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龍2”號科學家在港交流應對氣候變化方案
新華社香港4月9日電(記者黃茜恬)香港中文大學9日起一連兩(liang) 日舉(ju) 行氣候變化國際會(hui) 議。該研討會(hui) 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訪港係列活動之一。
此次研討會(hui) 的主題為(wei) “氣候變化國際會(hui) 議:極地科考、生態環境與(yu) 氣候變化”,吸引逾2000名全球科學家、政策製定者及行業(ye) 領袖等共同探討,尋求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解決(jue) 方案。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在歡迎辭中表示,很高興(xing) 邀得“雪龍2”號的科學家來中大參與(yu) 氣候變化國際會(hui) 議,與(yu) 師生及各地專(zhuan) 家深入交流。中大將繼續支持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保護海洋資源的工作。
國家自然資源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陳丹紅出席研討會(hui) 致辭表示,國家一直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積極推動綠色能源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局麵;同時積極和其他國家及地區溝通,探討氣候變化的影響,共同製定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計劃。
“雪龍2”號訪港籌備委員會(hui) 主席馬逢國致辭說,“雪龍2”號涉及極多前沿科技,本次訪港將進一步激發香港年輕人的科技創新熱忱。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為(wei) “雪龍2”號訪港活動搭建了非常好的學術交流平台,為(wei) 香港的科創發展及人才培養(yang) 作出貢獻,也為(wei) 加強內(nei) 地與(yu) 香港乃至全球的科研合作創造更好條件。
當日研討會(hui) 邀請數十位長期關(guan) 注極地研究的海洋學、生物生態學、天文學、冰川學和工程技術等領域的頂尖科學家發表學術報告和論壇討論。他們(men) 提出,全球氣候變化對全球經濟、社會(hui) 及生態平衡影響深遠,極地是全球氣候變化的驅動器和感應器,加強極地科學研究、開展跨學科合作、推進國際極地大科學計劃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舉(ju) 措。
此次研討會(hui) 由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jue) 方案網絡香港分會(hui) 、中大賽馬會(hui) 氣候變化博物館及香港極地研究中心協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