和視頻,發現懷柔區某機動車檢測企業(ye) 多輛機動車檢驗報告和檢驗過程數據中車載排放診斷係統(OBD)讀取的車輛代碼信息完全一致。車載排放診斷係統屬於(yu) 汙染控製裝置,用於(yu) 監測車輛排放係統工作狀況,並診斷、提示故障。正常情況下,不同車輛生產(chan) 製造商的車輛不可能出現相同的車輛代碼信息,根據該線索,執法人員進一步開展調查,發現該單位在7輛車不符合檢驗合格標準的情況下,采取強製關(guan) 閉電腦終止檢驗程序、違規外接作弊器等手段,篡改OBD讀取數據及檢驗結果,使不合格車輛蒙混過關(guan) 通過檢驗,轉為(wei) “合格”車輛。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相關(guan) 規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責令該企業(ye) 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七百五十元,並處五十萬(wan) 元罰款。
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是防止超標車輛上路行駛最為(wei) 重要的技術關(guan) 口,若其檢驗過程弄虛作假,使得檢驗監督形同虛設,必然會(hui) 對空氣質量造成影響。日常執法中,生態環境部門將持續強化機動車檢驗流程監督管控,對於(yu) 弄虛作假行為(wei) 發現一起嚴(yan) 肅處理一起。
案例二:環境檢測機構出具虛假檢測報告
2023年10月,大興(xing) 區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對某企業(ye) 開展執法檢查,發現其提供的檢測報告與(yu) 台賬記錄的生產(chan) 設施運行狀況不一致。經進一步調取廠區監控錄像及車輛進出廠記錄,發現某環境監測公司對該企業(ye) 開展比對檢測時,僅(jin) 在廠區內(nei) 停留18分鍾,但是檢測報告記錄的取樣檢測時間約2小時。該環境監測公司偽(wei) 造了比對檢測報告的原始數據及記錄,涉嫌出具虛假檢測報告。依據《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執法人員將相關(guan) 線索、證據移交大興(xing)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處理。大興(xing)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該企業(ye) 改正違法行為(wei) ,並處三萬(wan) 元罰款。
以上兩(liang) 起案件均為(wei) 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案,為(wei) 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近年來,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多次曝光了機動車排放檢驗、環境監測等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典型案例。但仍有少數企業(ye) 頂風作案,協助排汙者蒙混過關(guan) ,做汙染行為(wei) 的幫凶。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將聯合市場監管、公安機關(guan) 等多部門,持續加大對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的監管力度,依法嚴(yan) 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wei) 。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要加強行業(ye) 自律,將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用對地方,在環境治理體(ti) 係中真正發揮獨立、公平、公正的作用。
案例三: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汙染物
2022年10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對順義(yi) 區某幹混砂漿生產(chan) 企業(ye) 開展執法檢查。執法人員進入企業(ye) 的廠區不到5分鍾,6條本在生產(chan) 幹混砂漿的生產(chan) 線被人為(wei) 斷電停止生產(chan) 。進一步調查發現,這6條停產(chan) 的生產(chan) 線中有4條未安裝除塵設備。企業(ye) 工作人員得知執法人員前來檢查,通過微信群發出停產(chan) 通知,屬於(yu) 以逃避現場檢查為(wei) 目的的臨(lin) 時停產(chan) 行為(wei) 。2023年1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相關(guan) 規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責令該企業(ye) 改正,並處十萬(wan) 元罰款。
自覺接受環保部門監督管理,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是企事業(ye) 單位和其他生產(chan) 經營者的義(yi) 務。像這家企業(ye) 以臨(lin) 時停產(chan) 、指揮工人撤離的方式,來逃避生態環境部門正常的執法檢查,掩飾其違法排汙行為(wei) ,性質惡劣,必將受到法律嚴(yan) 懲。
案例四:儲(chu) 油庫未正常使用油氣回收裝置
2023年3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對房山區某企業(ye) 開展執法檢查,該單位主要經營汽柴油存儲(chu) 和銷售。調查發現,該企業(ye) 儲(chu) 油庫油氣回收裝置的真空泵已拆除,油氣回收裝置已無法正常使用,而該企業(ye) 仍正常經營,導致油氣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大氣中造成汙染。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相關(guan) 規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責令該企業(ye) 改正,並處十五萬(wan) 元罰款。
油氣回收裝置的正常運行,一方麵避免了逸散的油氣直接排放到大氣中造成汙染,另一方麵回收的油氣可以再利用,節約資源,降低企業(ye) 成本。可以說實現了企業(ye) 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2024年4月1日起,新修訂的《儲(chu) 油庫油氣排放控製和限值》《油罐車油氣排放控製和限值》《加油站油氣排放控製和限值》等三項油氣地標將正式實施,對油氣排放管理提出更嚴(yan) 格的要求,全市成品油儲(chu) 運銷經營單位儲(chu) 油庫應切實落實環保責任、履行環保義(yi) 務。
案例五:飲食服務項目超標排放油煙
2023年2月,豐(feng) 台區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對某餐飲企業(ye) 開展執法檢測,檢測報告顯示該企業(ye) 油煙排放濃度和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超過了《餐飲業(ye) 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中規定的排放限值,分別超標1.6倍、0.5倍。依據《北京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相關(guan) 規定,豐(feng) 台區生態環境局責令該企業(ye) 限期改正,並處一萬(wan) 元罰款。
餐飲油煙是細顆粒物(PM2.5)的直接排放源之一,也是群眾(zhong) “家門口、窗戶邊”的環境問題。在日常經營中,餐飲服務單位應當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北京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的相關(guan) 規定,安裝油煙淨化設施並保持正常使用,及時清洗油煙淨化器和管路,確保油煙排放達標。
案例六:使用超標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
2023年8月,延慶區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對某機械租賃有限公司開展執法檢查,對該公司使用的輪胎式裝載機進行排放檢測,檢測報告顯示其排氣煙度光吸收係數為(wei) 2.44m-1,超過《非道路移動柴油機械排氣煙度限值及測量方法》規定的Ⅱ類限值1.61 m-1。排氣煙度光吸收係數表征了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汙染物排放情況,吸收係數越高,機械的排放狀況越差。這台裝載機排放超標,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相關(guan) 規定,北京市延慶區生態環境局責令該公司改正,並處五千元罰款。
非道路移動機械種類繁多、活動範圍廣、排放控製技術相對落後,汙染排放較高。近年來,我市不斷強化在用非道路移動機械執法和油品使用監管,進一步推動降低排放汙染。
案例七:未按照規定使用大氣汙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
2023年10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通過自動監控係統發現位於(yu)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某企業(ye) 自動監測設備傳(chuan) 輸數據異常。經調查,該單位自動監測設備數采儀(yi) 中,用來折算汙染物排放濃度的參數不符合《電子玻璃工業(ye) 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要求,導致自動監測數據失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相關(guan) 規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責令該單位改正,並處四萬(wan) 元罰款。
自動監控係統是對重點排汙單位開展非現場執法的重要手段,相關(guan) 企業(ye) 應當按要求安裝使用自動監測設備,與(yu) 生態環境部門監控設備聯網,嚴(yan) 格按照相關(guan) 技術規範組織開展自動監控設備的日常運維,保證自動監測設備正常運行,對自動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
案例八:重點排汙單位超過許可排放濃度排放水汙染物
2023年6月,通州區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對某排汙許可持證單位總排口及車間處理設施排放口所排廢水進行了取樣檢測,檢測報告顯示該單位廢水汙染物排放濃度超過了許可排放濃度限值,最大超標倍數為(wei) 2.2倍。依據《排汙許可管理條例》相關(guan) 規定,通州區生態環境局責令該單位改正,並處二十五萬(wan) 元罰款。
《排汙許可管理條例》銜接了水法、大氣法等上位法,對超標排放汙染物等違法排汙行為(wei) 提高處罰力度,北京市不斷推動構建以排汙許可製為(wei) 核心的固定汙染源監管製度體(ti) 係,北京市生態環境執法部門也將不斷加強排汙許可證後執法監管,監督企事業(ye) 單位履行治汙主體(ti) 責任,做到持證排汙、按證排汙、依法排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