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我科學家基於動物模型 證實哺乳傳播寨卡病毒

陸成寬 發布時間:2020-05-19 09:17: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陸成寬)寨卡病毒(ZIKV)感染是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寨卡疫情被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為(wei) “國際關(guan) 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近日,記者從(cong)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首次利用動物模型研究證實哺乳可傳(chuan) 播寨卡病毒。相關(guan) 成果在線發表於(yu) 《臨(lin) 床微生物學與(yu) 傳(chuan) 染》雜誌上。

  寨卡病毒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chuan) 播,也可以通過被感染的精液進行性傳(chuan) 播。研究表明孕婦感染ZIKV後,病毒可以通過胎盤感染胎兒(er) 的大腦引發胎兒(er) 小頭症。近期也有臨(lin) 床報道發現,在ZIKV感染的母親(qin) 乳汁中,可檢測出ZIKV的病毒基因RNA片段和感染性病毒顆粒。哺乳期母親(qin) 感染ZIKV後,新生兒(er) 也有感染ZIKV的報道,引發了人們(men) 對自然哺乳安全性的擔憂。“這給我們(men) 提出了一個(ge) 重要的科學問題:寨卡病毒能否通過哺乳感染嬰兒(er) ?”論文通訊作者、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研究員鄭永唐說。

  研究人員利用I型幹擾素受體(ti) 敲除的小鼠和野生型的C57Bl6小鼠建立感染模型,發現ZIKV可以通過乳汁感染新生的乳鼠,導致乳鼠產(chan) 生神經係統的病變和病症。在自然哺乳或人工哺乳的感染模型中,ZIKV首先在乳鼠的肺組織中複製,然後再擴散到其他組織和器官。人類乳汁中含有大量的抗病毒活性成分,有可能抑製ZIKV感染。為(wei) 進一步評估ZIKV在乳汁中傳(chuan) 播的風險,研究人員又把人類乳汁和ZIKV混合,通過人工哺乳的方式飼喂野生型乳鼠,結果發現人類乳汁具有一定的抗ZIKV活性,但不能阻斷ZIKV的傳(chuan) 播。

  鄭永唐表示,該研究在動物模型中證實了ZIKV存在哺乳傳(chuan) 播方式,提示在ZIKV感染的哺乳期母親(qin) 中,有必要對母乳是否攜帶ZIKV進行檢測,並對其自然哺乳的安全性進行評估。該研究對ZIKV母嬰傳(chuan) 播的防控策略有重要的指導意義(yi) 。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