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用2-3年完成入河排汙口“查、測、溯、治”
5月26日,生態環境部以視頻會(hui) 議方式啟動黃河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試點工作。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出席並講話。
本次試點工作主要目的是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決(jue) 策部署,按照“水陸統籌、以水定岸”原則,全麵摸清黃河流域入河排汙口底數,推動建立“權責清晰、管理規範、監管到位”的排汙口管理長效機製,有效管控入河汙染物排放,為(wei) 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推動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19年,生態環境部采取“試點先行與(yu) 全麵鋪開相結合”方式,分批分步完成長江流域、渤海海域的入河入海排汙口排查工作,共發現長江入河排汙口60292個(ge) 、渤海入海排汙口18886個(ge) ,基本實現“有口皆查,應查盡查”目標。
與(yu) 長江、渤海相比,黃河流域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水資源分布不均和生態脆弱問題十分突出。一些地區水資源過度開發導致水汙染加劇,一些流域尾礦、工業(ye) 和生活廢水無序排放問題突出。針對黃河流域幹支流、上下遊不同特點,有必要選擇重要支流和幹流河段開展試點,穩紮穩打,逐步探索凝練出適用黃河流域特點的排查整治經驗,進一步帶動整個(ge) 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工作。
綜合考慮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實際情況,本次試點範圍包括汾河、湟水河和黃河幹流甘肅段等河流(段),分別作為(wei) 黃河中、上遊流域試點地區,涉及山西、甘肅、青海3省12地市(州),力爭(zheng) 用2-3年左右時間,完成入河排汙口“查、測、溯、治”四項任務。2020年工作重點是完成排查任務,借鑒采用長江、渤海排汙口“三級排查”的成功經驗,分為(wei) 無人機航測、人工徒步排查和專(zhuan) 家攻堅排查“三步走”。
查,就是摸清底數,全麵掌握試點地區入河排汙口數量及其分布,建立入河排汙口名錄。
測,就是開展監測,了解入河排汙口汙染排放狀況,分析掌握汙染物入河排放情況。
溯,就是進行溯源,開展排汙口溯源分析,基本查清汙水來源,了解汙水排放單位。
治,就是分類整治,在監測、溯源的基礎上,因地製宜、分類施策,係統治理,有序推進入河排汙口整治,有效規範和管控入河排汙口。
會(hui) 議強調,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因地製宜、分類施策,有序推進黃河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工作。把做好排查整治工作作為(wei)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戰場”“訓練場”,培養(yang) 一批政治過硬、業(ye) 務過硬、作風過硬的骨幹力量。建立部省市協調調度機製,定期調度工作進展情況。發揮好黨(dang) 員領導幹部表率作用、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保障排查整治工作風清氣正。
會(hui) 議要求,地方人民政府作為(wei) 排汙口整治工作的責任主體(ti) ,需加強組織領導,細化落實責任,堅持因地製宜、循序漸進、標本兼治,堅決(jue) 反對把排汙口一關(guan) 了之、一堵了之等簡單粗暴的“一刀切”行為(wei) 。要尊重客觀規律,排汙口整治時間要立足實際,絕不能層層加碼、急於(yu) 求成。要把有沒有真正解決(jue) 問題、環境質量會(hui) 不會(hui) 改善、群眾(zhong) 評價(jia) 好不好作為(wei) 衡量排汙口整治工作的標準,確保排查整治實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