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武漢中考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加10分 8月1日公布成績

劉嘉 發布時間:2020-05-22 09:31:00來源: 長江日報

  5月21日,武漢市教育局公布今年中考招生政策。今年,武漢取消體(ti) 育中考現場測試和理化生實驗技能操作考查。參加中考的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在其考試成績總分基礎上加10分後參加錄取,實行計劃單列。此外,中考填報誌願時間為(wei) 6月10日—6月14日。

  今年武漢共有7.29萬(wan) 名初中畢業(ye) 生,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約4.12萬(wan) 人,各類中等職業(ye) 學校招生計劃約2.98萬(wan) 人。受疫情影響,2020年武漢市中考推遲一個(ge) 月進行。具體(ti) 考試時間為(wei) 7月20日—21日,文化課考試科目為(wei) 語文、數學、英語(含聽力測試)、物理化學(合卷)、道德與(yu) 法治。

  中考報名時間為(wei) 5月11日—26日;填報誌願采取考前填報方式,誌願結構不變。5月31日至6月1日通過“湖北陽光招生”短信特服號碼“10639678”向考生發送網上填報誌願的用戶名和初始密碼,考生網上填報誌願時間為(wei) 6月10日8時至6月14日17時。

  體(ti) 育中考滿分為(wei) 30分,其中平時體(ti) 育成績占15分,體(ti) 育測試成績占15分。平時體(ti) 育成績以初一、初二和初三《國家學生體(ti) 質健康標準》的測試結果計取;體(ti) 育測試成績全體(ti) 考生按照15分滿分計取,不再組織現場測試。為(wei) 避免因組織學生實驗技能操作考查而造成人員聚集,暫停組織全市初中畢業(ye) 生理化生實驗技能操作統一考查,考查工作由各學校自行組織。

  目前,武漢中考政策性優(you) 錄加分項目共三類,分別為(wei) 考試成績總分加20分、10分、5分,2020年繼續保持不變。為(wei) 加強對一線醫務人員的關(guan) 愛和政策傾(qing) 斜,武漢擬對2020年參加中考的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在其考試成績總分基礎上加10分後參加錄取,實行計劃單列。

  8月1日,武漢將公布中考成績;8月2日公布示範高中(第一、二批高中)、一般公辦普通高中、民辦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等4條錄取資格線,劃線原則及方式保持不變;8月3日公布第一批次省級示範高中學校錄取校線;8月中下旬各招生學校分5個(ge) 批次進行遠程網上錄取。

  鏈接>>>今年分配生檢測時間為(wei) 5月31日

  5月20日,武漢市教育局公布2020年分配生政策。今年招錄分配生的省、市級示範高中學校,仍然按照學校招生計劃的50%確定招錄分配生的名額。分配生檢測時間為(wei) 5月31日上午。

  根據武漢市教育局通知,今年省、市級示範高中學校招錄分配生的具體(ti) 條件,由各區教育局根據區情確定,但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基本條件:1.本市初中學校應屆在籍畢業(ye) 生;2.品學兼優(you) ,受到公認,在初中階段曾獲校級以上(含校級)優(you) 秀學生、優(you) 秀學生幹部、優(you) 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3.畢業(ye) 綜合素質評定達到4A1B以上(含4A1B)。此外,擇校生不享受分配生資格,申報分配生的學生不得兼報武漢外國語學校“資格生”招生。

  分配生人選的確定,要在班主任的組織、指導下,成立班級師生推薦委員會(hui) ,負責組織班級任課教師、全體(ti) 學生,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民主推薦,推薦結果在班級內(nei) 公布後,作為(wei) 候選名單上報學校。各初中學校要根據區教育局分配的名額,在審驗所推選學生有關(guan) 材料原件的基礎上,按1:2的比例,確定本校候選學生名單,於(yu) 5月25日—27日在學校公示欄上公示3天。

  各有關(guan) 省、市級示範高中學校統一於(yu) 5月31日(星期日)上午,對各初中學校推薦的學生進行檢測,檢測科目為(wei) 語文、數學、英語。其他時間一律不得組織測試。自主檢測命題必須依據國家學科課程標準,控製好試題難度,防止競賽化傾(qing) 向。檢測後,按照區教育局分配給各有關(guan) 初中學校的名額,依據檢測成績,按1:1擇優(you) 確定分配生候選名單。

  分配生候選學生必須參加中考,在填報中考誌願時,第一誌願隻能填報所分配的高中學校。第二批次學校的分配生候選考生不能填報第一批次學校誌願。分配生在其所在批次提前錄取,候選學生在其所報考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下30分(含30分),且不低於(yu) 示範學校最低控製線錄取。沒有被錄取為(wei) 分配生的候選學生,按照中招其他正常程序進行招錄;因分配生候選學生的中考學業(ye) 考試成績未達到報考學校的錄取標準而空餘(yu) 的分配生計劃,納入正常招生計劃使用。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