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 在線教學要從“新鮮感”走向“新常態”
14日,提到疫情期間在線教學實踐留下的經驗與(yu) 成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hui) 上用了三個(ge) “興(xing) 奮”:學生學習(xi) 的自主性讓人興(xing) 奮,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讓人興(xing) 奮,教學管理的精準性讓人興(xing) 奮。“今後也要充分運用疫情期間掀起的‘學習(xi) 革命’,紮實推動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ang) 的‘質量革命’。”吳岩強調。
疫情期間的高校在線教學,全區域、全覆蓋、全方位實現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截至5月8日,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wan) 教師在線開出了107萬(wan) 門課程,合計1226萬(wan) 門次課程,其中既包括理論課,也包括實驗課;參加在線學習(xi) 的大學生共計1775萬(wan) 人,合計23億(yi) 人次。
在線教學實踐,帶來了“四個(ge) 變”:改變了教師的教,改變了學生的學,改變了學校的管,改變了教育的形態。吳岩說,複課後,對在線教育,也要從(cong) “新鮮感”向“新常態”轉變。“因為(wei) 我們(men) 不可能、也不應該退回到疫情發生之前的教與(yu) 學狀態,融合了‘互聯網+’‘智能+’技術的在線教學已經成為(wei) 中國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
如何向新常態轉變?吳岩指出,學校正常開學之後,在線教學依然可以和課堂教學並行,這是物理變化。比物理變化更深刻的是化學變化,從(cong) 在線教學中總結出來的教和學的技術方法,包括內(nei) 容和標準,評價(jia) 和範式,都會(hui) 發生深刻變化。
“臨(lin) 時教改”要變成“質量行動”。吳岩說,在疫情期間,教育部也成立了三個(ge) 並行的質量監測的課題組,對課程平台和技術平台的服務進行評估,對各個(ge) 學科、各個(ge) 專(zhuan) 業(ye) 的教育教學情況進行評估,對線上線下開展課程是否實質等效的教學效果進行評估。同時,課題組也在研究,這些應對疫情的臨(lin) 時措施,怎麽(me) 轉變成平時狀態。
疫情期間,教育部也要求所有省市和所有學校實行線上教學質量周報製度。“我們(men) 讓三個(ge) 平行課題組,對全國上千所學校以及12個(ge) 學科門類的教與(yu) 學情況進行海量數據分析。通過調查,我們(men) 發現了可喜的變化:多年未見的學校凝心聚力地抓教學改革的喜人局麵出現了,多年未見的老師凝心聚力地抓教學、抓上課質量的局麵形成了。” 吳岩說,在線教學時,同樣也要打造線上金課、線下金課、混合式金課、虛擬仿真金課和社會(hui) 實踐金課,將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在在線課程中體(ti) 現。疫情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了教育部曾提出的“讓課程優(you) 起來,讓教師強起來,讓學生忙起來,讓管理嚴(yan) 起來,讓效果實起來”的“五個(ge) 起來”。
“我們(men) 會(hui) 把此次大規模在線教育教學的一些生動實踐轉化為(wei) 疫情結束後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舉(ju) 措,形成包括思想、理念、內(nei) 容、方法、技術、標準、評價(jia) 、範式等在內(nei) 的一整套改革方案。”吳岩展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左手融資右手燒錢 在線教育營銷大戰啟幕競爭白熱化
“停課不停學、不停教”讓在線教育在特殊時期被快速催熟,與之同時,頭部企業的營銷大戰也拉響。[詳細] -
教育部:努力開發適合畢業生的科研助理崗位
由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資委、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共青團中央等6部門共同主辦的2020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百日衝刺”行動正式啟動。[詳細] -
打掉教育直播的“攔路虎”
不久前,一封湖北省陽新縣教育局發出的感謝函,被送到福建網龍公司“網教通”湖北團隊手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