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江澎委員呼籲:整治“超級中學” 重振“縣中”教育
唐江澎委員呼籲:整治“超級中學” 重振“縣中”教育
本報北京5月2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慶玲)“‘超級中學’現象屢禁不止,問題在學校,根子在政府。一些地方政府教育政績觀的偏失與(yu)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對高中跨地市招生的默許與(yu) 不作為(wei) ,是‘超級中學’野蠻生長的根本原因。”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呼籲,要從(cong) 源頭上根治“超級中學”,有必要像整治課外補習(xi) 機構一樣,多方聯動,開展集中專(zhuan) 項整治,以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
在唐江澎看來,所謂“超級中學”,不是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高中名校,具有3條突出特征:一是以跨地市“掐尖”招生為(wei) 主要手段,聚集優(you) 質生源;二是以“清、北”升學人數為(wei) 主要標誌,打造學校品牌;三是以強化應試為(wei) 教育模式,在複製中擴大辦學規模。“一些‘超級中學’把‘尖子生掐光、好教師挖光、清北指標占光’,直接導致區域教育生態的整體(ti) 惡化和教育水平的整體(ti) 降低,弊害很大。”
“一所學校挺出來,一批學校倒下去;數所‘超級學校’的強勢崛起,總伴隨著省域內(nei) 諸多地市學校辦學境況的雪上加霜。”唐江澎觀察到,一些省市對“超級學校”的發展持默許、支持的態度,與(yu) 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聲稱自相抵觸,熱門高中越來越熱,優(you) 質學校越來越少,薄弱高中越來越多,市域之間、校際之間、城鄉(xiang) 之間教育差距越來越大。有不少省份考取清華北大人數的80%以上,集中在3-5所甚至一兩(liang) 所“超級學校”之內(nei) ,許多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發展起來的曆史名校在此背景下,生源、師資流失,質量嚴(yan) 重下滑,輝煌多年的“縣中模式”整體(ti) 消解。
與(yu) 此同時,唐江澎認為(wei) ,“超級中學”強化了“分數至上”的評價(jia) 導向與(yu) 輿論氛圍,也加劇了上好學預期與(yu) 優(you) 質資源稀缺之間的矛盾。有的“超級中學”以公辦名校為(wei) 依托、借民辦學校收費政策發展,“公”“民”混合;有的還與(yu) 跨區域校外補習(xi) 機構聯手建立生源輸送通道,形成事實上的利益鏈。家長為(wei) 孩子上“超級中學”,支付了昂貴的教育成本;學生為(wei) 上“超級中學”,背負了超限的競爭(zheng) 壓力。在一些省市內(nei) ,“超級中學”比這個(ge) 省市的名牌大學還要少,上“超級中學”比上“雙一流大學”更難,而且越是“超級中學”現象嚴(yan) 重的省市,“上學難、上好學難”的矛盾就越突出。
唐江澎建議,應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麵提高義(yi) 務教育質量的意見》“落實優(you) 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初中政策,公辦民辦普通高中按審批機關(guan) 統一批準的招生計劃、範圍、標準和方式同步招生”的要求,出台《實施辦法》,明確政策邊界、實施細則。在實施義(yi) 務教育“公”“民”統招時,建議不留政策死角,明確嚴(yan) 禁義(yi) 務教育以各種名義(yi) (包括但不限於(yu) 創新實驗、超長教育、特色教育)跨學區招生;明確嚴(yan) 禁高中階段跨地市招生,要求各省製定促進高中縣區範圍招生的時間表,以重振“縣中”教育,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此外,唐江澎認為(wei) ,應明確省級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為(wei) 專(zhuan) 項整治的責任主體(ti) ,明確具體(ti) 的整治目標。借鑒校外培訓機構專(zhuan) 項整治的機製與(yu) 經驗,由國家層麵相關(guan) 職能部門牽頭開展“亂(luan) 招生”專(zhuan) 項整治。同時,對高中跨地市招生問題突出的省,進行教育生態治理問責。對一流高校生源過度集中在三五所高中的省市,采用減少指標分配的預警方案,探索促進省域內(nei) 地市高中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的機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