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萬就業大軍如何突圍 代表委員為破解就業難支招
代表委員為(wei) 破解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難支招
874萬(wan) 就業(ye) 大軍(jun) 如何突圍
在近幾年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中,“就業(ye) ”一直是熱門話題。今年,2020屆全國高校畢業(ye) 生人數再創新高,達到874萬(wan) ,同比增長40萬(wan)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讓就業(ye) 形勢雪上加霜。最近,如何讓大學生順利找到工作成為(wei) 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多位代表委員表示,如今,國家部委、各地政府、高校共同努力,幫扶政策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未來,破解“就業(ye) 難”問題需要政府、用人單位、高校多方合作,也需要大學生調整就業(ye) 心態。
就業(ye) 壓力從(cong) 何而來
“就業(ye) 人數持續增加,招聘需求大幅下降,就業(ye) 進程整體(ti) 延後,順利畢業(ye) 和成功就業(ye) 壓力交織。多方因素疊加,畢業(ye) 生普遍感到就業(ye) 壓力大。”全國政協委員、華東(dong) 師範大學副校長戴立益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說。
大學生春招季中的“金三銀四”已經過去,但不少畢業(ye) 生仍在不停地投簡曆、筆試、麵試。在一些高校中,轉戰線上的宣講會(hui) 、雙選會(hui) 也沒有結束的跡象,就業(ye) 成為(wei) 高校現階段難啃的“硬骨頭”。
BOSS直聘發布的《2020應屆生春招求職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在春招季(2月3日以來)活躍求職的應屆生較去年增加了56%,但企業(ye) 對應屆生的招聘需求同比下降22%。其中,崗位收縮程度最大的是金融行業(ye) ,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相關(guan) 領域,應屆生招聘需求較2019年同期下降超過50%。
全國政協委員、東(dong) 北大學校長趙繼說,這幾年東(dong) 北大學的就業(ye) 率一直是上升的,而本屆畢業(ye) 生的就業(ye) 率下降了兩(liang) 個(ge) 多百分點。
“我們(men) 學校的計算機、軟件等專(zhuan) 業(ye) 常被大家比喻成‘漂亮的姑娘’,從(cong) 來不缺‘追求者’。但今年,部分好的相關(guan) 企業(ye) 用工崗位減少了。”趙繼說。
來自武漢的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周洪宇更擔憂湖北大學生的就業(ye) 問題。作為(wei) 此次疫情中心的湖北有30多萬(wan) 名高校畢業(ye) 生,受到了更大的就業(ye) 衝(chong) 擊和壓力。
在全國政協委員、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dong) 看來,當前我國就業(ye) 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
“一方麵,受疫情影響,文化、體(ti) 育、娛樂(le) 、旅遊、住宿、餐飲等行業(ye) 用人需求下降明顯,中小微企業(ye) 招聘意願同比下滑;另一方麵,適應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需要的高層次研發人員、高技能工人和創新型複合型人才不足,而部分新成長勞動力的實踐能力還難以跟上市場變化。此外,部分用人單位對實施網絡招聘、網絡麵試、網絡簽約的意願不強,配合度不高。”施衛東(dong) 說。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招聘需求逆勢增長 幫扶政策助力畢業(ye) 生就業(ye)
雖然人們(men) 都說今年找工作難,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教授王湧天卻並不擔心自己學生的就業(ye) 問題。
“今年,我們(men) 學校的就業(ye) 形勢還是相當不錯的。前段時間我校的就業(ye) 率已經達到70%多了,考研錄取工作結束後還會(hui) 進一步提升。”王湧天告訴記者,隨著經濟發展和產(chan) 業(ye) 升級,國家需要大量的工科人才。
《報告》顯示,2020年春招季,戰略新興(xing) 行業(ye) 中麵向應屆畢業(ye) 生的崗位規模較去年同期普遍提高了1-5個(ge) 百分點,應屆畢業(ye) 生崗位占比也高於(yu) 全行業(ye) 均值。春節之後,機械製造業(ye) 對應屆畢業(ye) 生的招聘需求逆勢增長,漲幅高達19.4%。
除了新興(xing) 戰略產(chan) 業(ye) 、人工智能、5G等領域對應屆畢業(ye) 生的招聘需求“逆勢”增長,國家部委、各地政府、高校也在聯手助力大學生就業(ye) 。
5月6日,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等6部門啟動了2020屆普通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百日衝(chong) 刺”行動,並發布促進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十大專(zhuan) 項行動,其中包括升學擴招、充實基層專(zhuan) 項計劃、擴大畢業(ye) 生參軍(jun) 入伍、開拓科研社區醫療基層崗位、推進企業(ye) 穩崗擴就業(ye) 、推進創業(ye) 帶動就業(ye) 行動、持續開展網上就業(ye) 服務、重點幫扶湖北高校畢業(ye) 生等。
周洪宇觀察到,湖北省委省政府針對大學生留鄂留漢提供了很多優(you) 惠,包括2020年全省公務員招錄計劃擴大20%;2020年和2021年省屬國有企業(ye) 連續擴大對湖北高校和湖北籍高校畢業(ye) 生的招聘規模;擴大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等。“還給大學生提供公租房,免1年的房租,為(wei) 創業(ye) 的大學生提供創業(ye) 資金,出台政策鼓勵企業(ye) 招聘大學生,並給予財政補貼。”
不久前,“北大幫武大、清華幫華科”的話題衝(chong) 上微博熱搜,這是教育部於(yu) 4月8日啟動實施的全國高校與(yu) 湖北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一幫一”行動。目前,第一批48對高校全部簽署了幫扶協議。據不完全統計,受援高校畢業(ye) 生投遞簡曆7.5萬(wan) 人次,目前直接受益簽約4000多人。5月18日,第二批行動啟動,76對高校開展幫扶行動。
破解“就業(ye) 難” 需政府、用人單位、高校形成合力
不少代表委員表示,破解“就業(ye) 難”,需要政府、用人單位、高校形成合力。
施衛東(dong) 表示,從(cong) 政府層麵來說,要進一步推動各地市引才、留才激勵政策落地、落實、落細,搭建平台,組織更多用人單位與(yu) 高校開展供需對接,同時要呼籲用人單位主動轉變招聘模式,采取網絡宣講、網上招聘、在線麵試簽約等工作模式,縮短實習(xi) 期,盡快與(yu) 學生達成意向並簽約。
“從(cong) 高校層麵來說,一是要強化就業(ye) 工作組織領導;二是要強化就業(ye) 創業(ye) 指導服務,開展好就業(ye) 創業(ye) 課程培訓,同時對就業(ye) 困難畢業(ye) 生加大幫扶力度,實施一生一策,開展個(ge) 性化精準就業(ye) 指導服務;三是要積極拓展高質量就業(ye) 渠道,主動聯係用人單位,加大國企、名企、優(you) 企引入校園工作力度。”施衛東(dong) 說。
從(cong) 長遠角度來說,高校還應深化人才培養(yang) 模式改革,以適應時代發展和勞動力市場的需要。
趙繼表示,無論什麽(me) 樣的招聘形式,就業(ye) 最終還是取決(jue) 於(yu) 人才培養(yang) 的質量。“從(cong) 整個(ge) 社會(hui) 看,有的畢業(ye) 生找不到合適的崗位,但是也有許多崗位找不到合適的畢業(ye) 生,這是一種錯位現象。隨著未來我國新基建的開展,越來越多的新行業(ye) ,特別是在新基建基礎上衍生出的新業(ye) 態、新需求和新崗位會(hui) 大量出現,這需要大學深化人才培養(yang) 模式改革,不但要培養(yang) 就業(ye) 者,還要培養(yang) 創業(ye) 者,使高層次人力資源可以支撐和引領創新國家建設和產(chan) 業(ye) 轉型發展。”
“從(cong) 這一次的疫情可以看出,今後我們(men) 國家很需要與(yu) 民眾(zhong) 健康相關(guan) ,特別是醫學、生物等領域的人才。我國的工業(ye) 從(cong) 中低端到高端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大量的理工科人才,我認為(wei) 這些都是具有明顯的良好就業(ye) 前景的專(zhuan) 業(ye) 。高校應及時進行專(zhuan) 業(ye) 配置的調整,以適應時代的發展。”王湧天說。
從(cong) 學生個(ge) 人來說,調整就業(ye) 心態和就業(ye) 期望也十分重要。
周洪宇建議,學生和家長們(men) 要轉變“非好工作不就業(ye) ”的觀念。“不要有過高的標準和不切實際的期望,可以先把工作找到,再‘騎驢找馬’。有了工作、收入後,你才有了考慮其他可能性的條件和基礎。很多工作隻有先去做才知道合不合適,也才會(hui) 有更多的探索和選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