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恒大、萬科 大企業加入能否推動養豬業轉型升級
從(cong) 碧桂園、恒大、萬(wan) 科等房企,到網易、京東(dong) 等互聯網公司,都紛紛將目光投向了“二師兄”。企業(ye) 跨界養(yang) 豬是看到了這個(ge) 行業(ye) 背後有利可圖。不過,外行養(yang) 豬很少有笑著出來的。對於(yu) 消費者來說,不管誰養(yang) 豬,更關(guan) 心豬肉的價(jia) 格和品質。
5月7日晚,萬(wan) 科招聘小程序“萬(wan) 招君”發布了5條招聘信息,每個(ge) 崗位均與(yu) “豬”有關(guan) 。房企跨界不是新鮮事,而這一次,萬(wan) 科將目標鎖定生豬養(yang) 殖行業(ye) 。
在萬(wan) 科之前,碧桂園、恒大等房企,網易、京東(dong) 等互聯網公司,都紛紛將目光投向了“二師兄”。房地產(chan) 、互聯網企業(ye) 紛紛涉足,讓豬再次站在了風口上。
養(yang) 豬成不少企業(ye) 跨界的共同選擇
疫情期間,萬(wan) 科部分樓盤為(wei) 業(ye) 主提供生鮮、豬肉,取得了不錯的反響,但采購環節卻異常困難,於(yu) 是萌生了自產(chan) 的想法。
今年3月份,萬(wan) 科成立食品事業(ye) 部,開始布局生豬養(yang) 殖、蔬菜種植、餐飲,聲稱要打造“從(cong) 農(nong) 場到餐桌”的整條產(chan) 業(ye) 鏈,為(wei) 萬(wan) 科現有客戶提供安全健康的日常餐食。
初看之下,萬(wan) 科此前的多元化,多是圍繞地產(chan) 主業(ye) 展開。這次跨界養(yang) 豬,跨度明顯偏大。其實,萬(wan) 科的養(yang) 豬進程早有跡可循。2015年,萬(wan) 科就以8%的持股比例設立綠倍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後者官網展示的成功案例即為(wei) 養(yang) 豬項目。更顯著的行動出現在2018年,當年4月萬(wan) 科同上市公司農(nong) 產(chan) 品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約定在新零售及城市食品安全產(chan) 業(ye) 、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綜合產(chan) 業(ye) 園區開發、現代化農(nong) 產(chan) 品種植養(yang) 殖基地建設等領域開展合作。
網易丁磊之前也養(yang) 過豬,地產(chan) 企業(ye) 萬(wan) 達、恒大早就在養(yang) 豬了。重慶南方集團董事長孫甚林10多年前就拿出20多億(yi) 元挺進養(yang) 豬業(ye) 。
逐利是資本特質
當孫甚林宣布進軍(jun) 養(yang) 豬業(ye) 時,許多人感到意外。“養(yang) 豬業(ye) 風險大、周期長,你為(wei) 什麽(me) 還要養(yang) 豬?家人都反對我養(yang) 豬,外界也是嘲笑和質疑。”他說,養(yang) 豬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慎重考察後做出的決(jue) 策。
“民以食為(wei) 天,中國人的飲食構成中,豬肉最受歡迎。因此,生豬養(yang) 殖業(ye) 前景光明。”孫甚林認為(wei) ,房地產(chan) 業(ye)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已逐漸飽和。
資料顯示,現在豬肉消費占據國民肉類消費比例的60%以上,作為(wei) 全球豬肉產(chan) 銷第一大國,我國每年出欄的豬約有7億(yi) 頭。
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多元化還是專(zhuan) 業(ye) 化,是擺在不少企業(ye) 麵前的一道難題,有成功也有失敗,但資本逐利的本性不會(hui) 變。不少養(yang) 殖企業(ye) 都在風口上掙了錢,這是一些企業(ye) 養(yang) 豬的重要原因。
2019年的豬瘟疫情,觸發了價(jia) 格行情。5月9日,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大數據中心發布的重慶市生豬價(jia) 格趨勢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10月底,全國生豬交易均價(jia) 達41.5元/公斤,較2018年5月的最低均價(jia) 10元/公斤上漲415%,全國生豬價(jia) 格步入超強周期。
肉價(jia) 上漲之際,養(yang) 豬大戶業(ye) 績也是一飛衝(chong) 天。2019年新希望養(yang) 豬實現收入74.87億(yi) 元,同比增長42.62%,實現毛利潤28.85億(yi) 元、38.53%的毛利率;同年龍頭養(yang) 豬企業(ye) 牧原股份實現營業(ye) 收入202.21億(yi) 元,同比增長51.04%,歸屬於(yu) 上市股東(dong) 淨利潤暴增1075.37%,達到61.14億(yi) 元。
股價(jia) 上行效應也在相關(guan) 公司股東(dong) 的財富排名上得以體(ti) 現。福布斯發布的第34期全球億(yi) 萬(wan) 富豪榜顯示,牧原股份秦英林家族以185億(yi) 美元財富位列榜單第43位。養(yang) 豬大王身價(jia) 已然超過京東(dong) 劉強東(dong) 、小米雷軍(jun) 等一眾(zhong) 互聯網大咖。
消費者更關(guan) 心豬肉價(jia) 格和品質
去年以來,受非洲豬瘟、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各地生豬產(chan) 能下降。各級政府出台了係列強力措施推進生豬生產(chan) 恢複發展,生豬產(chan) 能呈現持續向好態勢,但與(yu) 曆史同期相比仍處於(yu) 低位。國家相關(guan) 部門密集出台了財政金融扶持、用地、與(yu) 養(yang) 殖有關(guan) 的農(nong) 業(ye) 機械補貼的政策。
中國食品產(chan) 業(ye) 分析師朱丹蓬表示,企業(ye) 進軍(jun) 養(yang) 豬業(ye) ,是順應政策發展趨勢,國家也在鼓勵有實力、有資金、有資源的企業(ye) 跨界去做,使生豬行業(ye) 更加品牌化、規範化,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東(dong) 北農(nong) 業(ye) 大學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研究中心教授王剛毅也認為(wei) ,這個(ge) 時間點開始養(yang) 豬的話,到年底恰好可以出欄,是個(ge) 好時候。不過,行業(ye) 外的大企業(ye) 進入養(yang) 殖行業(ye) ,很少有笑著出來的。
經營地產(chan) 數十年,萬(wan) 科服務著龐大的客戶群。如何挖掘這些用戶的後續價(jia) 值、更好地服務這些客戶,是萬(wan) 科需要思考的問題。
對於(yu) 消費者來說,不管誰養(yang) 豬,更關(guan) 心的是豬肉價(jia) 格和品質。“短期內(nei) 生豬市場供應相對充足。”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大數據中心主任鍾紹智表示,今年二季度,生豬供給和需求彈性表現出較強的博弈,形勢較為(wei) 複雜。同時應當注意到,豬瘟疫情在全國仍有零星發生,養(yang) 殖風險和養(yang) 殖成本仍然較高,本年內(nei) 豬價(jia) 將整體(ti) 維持高位運行。
各行進軍(jun) 養(yang) 豬業(ye) ,也倒逼養(yang) 豬企業(ye) 轉型升級。重慶豬肉零售行業(ye) 龍頭企業(ye) 琪金集團董事長林其鑫告訴記者,琪金榮昌豬科技產(chan) 業(ye) 園,將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為(wei) 科技園裏養(yang) 殖的生豬建電子檔案,讓每一頭豬從(cong) 出生到運送到市民的餐桌,整個(ge) 過程都可以追根溯源,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