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疫情影響畢業實習? 浙財大首推“虛擬仿真實習”

董碧水 發布時間:2020-05-18 08:4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疫情影響畢業(ye) 實習(xi) ?

  浙財大首推“虛擬仿真實習(xi) ”

  早上8點50分,徐從(cong) 聖坐在電腦前完成了每日的實習(xi) 打卡,在觀看指導老師教學直播後,進入線上“虛擬仿真實習(xi) ”係統,進行類似於(yu) 現實中“市民中心”諸多窗口的操作。

  作為(wei) “行政服務中心”科員,徐從(cong) 聖在網絡虛擬環境中處理著眾(zhong) 多由其他學生模擬經營者的交易業(ye) 務,審核納稅申報、製定稅務規則、處罰違約訂單……

  徐從(cong) 聖是浙江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專(zhuan) 業(ye) 2020屆畢業(ye) 生,他在家中完成了畢業(ye) 實習(xi) ,“所有需要完成的實習(xi) 內(nei) 容都是在線上模擬的商業(ye) 係統中進行的。”

  因為(wei) 疫情,許多即將畢業(ye) 的同學外出麵臨(lin) 健康、交通、管製等多種風險,正常的畢業(ye) 實習(xi) 受到影響。浙江財經大學推出了“虛擬仿真實習(xi) ”,給學生提供安全、便捷的線上實習(xi) 條件,讓與(yu) 徐從(cong) 聖一樣的同學在家完成畢業(ye) 實習(xi) 。

  “虛擬仿真實習(xi) ”是通過模擬現實商業(ye) 環境,構建包括行政服務中心、商業(ye) 銀行、交易服務中心、人才中心、會(hui) 計師事務所等服務機構以及供應公司、製造公司、商貿公司、物流公司等運營主體(ti) ,給學生提供行政主管、銀行行長、公司經理、會(hui) 計師等職業(ye) 角色,進行市場虛擬運行,完成畢業(ye) 實習(xi) 。

  據悉,此次浙財大共開設了10個(ge) “虛擬仿真實習(xi) ”班級,每個(ge) 班級都作為(wei) 獨立運行的商業(ye) 環境係統,所有職業(ye) 角色均由學生擔任,學生需要在線上虛擬環境中進行虛擬時間為(wei) 期1年的商業(ye) 博弈。

  不同的學生擔任不同的商業(ye) 角色,不同的角色又有不同的權限,不同的權限也會(hui) 出現不同的操作頁麵和操作任務。徐從(cong) 聖介紹,不同職業(ye) 的學生做的事情也不同,他所在的行政服務中心總共2人,在競選主任失敗後,徐從(cong) 聖擔任了科員,“主任和我的操作內(nei) 容就不一樣。”徐從(cong) 聖說。

  據介紹,學生在實習(xi) 工作過程中,也並非簡單地點點鼠標,需要對自身的行政服務形成認知;需要解決(jue) 其他運營者的疑問,發布上級消息,製定規則;催繳各公司的納稅,對違規者進行處罰;同時,作為(wei) 公證者和協調者,還需要對各公司簽訂的合同、附加條款備份等,“以免某方違約不認賬。”

  對比現實實習(xi) 和網絡實習(xi) ,徐從(cong) 聖認為(wei) ,線上、線下實習(xi) 的共同之處在於(yu) 交流,工作需要頻繁的交流才能解決(jue) 問題;而不同之處也在於(yu) 交流,線上和其他職業(ye) 人基本使用釘釘溝通,“有時會(hui) 漏看、晚看消息。且有些感性交流,必須要線下才行。”他說。

  何宇在模擬實訓中,擔任了製造企業(ye) 總經理一職。在他看來,虛擬仿真實習(xi) 係統就是模擬了一個(ge) 商業(ye) 操作平台,和現實中的商業(ye) 往來幾乎一樣。他們(men) 在裏麵填寫(xie) 數據、提交表單,“簽約轉賬的話,就用標準格式發消息給交易中心和商業(ye) 銀行,操作完後就可以查看庫存、訂單、資金賬戶等狀態信息。”

  商業(ye) 環境複雜多變,即使是在虛擬的仿真實習(xi) 中,各個(ge) 職位的學生也都會(hui) 遇到棘手的問題。“企業(ye) 經營需要負責謹慎,越是充分利用企業(ye) 潛力的計劃,越是要貫徹執行,否則牽一發而動全身,會(hui) 造成企業(ye) 的困擾。”何宇分享自己擔任製造企業(ye) 總經理的經營經曆。他坦承,商貿公司搖擺不定的態度、CEO不承認采購經理協議等信任危機、建立行業(ye) 協會(hui) 失敗、接受反壟斷調查後遭到誠信質疑等問題的出現,會(hui) 讓自己更加關(guan) 注企業(ye) 之間的溝通。

  此次模擬仿真實習(xi) 是浙江財經大學在疫情下采取的特殊模式,也是第一次讓學生進行線上的畢業(ye) 實習(xi) 。“此次虛擬仿真實習(xi) 雖然具有應急性,但也具有必然性。”浙財大教務處處長李政輝說。他認為(wei) ,模擬仿真實習(xi) 不僅(jin) 滿足了在線下實習(xi) 條件不充分情況下學生畢業(ye) 實習(xi) 的訴求,在服務學生層麵,也是互聯網下教育創新的探索。“互聯網深度介入生活,更快、更便捷的聯係方式也會(hui) 改變行政管理運行的方式與(yu) 商業(ye) 模式”。

  趙蕾 蔣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董碧水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