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頻出實招 稅惠春風“吹暖”科創之路
重慶發布《關(guan) 於(yu) 優(you) 化稅收服務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圍繞5方麵出台17條舉(ju) 措;青海出台13條措施支持企業(ye) 科技創新發展,明確落實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江蘇推出一攬子稅收優(you) 惠落實舉(ju) 措支持科技創新……今年4月是第33個(ge) 全國稅收宣傳(chuan) 月,多地稅務部門連日來密集發力,出台相關(guan) 舉(ju) 措優(you) 化稅收服務,確保稅費優(you) 惠政策落實落細,稅惠春風正吹暖科技創新型企業(ye) 發展之路。
“我們(men) 是上市公司的子公司,若出現涉稅風險,可能導致企業(ye) 聲譽受損,並造成一係列損失。”重慶天齊鋰業(ye) 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專(zhuan) 業(ye) 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金屬鋰及鋰係合金新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ye) ,其財務負責人安明豔表示,銅梁區稅務局和科學技術局聯合推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事前輔導服務,兩(liang) 部門聯合走訪企業(ye) 進行政策輔導、項目鑒定、申報指導,幫助企業(ye) 準確享受政策。2022年至2023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西部大開發企業(ye) 所得稅等優(you) 惠政策,累計減免稅款2800餘(yu) 萬(wan) 元。
這背後離不開“稅園企”聯絡機製的優(you) 化完善。記者了解到,重慶稅務部門加強與(yu) 科創園區管理部門聯動,組織人員走進4個(ge) 國家級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12個(ge) 市級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8個(ge) 科創園區,開展“稅助新質”惠企政策主題宣講活動,圍繞創業(ye) 投資、研究與(yu) 試驗開發、成果轉化等方麵,麵對麵講政策、送服務、問需求、解難題。
事實上,重慶日前發布《關(guan) 於(yu) 優(you) 化稅收服務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圍繞提供全生命周期稅費政策支持、提供場景化多元化稅費服務、發揮稅收大數據積極效能、優(you) 化分級分類後續管理、健全工作協調保障機製5方麵,推出17條舉(ju) 措,激發企業(ye) 創新發展活力。
當前,多地稅務部門正頻出新招,加強部門間協同,深入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化稅收服務。例如,貴州畢節“新質生產(chan) 力企業(ye) 稅費服務站”日前揭牌,“稅務+工商聯+協會(hui) +商會(hui) +企業(ye) ”多方聯動,為(wei) 企業(ye) 提供多元化、精細化、個(ge) 性化服務;大連建立“智稅聯”服務機製,通過“數據+政策”的精準匹配,實現“政策找人”“精準推送”,“一站式”解決(jue) 企業(ye) 困難;西安各級稅務部門成立“稅鏈長”團隊,按照產(chan) 業(ye) 發展邏輯,為(wei) 重點產(chan) 業(ye) 鏈提供貫通全鏈的政策谘詢與(yu) 納稅服務。
“科技創新是加快新質生產(chan) 力形成的關(guan) 鍵,而企業(ye) 是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ti) 。”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旭紅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精細化落實相關(guan) 稅費服務,有利於(yu) 降低企業(ye) 科技創新相關(guan) 稅費成本,進一步促進企業(ye)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稅務部門相關(guan) 服務不斷“上新”的背後,離不開國家稅惠政策的持續完善和優(you) 化。近年來我國支持科技創新的稅惠政策持續“加碼”。例如,去年國家將符合條件的行業(ye) 企業(ye) 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並作為(wei) 製度性安排長期實施。當前,這項稅惠紅利正不斷轉化為(wei) 企業(ye) 創新發展的巨大動力。
“新產(chan) 品研發首先需要資金的支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讓我們(men) 企業(ye) 在研發投入上的比重實現‘五連增’。”承德露露股份公司財務總監李豔軍(jun) 算了一筆研發紅利賬——2023年企業(ye) 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3056.7萬(wan) 元,同比增長42.5%,創下曆史新高。據了解,今年該企業(ye) 正研發跨品類組合產(chan) 品,這筆稅費減免資金能讓企業(ye) 產(chan) 品更順暢地實現多元化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ye) 發展。專(zhuan) 家普遍認為(wei) ,減稅降費從(cong) 追求規模轉向注重精準有效,未來稅費優(you) 惠政策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將有進一步發力空間。
“這意味著在均衡宏觀稅負穩定的基礎上,通過結構性的調整實現對於(yu) 科技創新及製造業(ye) 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同時也進一步優(you) 化現有稅製結構,發揮稅收對於(yu) 加快新質生產(chan) 力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作用。”李旭紅說。
她進一步建議,可根據企業(ye) 發展及科技創新的不同階段,創新不同的稅費優(you) 惠方式;運用數字化的現代稅收征管技術,優(you) 化稅費服務,提升政策效能;同時,進一步增強對科技創新人才的稅費支持服務,發揮人力資本對於(yu) 促進科技創新的積極效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