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團結抗疫是當務之急
全球團結抗疫是當務之急(和音)
——抗擊疫情離不開命運共同體(ti) 意識(38)
疫情所照鑒的全球衛生治理不足,是當今世界必須共同直麵的挑戰。世人期待的,是團結合作力量的進一步凝聚,是戰勝病毒的希望之光,更是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的光明未來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凝心聚力、切實行動、團結抗疫,是當務之急,關(guan) 乎人類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第七十三屆世界衛生大會(hui) 將於(yu) 5月18日以視頻會(hui) 議形式召開,特殊時期,特殊使命,承載著世界各國人民的期待。
正如習(xi) 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特別峰會(hui) 上闡述的重要主張:“當前,國際社會(hui) 最需要的是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全麵加強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強大合力,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chuan) 染性疾病的鬥爭(zheng) 。”國際社會(hui) 的主流意願,就是攜手抗疫、共克時艱。
世界衛生組織是聯合國專(zhuan) 門機構,是協調推進全球抗疫合作的核心力量。世衛組織在譚德塞總幹事領導下,秉持客觀、公正、科學的態度,積極推動抗擊疫情國際合作,得到國際社會(hui) 廣泛認可。
連續數月,世衛組織付出的艱苦努力都處於(yu) 全球聚光燈下:協助各國加強疫情防控和能力建設;與(yu) 眾(zhong) 多夥(huo) 伴合作提供權威信息,向公眾(zhong) 、醫護人員和各國發布了數十份技術指導;通過世衛組織全球專(zhuan) 家網絡協調一流的科學家,組織、優(you) 化全球科研力量;攜手世界主要網絡平台,應對隨疫情次生的“信息流行病”;為(wei) 一線醫護人員提供必要的醫療設備,世衛組織與(yu) 合作夥(huo) 伴訂購了3000萬(wan) 套檢測設備,並向需求最迫切的國家運送大批口罩、護目鏡等設備;培訓、動員醫護人員,在線提供40多種語言的培訓課程;啟動“獲得抗擊新冠肺炎工具加速器”國際合作倡議,籌集74億(yi) 歐元,用於(yu) 加速研發生產(chan) 並公平分配新冠肺炎疫苗、診斷和治療工具……大量數據和事實說明,無論是發布權威信息、提供技術指引、籌措防疫物資,還是協調全球抗疫行動,世衛組織都功不可沒。
病毒沒有國籍,疫情不分種族、國家、地域。人類是命運共同體(ti) ,團結合作抗疫是唯一出路。當前,支持世衛組織發揮積極作用,就是維護人類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77國集團和中國”最近發表聲明,讚賞世衛組織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發揮領導作用;不結盟運動舉(ju) 行應對新冠肺炎視頻峰會(hui) 並通過政治宣言,支持世衛組織在全球抗疫中的領導作用——上述支持分別代表了世界上100多個(ge) 國家,體(ti) 現了國際社會(hui) 對世衛組織的信心。不止於(yu) 此,歐盟、非盟等地區組織也都以明確的實際行動支持世衛組織,助力各國抗疫。
行動起來,支持世衛組織,是各方應盡之責。“當前,個(ge) 人、企業(ye) 及其他組織能夠為(wei) 世衛組織做些什麽(me) ?我想讓你們(men) 知道,人們(men) 多麽(me) 感激你們(men) 所做的工作。”一位英國記者日前在世衛組織例行發布會(hui) 上這樣發問。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回答:“需要空間、支持、團結,來完成工作。世衛組織有成千上萬(wan) 工作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我們(men) 需要團結。”這樣的問與(yu) 答,折射出人心所向、勢之所趨。顯然,西方一些政客動輒汙名化世衛組織的行徑,完全與(yu) 國際主流共識格格不入。拿世衛組織作為(wei) 地緣政治博弈工具的任何企圖,都無異於(yu) 對人類生命健康權利的挑釁。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雜誌主編理查德·霍頓認為(wei) ,全球衛生安全體(ti) 係需要世衛組織,保護世界人民健康福祉是世衛組織的唯一目標,疫情大流行期間削弱世衛組織的決(jue) 定是反人類的罪行,這是對全世界人民不人道的攻擊。
團結合作不僅(jin) 是人類的現實需要,而且是必須作出的選擇。正如譚德塞所強調:“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任何一次恐怖襲擊。病毒才是我們(men) 共同的敵人。”亦如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所指出:“病毒不分國界,對任何人都是威脅。在一個(ge) 相互聯結的世界,隻有其他每一個(ge) 人都安全了,才能保障自身安全。”
疫情所照鑒的全球衛生治理不足,是當今世界必須共同直麵的挑戰。此時此刻,世界的目光投向世界衛生大會(hui)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分析疫情防控最新進展,分享防控經驗,分辨應對方案……世人期待的,是團結合作力量的進一步凝聚,是戰勝病毒的希望之光,更是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的光明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