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各色花式主播紛紛登場 直播帶貨能否保持長久火力

李國 發布時間:2020-05-19 09:17:00來源: 工人日報

  任何一個(ge) 新鮮事物都有“保鮮期”,如不加以正確引導,直播帶貨很可能會(hui) 像大多數網紅一樣“曇花一現”。如何將直播帶貨常態化,實現可持續發展,值得各方關(guan) 注。

  “老板,你直播了嗎?”近來成了一句流行語。隨著疫後線上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帶貨”直播作為(wei) 一種網絡消費新業(ye) 態正成為(wei) 潮流。

  前有李佳琦,後有薇婭,帶貨主播們(men) 憑借巨大的流量和人氣,正在資本市場掀起一波又一波“巨浪”。“李佳琦概念股”金字火腿和新文化暴漲之後,成為(wei) 了正宗“薇婭概念股”的夢潔股份也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5月12、13、14日連續三個(ge) 一字漲停板。

  從(cong) 商界跨領域跳入電商直播帶貨的企業(ye) 家不在少數。5月15日晚間,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現身京東(dong) 直播間,開啟品牌福利直播,全場直播帶貨7.03億(yi) 元,創下家電行業(ye) 直播帶貨史上最高成交紀錄。

  如果說電商直播在2019年迎來了暴發式增長,那麽(me)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宅經濟”則讓直播帶貨徹底火了。

  各色花式主播紛紛閃亮登場

  5月16日上午10時,重慶市沙坪壩區領導網絡直播小康集團專(zhuan) 場活動舉(ju) 行。直播過程中,沙坪壩區委書(shu) 記江濤、區長常斌客串“網紅主播”,為(wei) “沙坪壩智造”站台,為(wei) 小康汽車帶貨。

  截至中午12時,直播累計觀看量達266萬(wan) ,觀看人數131.6萬(wan) ,點讚互動量達到20萬(wan) 次。據天貓旗艦店統計,累計818個(ge) 訂單,貨值約1.12億(yi) 元。

  重慶大足龍水是名副其實的五金重鎮。大足工業(ye) 園區管委會(hui)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底,園區聚集了五金企業(ye) 595家,產(chan) 值205億(yi) 元。疫情期間,以可視化、互動性、體(ti) 驗感為(wei) 優(you) 勢的直播帶貨,開始進入企業(ye) 的視線。嚐到甜頭的企業(ye) ,點燃了直播帶貨的熱情。如“重慶老字號”鄧家刀,就請來杭州知名主播烈兒(er) 寶貝賣貨,僅(jin) 3分鍾就引導成交1000多單。

  大足工業(ye) 園區管委會(hui) 常務副主任楊愛民告訴記者:“目前,園區有78家企業(ye) 開展網絡直播帶貨,線上交易量大多能達到企業(ye) 銷售總額的三至四成。園內(nei) 搭建了6個(ge) 公共直播間,但這遠遠不夠用。”接下來,園區將引導電商產(chan) 業(ye) 園建設一個(ge) 2400平方米的大型直播基地,規劃建設50個(ge) 公共直播間。

  5月10日,在重慶天生三橋景區280米高的懸空玻璃眺台上,武隆區長盧紅化身“網絡主播”,熱情洋溢、詼諧幽默地向網友們(men) 推介武隆的景區景點、文創產(chan) 品和特色農(nong) 副產(chan) 品。短短兩(liang) 小時直播,瀏覽量超過73萬(wan) ,銷售仙女紅茶、羊角豆幹等特色產(chan) 品411萬(wan) 元。

  近段時間來,重慶開州、綦江、潼南、江北、榮昌、雲(yun) 陽等一大批區縣領導紛紛走進抖音、快手、拚多多、淘寶等平台的直播間,推動直播帶貨和“網紅經濟”發展。據快手、攜程聯合發布的大數據報告,通過“直播+旅遊”,重慶旅遊人氣明顯回升,成為(wei) “全國10大人氣城市”。

  企業(ye) 紛紛轉場直播帶貨

  當前,電商直播已經成為(wei) 推動傳(chuan) 統商業(ye) 模式變革的一股新力量。站在直播帶貨這個(ge) 新風口上,許多滯銷產(chan) 品不僅(jin) 順利賣了出去,甚至還成了“網紅產(chan) 品”。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上場直播帶貨的知名企業(ye) 家超過40位,涵蓋旅遊、體(ti) 育、餐飲、家電、服飾鞋包、美妝個(ge) 護、數碼3C、生鮮電商、母嬰、重型卡車等行業(ye) 領域。

  “傳(chuan) 統賣場要高質量發展,在營銷創新方麵,必須跟上消費者的步伐和需求。疫情期間,我們(men) 啟動了騰訊小程序直播帶貨,重慶百貨大樓、世紀新都、凱瑞商都、瑞城商都和萬(wan) 州商都五大百貨賣場可以同時進行直播。”重慶商社集團百貨事業(ye) 部相關(guan) 人士告訴《工人日報》記者,現在百貨板塊的一線銷售員工還多了一個(ge) 工種角色,那就是主播帶貨。

  目前,商社集團旗下所有百貨商場都可進行直播帶貨。五大百貨賣場每個(ge) 商場有30~50人的主播團隊,都是由商場員工經過培訓後組成,另外還有品牌自己的主播人員,平均每天有近200名百貨主播同時上線進行帶貨直播。

  直播帶貨的效果遠超人們(men) 意料,除了企業(ye) 外,不少地方政府也正努力將其作為(wei) 拓展消費扶貧和電商助農(nong) 的新路徑。各地市縣領導直播帶貨的示範效應很明顯,農(nong) 戶、商戶和各大平台,也在直播帶貨的熱潮中獲益。

  直播帶貨釋放新興(xing) 消費潛力

  然而,有漲潮便有退潮,有風起便有風落,如何將直播帶貨常態化,實現可持續發展,更是值得各方關(guan) 注。

  任何一個(ge) 新鮮事物都有“保鮮期”,如不加以正確引導,很可能會(hui) 像大多數網紅一樣“曇花一現”。隨著直播逐漸全民化,線下商家、品牌、素人直播數量在不斷遞增。在主播的吆喝聲與(yu) 直播間的人氣中,消費者往往奔著熱鬧下單。重慶工商大學長江經濟研究院莫遠明研究員坦言:直播帶貨,恰好是短時間、爆點式的營銷,背負了一定信譽風險。如果貨品的品質、物流等環節跟不上,整個(ge) 鏈條上的人都要為(wei) 此“背鍋”。

  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梳理消費者投訴統計有關(guan) 情況發現,一些主播帶貨時存在誇大宣傳(chuan) 、引導消費者繞開平台私下交易等現象,部分消費者遭遇假冒偽(wei) 劣商品、售後服務難保障情況,賣家與(yu) 平台之間、直播平台與(yu) 電商交易平台之間的關(guan) 係複雜,導致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和合理維權訴求大打折扣。

  據該會(hui) 統計,37.2%的受訪者在直播購物中曾經遇到過消費問題,“擔心商品質量沒有保障”和“擔心售後問題”是消費者兩(liang) 大主要顧慮,分別占比60.5%和44.8%。

  為(wei) 了規避風險,讓直播帶貨成為(wei) 集品質優(you) 、價(jia) 格好、配送快、口碑佳等優(you) 勢於(yu) 一身的產(chan) 品銷售新渠道,重慶市及時出台了2111工程,從(cong) 主體(ti) 培育、健全生態再到應用層麵,將直播帶貨轉變為(wei) 可信、可控的商業(ye) 新生態。

  作為(wei) 率先享受到“網紅經濟”紅利的城市,重慶近日出台了《關(guan) 於(yu) 加快線上業(ye) 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發展的意見》《重慶市加快發展直播帶貨行動計劃》等文件,大力推動網絡零售、直播帶貨、線上線下融合等工作,加快釋放新興(xing) 消費潛力。

  5月10日,在重慶召開的大力發展“三線”新業(ye) 態新模式促進線上消費推進大會(hui) 上,該市相關(guan) 領導表示,隻有通過嚴(yan) 肅的製度,才能讓流量變“銷量”,實現長效輸出,才能為(wei) 促進農(nong) 特產(chan) 品銷售打開一條可信、可控的新渠道。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